于汉超:和辽足队友是生死兄弟 踢球生活有点强迫症

2012年12月19日09:24  东方体育日报 微博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刘闻超

  就在上个星期,因为参加拍摄一档有关大连足球专题片的缘故,包括于汉超[微博]、王大雷[微博]在内的一众大连籍球员,重游母校东北路小学。那里是于汉超梦开始的地方,尽管如今已各奔一方,但属于于汉超和王大雷们之间的较劲和友谊,却始终未曾间断:“在场上,唯有认真较劲,才能体现彼此的尊重。”

  东方体育:大雷曾经和我说过,他从不喜欢给自己设目标,全力以赴就好,这方面你是怎么认为的?

  于汉超:我没有长远的目标,一般会给自己定一些短期的目标或计划,我希望能够完成一个是一个,这样感觉会比较踏实。前段时间我的目标就是尽力以好的状态,来帮助辽宁队保级,现在完成了;下一步就是力争帮助国家队在亚洲杯上取得好成绩,两场比赛因为都是客场,所以尽可能要先拿到分数。

  东方体育:今年国家队去欧洲和瑞典打比赛时你受了点伤,恰好错过客场同申花的比赛,也错过了和大雷在场上“一较高下”的机会。如今身在不同俱乐部,平时鲜有机会一聚吧。

  于汉超:在国家队我和杨旭[微博]一个房间,包括大雷我们几个,从小就在东北路小学长大,即使现在分开的时间久了,一见面还是非常亲切,大家都是从小吃过苦长大的。那时候在东北路小学,我和大雷还不是一个队的,只要一有比赛,我们之间就免不了要正面交锋,不光我们,包括冯潇霆[微博]、秦升[微博]等等,我们互相之间都会经常有比赛。大雷现在在上海申花[微博]、我在辽宁,一旦有比赛,我们俩就都会非常较劲,那是因为我们都互相尊重,只有互相真正较上劲之后,才能真正做到这一点。还有大连实德[微博]的赵明剑[微博],他打右后卫,我打左前卫,比赛打起来互相动作都不小,在场下兄弟间感情好,该怎样就怎样,到了场上我们谁也不服谁,从小教练就培养我们在球场上的这种意识。我、大雷,我们几个都分散在各个地方,除了为自己拼,同样也是为各自的俱乐部、也为国家在拼,这其实也是我们间的一种默契。

  经历过降级 心理有优势

  谁都没想到,上赛季还曾位居联赛三甲的辽宁宏运[微博],会在这个赛季直到最后一轮,仍在为保级苦苦挣扎。困难,这是于汉超用来总结自己在刚刚过去的这个赛季的关键词,而这自然同样适用于其所效力的那支球队。 

  东方体育:无论是球队还是你个人,刚刚过去的这个赛季,始终给人一种磕磕绊绊的感觉。

  于汉超:确切地说应该就是“困难”这两个字吧。赛季之初刚打了四五轮联赛,我就又遭遇到了伤病侵袭进而一下就缺席了十几场比赛,说实话这对我来说真的很可惜也很郁闷,因为今年年初的冬训,我练得相当好,而且感觉可能是这几个赛季以来练得最好的一次,原本想接着上个赛季的势头,在这个赛季争取更上一层楼,可伤病这不争气的东西又来了……

  东方体育:去年的联赛三甲,今年却为保级挣扎,作为辽足的一员,你怎么看待这样的落差?

  于汉超:今年对我们来说一直不是特别顺,我自己脚踝伤了两个多月回来后,比赛期间大腿又拉伤,一来一去再回到球场等于总是在寻找状态的过程中。因为那时候球队的成绩不是很好,球队需要我挺一挺,所以带着伤打了差不多六七场比赛。说心里话,今年我们这样的战绩和排名确实出乎包括我自己在内的所有人意料。从中甲到中超[微博],我们总是一步一个台阶在朝上走,第一年第七,第二年第三。当时来看,我们这批新的辽足队员正朝着一个好的方向发展着,况且我们都处于当打之年,所有人在年龄方面具有优势,无论场内场外都相当稳定,那个时候,我们都以为我们赶上了一个比较好的时机。但是没想到今年遇到了如此多的困难,存在于球场内外,导致最终打到这个份上,很遗憾也很心酸。

  东方体育:好在最终还是挺过来了,最后一轮之前,是种什么样的心态,当时有过降级的思想准备吗?

  于汉超:没有。首先,我依旧认为辽足的实力不至于到降级,一些关键场次我们最终拼了下来。更重要的是,我觉得凡是职业球员,一定都不愿意自己所效力的球队,最终在自己的脚下降级,这在我看来是难以接受的耻辱。2008年那次降级,我们这批年轻人虽然帮不上太多忙,但确实经过一次挫折;今年的情况不同了,我们经历了两年的成长,赛场经验和历练都更加丰富,因此我觉得最后一场比赛的那种情况,相比对手申鑫,我们在心理上还是有优势的,尤其在最后2比2的时候,顶住了心理上的那道坎儿。有些比赛往往就是这样,心理因素决定了比赛结果,甚至比技战术更为重要。

  经历过生死的战友 才会有真正的感情

  东方体育:说了那么多不顺,回过头看,这个赛季有没有那么个瞬间或者哪场比赛,会让你觉得特别有意义?

  于汉超:直到现在,我脑子里还是经常会回想起最后一场比赛。2008年那会儿最终降级,其实颓势从一开始年初的时候就显露出来了。但是今年不一样,我们的实力还在,尽管有这样或那样的客观因素,但是悬崖边上我们不能选择逃避,尤其是这种一场定胜负的比赛。作为球员来说,往好的方面看,这样的经历其实也有好处,无论是球场气氛、外界关注度还是比赛时紧张的节奏,都是颇具意义的组成部分,一切都是那样地特别。

  东方体育:那天你罚进点球之后的庆祝包括掩面跪地、亲吻队徽相当激动。现在回忆起来,能告诉我那是一种怎样的感情,它又意味着什么?

  于汉超:不能说是意味着什么,这种感情像是五味杂陈。当你刚开始在场地里做着准备活动时,全场三万多名观众就一直在呼喊你的名字,我觉得对我自己、或者说对一名球员来说,尤其是在当时各种传闻缠身之际,如此关键的一场比赛中依旧能够那样在背后力挺我,真是特别值得自豪和感觉荣耀的一件事情。我在辽足的经历比较跌宕起伏,一路走来挫折不少,球迷是在见证着我的成长。从我年轻时、落寞时、稍有成就时,他们一直都是这样在陪伴和见证着。

  当我还是小队员时,身边一般儿大的队友都渐渐打上了比赛,只有我还没被报名。等到刚打上比赛时,又经历了重伤歇了一年,当时我自己都不确定以后究竟还能不能继续为足球事业拼搏,那会儿真的很艰难。这几年若没有教练组细心雕琢和严格培养,便不会有于汉超的现在。在我心里,跟着辽足的感觉就像是打仗一样,包括教练组、队友和工作人员,我们都像是生死兄弟,共同经历了球场上的“战争”,我们之间都是真正的战友,唯有经历过生死的战友,才会有真正的感情。

  “还没长大”的倔强男孩

  文/刘闻超

  “我是个挺倔强的人,打骨子里就有那种耿劲,不会对什么事情屈服。哪怕是对自己的好朋友也是一样,我希望好朋友就是应该特别特别好,他们要和我无话不说,就是你不能有秘密,你好或者不好都必须和我说……”这是他对自己性格的评价,一边说着,这个爽朗的大男孩忍不住笑了起来,“是不是觉得有点过分啊?怎么说呢,我多少有点强迫症吧,无论是踢球还是生活中。”幸运的是,也正因为拥有这样的个性,才让这个年轻人没有被职业生涯至今不曾间断过的伤病打倒,哪怕他曾一度迟疑是否要继续足球事业。

  和许多踢球的大连孩子一样,于汉超为自己的童年生长在大连这样一座足球城而感到自豪:“小时候吃完饭,就听着大人在饭桌上聊几句家常,通常不会超过三句,然后就都是足球的话题了。自然而然的,我也受了熏陶啊。”那会儿正是连、沪争霸的中国足球黄金时期,于汉超说自己周日看完球之后,周一上学第一件事就是和小兄弟们聊一聊前一晚的万达:“现在自己踢球,尽管挫折不少,但想想过去那时候的热衷劲头,很容易就有了继续向前的理由。我一直鼓励自己,把困难扛过去,等取得阶段性成就时,回头看看是如何摆脱先前的一切,那便是值得炫耀的资本。”

  这些年过去了,当初一起从东北路小学走出的王大雷当了父亲、而冯潇霆、杨旭等亦拥有了自己的妻子。尽管堪称眼下中国足坛最炙手可热的进攻球员,但似乎在个人生活方面,这个年轻人却不那么“犀利”:“我自己都还没长大呢,这方面急不得,得让自己各方面不断进步和完善后,才能好好考虑(成家)啊。”通常与大雷和杨旭在一块,当这两位聊着汽车、打着游戏时,于汉超总习惯在一旁全神贯注地听着:“我平时生活不太愿意闹腾,在沈阳的话就和朋友出去吃吃饭,要说热衷什么的话,可能就是嘴巴比较馋,训练完几乎从不在家吃饭,什么菜系我都来者不拒;我也愿意聊天啊,但是最好是比较安静的那种……”场上苛求、场下有追求,这应该便是最真实的于汉超。未来在哪里踢球,这是外界最关心的问题,但对于汉超来说,“长大”这件事却是真不急,因为倔强小子早已在路上。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