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上海最支持高尔夫的学校 6年2千孩子摸上球杆

2013年03月27日12:15  新浪体育 微博
天马学院吕晓娟教练指导学生练高尔夫天马学院吕晓娟教练指导学生练高尔夫

  新浪体育讯 北京时间3月27日,五、六年前,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外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西外)只是抱着尝试的心态,让孩子接触高尔夫[微博],谁也没有想到,到今天,已经有将近2千名学生通过他们的高尔夫项目接触到了这项对于中国大多数家长与孩子还很陌生的运动。更重要的是,他们与上海天马高尔夫学院合作,已经为中国培育出了一批有希望的苗子,比如:2013年希望赛[微博]上海站冠军13岁的常文惠、汇丰青少年冠军赛总冠军高美祺[微博]、北京队的李安腾等人。那么,这到底是一所怎样的学校呢?笔者通过实地走访,以及访问学校的校长、老师,有了更为全面、更为立体的认识。

  高尔夫进校园全上海领先

  西外位于上海市松江大学园区,占地200多亩,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目前学生近3000人,教师400人,师生比率超过一比十。作为全国优秀民办中小学,上海市5A级社会组织,西外培育出来的学生已经升入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大、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等名校。

  不过西外给笔者留下的最深印象并不是学校豪华的硬件设施或腹地广大的校园,而是整洁的校园中,学生们自己动手所做的作品,师生像朋友一样地交流,文化课之外每天不少于两个小时的体育锻炼,以及学生有规律的学习和生活,把学校视为自己的家园。身处这样一个氛围,相信你不难理解为什么西外最终会与高尔夫结合在一起了。

  “我们一开始做高尔夫项目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我们觉得这与我们的办学理念是吻合的。”负责高尔夫项目的丁尧老师说,“我们希望孩子们在一个多元化的文化环境中成长,我们不希望孩子高分低能,我们希望孩子高分也高能。”

  根据丁尧老师介绍,西外的高尔夫项目之所以能开展起来,与一个鼓励孩子全面发展,尽量拓宽眼界的校长林敏博士密不可分。林敏博士早年留学国外,并在新西兰的大学里教书十多年。在那里,高尔夫是一项相当普及的运动,不仅富人,中产阶级,甚至蓝领也在打高尔夫。根据林敏博士介绍,他所在的那座新西兰城市,人口只有40万,可是周边就有10个高尔夫球场。因此,当林敏博士回国办学之时,了解到上海天马距离西外只有15分钟车程,再加上与天马乡村俱乐部的创始人马先生十分投缘,所以很快就开展起了高尔夫方面的合作。

  “我们很早便开始与天马乡村俱乐部合作,大约有五、六年时间了,不过三年半之前,我们的合作有了一个新的提升,就是与上海曾雅妮[微博]体育运动咨询有限公司共同合作青少年长期培训项目,目前在此项目学习的有近二十名精英学员,这些学员不仅学业出色,高尔夫的成就也是全国顶尖的。”

林敏校长与学生像朋友一样亲切交流林敏校长与学生像朋友一样亲切交流

  林敏校长说,“我个人认为高尔夫不仅仅是一种运动,更重要的是一种生活方式。在西方,高尔夫被人称之为绅士运动。打高尔夫的人整体素质不会差,因为打高尔夫的人在球场上必须要遵守规矩,具有很强的自律性,另外在绿茵场上打球,心态要沉着,镇定,我想这些都有利于我们学生的气质、礼仪培养,可以说与我们的办学理念不谋而合。”

  林敏校长多年来大力推广高尔夫进入校园,让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便接触高尔夫运动。每学期,西外都会安排各个年级的学生,分批地去上海天马高尔夫学院接受“扫盲”。为了得到老师的支持,西外甚至安排老师也去接触这项运动,摸摸球杆,实地感受一下这项运动。就在上个学期,西外才在上海天马高尔夫学院安排了一场大型的青少年高尔夫体验,同时共有500位学员一起参与培训,当时的场面可以用蔚为壮观来形容。根据估计,自从开设高尔夫项目以来,西外已经有近两千人接受了高尔夫的普及培训。

丁尧老师接受采访丁尧老师接受采访

  提高班学习高尔夫兼顾

  很显然,这样支持高尔夫的学校,不仅在上海少见,从全中国来看也为数不多。也正是因为有这种合作的基础,当曾雅妮体育运动咨询有限公司三年前将美国最先进的青少年培训体制带入中国,并创立上海天马高尔夫学院时,马上就创造出了不同的火花。

  根据丁尧老师介绍,西外目前总共有近二十位学生在上海天马高尔夫学院接受青少年长期培训项目,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二年级都有,年龄跨幅很大。为了照顾这些学生学球,学校会尽量将主课调到非训练时段,即使有时候实在调不开,也会安排任课老师在晚自习的时候辅导学生,将他们落下的课程补上。

  “我们非常开心能与西外共同合作青少年高尔夫培训。有感于青少年的高尔夫成长之路,文化课的学习是最为重要的基础,有了良好的文化素养,高尔夫的路才能走得扎实、长远,因此我们相当重视与西外的合作。在中国,像西外这样从上到下都如此支持高尔夫运动的学校是难能可贵的。”上海曾雅妮体育运动咨询有限公司资深副总裁张凯钦说。

  根据张凯钦的介绍,上海天马高尔夫学院为中国第一个结合文化课和高尔夫教学的专业青少年培训机构,学生半天文化课,半天高尔夫培训。在校期间,学员可以通过国内的青少年赛事来磨练,而每年暑假,学院可以安排学员到美国参加更高级别的国际青少年赛事,与世界顶尖的青少年切磋技艺。在这种模式下,学员可以通过高尔夫以及学习的良好成绩,争取进入美国名校,参与更高层次的业余赛事。最终,学员既可以选择是否走职业选手道路,也可以选择学习别的专业,让自己的人生拥有更多选择。

美丽的校园美丽的校园

  高尔夫并不影响孩子的学习

  那么这些学球的孩子在学习方面又如何呢?“我以前有一种认识,认为那种开展课外活动的学生成绩不会很好。”天马学院学员高美祺和孙千雅的班主任老师张兰说,“可是接触到学习高尔夫的学生之后,我发现她们的成绩不但没有下来,反倒是上去了。她们的确因为打高尔夫,特别是参加比赛,会落下了许多课程,可是她们俩都很上进,回来都会主动去找老师补课。实际上,最近,我还准备让孙千雅当我们班的学习委员。”

  作为国际部高一五班班主任,张兰承认在传统教育上,特别是到高中阶段,一个孩子要兼顾高尔夫和学业很难做到,毕竟中国国内大部分的高中都在做应试教育,为了高考,每天都花大量的时间在学习上。

  在这一点上,西外与别的学校不一样。根据丁尧老师的介绍,西外的学生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国内班,另一种是国际班。国内班课程按照国内的教材进行,而国际班课程在采用西方教材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本身的一些强项课目,构成了一种中西合璧式的教育模式。国际班的学生目标为外国大学,学习的课程比国内班更少,完全可以兼顾学习和高尔夫两个方面,目前参与高尔夫培训的学员大多在国际班就读。

  “在中国传统的教育体系之下,就像我们这一代人,我们在高中阶段都是一心扑在学习上,从中得不到什么乐趣。”

  张兰班主任说,“可是这些学习高尔夫的孩子,他们能够从高尔夫中获得乐趣,而这种乐趣成为了他们学习的调剂,因此他们并不觉得同时兼顾两样负担重了,反倒更有动力去学习。我个人的感觉是她们俩在这两个角色转换得很好,学习学习得很好,而高尔夫上也取得了不错的成就。”

  事实上,正是这些原因,也激励了西外继续开展高尔夫项目。他们渐渐从旁观、尝试转变成为了高尔夫教育中的一员。无疑,这是高尔夫业界愿意看到的,也希望这种模式能够推广开去。

  (小风)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