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围棋女将与对手赛中起争执 聂卫平微博讲规则

2013年05月30日14:59  金羊网-羊城晚报
中国女将李赫中国女将李赫
韩国选手李瑟娥韩国选手李瑟娥

 

  和其他运动项目有所不同,围棋不单具有竞技性,还包含深厚的文化内涵。围棋对弈,对弈者除了展示棋艺外,其文化礼仪、人品修养也会在对弈过程中显露出来。

  日前,在第一届Mlily梦百合杯世界围棋公开赛预选赛上,中国女将李赫五段与韩国棋手李瑟娥三段在比赛中因摁钟发生争议,这一争议不仅暴露出现行围棋规则的缺陷,也反映出职业棋手不遵守基本礼节的现象十分普遍。

  事件回放

  李赫与李瑟娥的争议,发生在两人对局的后半盘。当时,李赫已经用到最后一次读秒,当她落子摁钟后,李瑟娥忽然向裁判示意,表示要投诉:原来,李瑟娥认为李赫这手棋,是先摁棋钟再走子,属于违例。

  但据李赫辩解说,她当时是一只手落子、另一只手摁钟,而且很清楚地记得是先落子再摁钟的。由于没有旁证,双方各执一词,无法判定孰是孰非。经过10多分钟的商讨后,李瑟娥表示愿意搁置争议,同意继续比赛。但两人续弈不久,李赫便因劣势难以扭转而投子认输。

  各方反响

  争议发生后,在棋界引起了不同的反响。有棋手认为,李瑟娥在优势下还投诉李赫,是因为当时局面混乱,她也计算不清,有拖延时间的嫌疑。中国名手王祥云表示,她和李赫沟通后,了解到的情况是“双方当时正在对杀,非常紧张”。在王祥云看来,李赫摁钟的时间确实有些赶,但对方的投诉也有拖延时间之嫌。

  广东名将郑岩则认为,李瑟娥之举涉嫌盘外招。郑岩质疑的依据是:在2010年首届兵圣杯世界女子围棋赛上,她曾因为使用风油精而遭到李瑟娥的抗议。“当时处于劣势的李瑟娥向裁判表示,风油精的气味令她感到不适。最终经裁判协调,我表示不再使用风油精,比赛才得以继续进行。”(注:此局李瑟娥中盘落败)

  诚然,不管李瑟娥的投拆出于何种动机,但有一个事实是双方都确认的——李赫下棋和摁钟并不是用同一只手。

  对此,“棋圣”聂卫平认为,一只手下棋、另一只手摁钟的做法不可取,棋手应该从小就养成“哪只手下棋,哪只手摁钟”的好习惯。老聂在微博上毫不客气地指出:棋手从小学棋接受的教育就是“一只手下棋、一只手摁钟”,不然没法界定是不是在落子后再摁钟,于对手不公平。不遵守此规则的话,就该警告一次或者罚一子。但如果规则上没有注明这一点,那就是棋院失职。

  原广东棋队总教练、围棋名宿陈志刚也认为,一只手摁钟、另一只手落子,非常不合情理,亦不符合围棋对弈的礼仪要求。他向羊城晚报记者解释:“围棋比赛,只有落了子、摁了钟才算完成一个下棋的动作,因此落子和摁钟可视为一个完整的动作,理应用同一只手来完成。而一只手落子、另一只手摁钟,就等于把一个完整的动作分解成两个不同的动作,分别用两只手来完成,这显然是不合情理的。现在有个别棋手,在比赛用时紧张的情况下为了抢时间,用两只手来完成落子和摁钟的动作,这种行为尽管在比赛规则上并没有明确说是违规,但起码是违背了围棋对弈约定俗成的规定。我认为,就算这种行为不违规,也是很不礼貌的,至少可以说是对对手不够尊重。”

  官方说法

  毋庸置疑,摁钟之争除了反映棋手的礼仪风度外,还暴露了现行围棋规则的缺陷。据在现场执裁的中国棋院围棋部刘菁八段介绍说,现在国内举行的围棋比赛,采用的是最新版的中国围棋规则(2002年版)。由于该规则只对包干制比赛严格限定了下棋和摁钟必须用同一只手,而对读秒制的比赛,是否要求下棋和摁钟同一只手并没有明确规定,故才会出现李赫与李瑟娥的争议难以判罚的尴尬场面。

  刘菁表示,最新的中国围棋规则已经使用了11年,有些条款已经陈旧过时,早就应该进行修订了。这次投诉事件,根源就在于规则中没有对棋手“哪只手摁钟”作出明确规定。如果规则中明确注明必须用落子的手摁钟,否则处以警告一次同时罚一子的处罚,相信这样的争议事件就不会发生。

  刘菁认为,之所以坚持用落子的手摁钟,就是为了防止读秒时对局者的犯规行为。“如果分别用一只手落子、另一只手按钟,别人很难界定究竟是孰先孰后。倘若两手同时进行,或者某种程度上先摁钟再落子,这样对于对手来说是不公平的。也就是说,只要两只手分别落子和摁钟,就很难避开违规的嫌疑。”他还表示,为避免发生此类问题,更规范的比赛规则已在筹划制订之中。

  中国棋院围棋部资深裁判马林也认为,2002年版的围棋规则,有些条款很不严谨,亟须作出修正,以适应围棋新形势的发展要求。他告诉羊城晚报记者,该版规则还有十分“荒谬”的一条,就是当被读秒方超时时,棋手还可向裁判申请改判为弃权一手,允许续弈,“毫无疑问,超时就该马上判负,这一条显然是不对的”。

  羊城晚报记者

  葛万里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