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90后“抢班夺权” 2000多万围棋人口是爆发基础

2013年06月29日09:14  海南日报
中国围棋的新世界冠军们中国围棋的新世界冠军们

  3月初,在第七届应氏杯世界围棋锦标赛中,16岁的范廷钰力克韩方朴廷桓,成为国内最年轻的世界冠军。

  3个月后的6月22日,陈耀烨在2013春兰杯世界围棋锦标赛中战胜李世石,获得冠军。他也成为2013年继周睿羊[微博]、时越、范廷钰之后,第4位在世界围棋大赛中获得冠军的中国棋手。

  周睿羊、范廷钰、江维杰、时越4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90后”。随着这批中国90后棋手的全面崛起,中国围棋已有全面超越韩国之势。

  3月6日,中国围棋诞生了最年轻的世界冠军。这一天,年仅16岁的范廷钰在应氏杯决赛中3∶1力克韩国小天王朴廷桓,此前,持外卡参赛的他已接连将李世石、谢赫、檀啸等名将砍瓜切菜般地斩落马下。范廷钰现象绝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存在。在范廷钰之前,江维杰、周睿羊、时越三位90后棋手已先后在外界的一片惊叹声中站上了世界弈林之巅。

  90后“抢班夺权”

  2005年初,第五届应氏杯决赛,中国围棋“龙字辈”棋手常昊[微博]3∶1力克韩国棋手崔哲瀚夺冠。常昊的夺冠让国内棋界欢欣鼓舞,这个冠军也标志中国围棋刺破韩国铁幕,中韩围棋进入全面抗衡的年代。

  常昊之后,以古力、孔杰[微博]为代表的80后“虎字辈”强势崛起。从2006年首夺LG杯冠军到2010年三星杯夺冠,5年时间里,古力豪取7个世界冠军,成为中国夺取世界冠军最多的棋手。与此同时,孔杰也在这段时间内3夺世界冠军。相较于承前启后的“龙字辈”和为中国围棋在韩流中绝地反击的“虎字辈”,谁也没有想到,90后“豹字辈”会如此生猛的“抢班夺权”。

  2012年2月,1991年10月出生的江维杰在第16届LG杯世界围棋棋王战决赛中2∶0击败韩国天王李昌镐,成为当时中国棋界最年轻的世界冠军(20岁零121天);2013年1月,1991年3月出生的周睿羊在百灵杯世界围棋公开赛决赛中3∶0零封陈耀烨;2013年2月,1991年1月出生的时越又是在LG杯决赛中2∶0零封韩国好手元晟溱;2013年3月,16岁零7个月的范廷钰在应氏杯决赛中3∶1力克韩国小天王朴廷桓,成为中国围棋最年轻的,也是第11位世界冠军。

  不光在世界大赛中表现生猛,90后“豹字辈”在国内棋战中也相当凶悍。以去年11月进行的中国围棋棋王争霸赛为例,彭立尧、周贺玺、钟文靖[微博]、连笑、柁嘉熹、唐韦星、周睿羊和范廷钰八位90后,包揽了全部八强席位。再加上党毅飞[微博]、芈昱廷、杨鼎新、谢尔豪、孟泰龄、檀啸等在世界大赛中有出色表现或是已经夺得过国内棋战冠军头衔的90后小将,中国围棋90后已开始全面抢班夺权。

  面对90后的强势冲击,古力曾自嘲道:“现在被他们打击得几乎没有信心了,和他们比赛不说棋怎样,光是看脸,就有些发麻。”而即便是21岁的时越也感慨过:“我已经有点老了,现在95后、98后的棋手成长得太快,还不抓紧就要掉队了。”

  在道场、网络中成长

  中国90后棋手的厚度已经引人注目,甚至韩国天才棋手李世石也认为良好的培养体系让中国这些年轻棋手进步很快。“他们这一代,是道场一手培养起来的新一代棋手。跟老棋手相比,基本功普遍扎实。”中国围棋队总教练俞斌这样解释。

  “道场”源于日本,1999年聂卫平[微博]道场成立,中国真正有了“道场”的概念。如今,这种围棋摇篮遍地开花,光北京就有四大专业道场,聂卫平、马晓春[微博]等大师授业,吸引了无数有志于纹枰世界的少年。 “道场对他们抓得很紧,他们早早就完成了一个顶尖高手需要完成的训练量,过去一位棋手两年的棋,他们用一年就下完了。所以现在出成绩要比以前早得多。”俞斌认为。

  让90后棋手对局数量增多的,除了在道场的练习,还有发达的网络。现在的棋手,都有网上对弈的习惯,他们不仅借此锻炼自己的棋力,还能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经济上的收益。芈昱廷、范廷钰等人都表示,自己的业余时间,大多投入到了上网下棋之中。去年名人战总决赛期间,有记者发现,江维杰白天结束比赛,晚上在酒店里还“挑灯夜战”,用两个账号轮番参加网络围棋赛。“自己取得进步的手段之一是在网上对弈,现在很多90后、00后棋手都下得一手好棋,我喜欢和他们下棋,能学到很多东西。”江维杰说。

  在道场与网络里成长起来的90后棋手,不仅基本功扎实,而且心理素质异常稳定。就像古力戏言的那样,如今中国棋坛一个不出名的毛头初段,就能随随便便把他给“剁”了。棋艺精湛、内心强大、嗜血好斗,是这拨90后棋手的共同特点,这样的棋手,人挡杀人,佛挡弑佛。

  2000多万的围棋人口

  中国围棋队总教练俞斌打过一个形象的比喻,中国90后棋手是集团军,而韩国90后棋手是尖刀排。这足以说明这几年中、韩围棋在力量对比上发生的裂变。

  韩国媒体曾披露,如今中国的围棋人口达到了2000多万,这个数字差不多相当于韩国总人口的一半。在前中国围棋队教练、现广州棋院院长容坚行看来,这个数字过于保守了,“中国下围棋的人远远不止2000万,就拿广州来说,在广州棋院、东湖棋院专业学棋的小孩就有1万多人,这还不包括在各个小学、中学学围棋的学生,现在甚至连有些幼儿园都有了围棋课。”

  容坚行说,中国围棋今日的厚势源于2001年国家体育总局展开的三棋(围棋、象棋、国际象棋)进课堂活动,12年的时间里,棋类运动在校园的蓬勃发展,让中国围棋总人口基数呈井喷式增长。“现在的家长对棋类运动很认同,或许他们大多数人并没有想着让自己的孩子往专业棋手方向发展,但哪怕从开发小孩智力的角度出发,学棋也是相当有益的”,容坚行说,由于围棋人口基数大,总会涌现出一些天赋出众的小孩,这些小孩的家长往往就会创造条件,让他们走上职业棋手的道路,范廷钰就是一个最好的范本。出生于上海的范廷钰四岁开始学棋,崭露头角后,原本是工程师的范父辞了工作陪同儿子踏上了北漂棋手之路,多年来租住在一间十多平方米的小房子,这个经济并不宽裕的家庭为范廷钰学棋创造了一切有利条件,直到他成为职业棋手。

  容坚行说,围棋的普及以及人口的厚度,让中国围棋得以在十年间完成涅槃,“以前可能要很多年才出一个常昊、古力这样的棋手,现在年年都能冒出一大批功底扎实的年轻棋手。”

  初段棋手有九段水平

  2005前,中国围棋可以说长期被韩国围棋压制,数10年间,仅仅是由马晓春、俞斌、常昊、罗洗河四人夺得过区区5次世界冠军,而韩国棋界不仅有曹薰铉、徐奉洙、李昌镐、刘昌赫四大天王在外战中大包大揽,像李世石这样的青年才俊也不断涌现。2006年,是中、韩围棋格局发生变化的一年,从古力首夺LG杯开始,在短短5年时间,古力、孔杰、朴文垚先后10次夺取世界冠军,中、韩围棋逐渐进入均势状态。

  容坚行透露,现在中国的一些初段棋手甚至达到了九段的水平,“每年有几百个小孩竞争20个初段名额,获得职业初段的难度要高过考北大、清华。”在容坚行看来,中国围棋对韩国围棋全面超越的趋势已确定,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90后棋手将对韩国围棋形成包围打压之势。      (小信)

  周睿羊

  1991年3月8日出生于陕西西安。2013年1月19日,周睿羊3:0零封同胞陈耀烨,夺得第一届百灵爱透杯世界围棋公开赛冠军。 棋风:灵活机敏。由于外形胖胖的,被队友们亲切地唤作“嘟嘟”。

  范廷钰

  1996年生于上海。在沪上棋界,与范蕴若、芈昱廷并称为“二饭一米”。在2013年3月举行的应氏杯世界围棋锦标赛中,16岁的范廷钰力克韩方朴廷桓夺得冠军。他不管失利获胜,言谈都不过三五句。人们送他“少年石佛”的美称。

  江维杰

  1991年10月17日出生,上海人。中国围棋界最年轻的九段。2009年升为五段。2012年2月 在第16届LG杯世界围棋棋王战中,2:0战胜韩国李昌镐夺冠,创造了当时中国围棋界获世界冠军的最年轻记录(20岁零121天),并直接晋升为九段。

  时越

  1991年1月11日出生于河南洛阳。在第17届LG杯决赛中,时越2:0击败韩国的元晟溱,获得个人首个世界冠军奖杯。棋风:力大无比,古力之后的新一代力战派代表之一。由于棋路刚猛,时越被国家队的师兄弟们亲切地称为“时哥”。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