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象棋协会棋士等级称号条例

2013年03月04日11:04  新浪体育 微博

  一、中国国际象棋协会棋士等级称号的设置

  中国国际象棋协会棋士等级称号共设17个等级和荣誉称号,即棋协大师、候补棋协大师、棋协一级至十五级棋士,荣誉棋协大师称号。

  二、   中国国际象棋协会棋士等级称号的产生

  ( 一)凡经中国国际象棋协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体育行政管理部门或相应的棋类协会 ( 以下简称 “ 省级体育管理部门” )、省辖市一级(包括直辖市的区)体育行政部门或相应的棋类协会(以下简称市级体育管理部门)、县级体育行政管理部门或相应的棋类协会(以下简称县级体育管理部门)主办或授权的国际象棋比赛,根据比赛的级别、规模及棋手所取得的成绩,均可授予棋手相应的棋协等级称号。

  (二)获得棋协大师称号者有资格参加全国运动员等级赛二级运动员组比赛;候补棋协大师有资格参加全国运动员等级赛三级运动员组比赛;棋协一级和二级棋士有资格参加运动员等级赛定级组的比赛(指省级和市级比赛)。

  ( 三)获得一级运动员等级称号者,可以申请办理棋协大师称号;获得二级运动员等级称号者可以申请办理候补棋协大师称号。

  ( 四)对积极支持中国国际象棋运动发展且有重大贡献者,经省级体育管理部门 ( 见本条例第六条)的申报,由中国国际象棋协会审批,可授予荣誉棋协大师称号;

  ( 五)申报中国国际象棋协会棋协大师和候补棋协大师等级称号的比赛轮次不得少于9轮,比赛双方每局用时总和不少于1 2 0分钟;

  (六)申报中国国际象棋协会一至六级棋士等级称号的比赛轮次不得少于7轮。如使用棋钟,比赛双方每局用时总和不少于60分钟。

  (七)申报中国国际象棋协会七至十级棋士等级称号的比赛轮次不少于5轮。如使用棋钟,比赛双方每局用时总和不少于40分钟。

  (八)各地应根据参赛人数和赛制,确定具体比赛轮数,使之更加符合竞赛原则和公正性。

  (九)棋协十一级至十五级棋士等级称号属于鼓励性质,根据学生学习进度和实际棋力由各地培训机构及教练、教师直接授予,具体标准如下:

  十一级棋士:30分钟内解答20道简单的两步连杀棋题。

  十二级棋士:5分钟内解答10道简单的一步杀棋题。

  十三级棋士:会双车和单车杀王。

  十四级棋士:会基本残局杀王,如单后杀,单兵升变;掌握王车易位原则,过路兵的吃法和逼和的规则。

  十五级棋士:了解国际象棋基本规则,能够正常下完一盘棋。

  (十)凡申报中国国际象棋协会棋士等级称号的比赛,可以申报计算协会等级分。

  三、中国国际象棋协会棋士等级称号晋升得分率表格

  (一)根据棋手在比赛中所取得成绩(得分率),参照晋升等级的对照表,可申请中国国际象棋协会棋士等级称号。

  棋士等级称号晋升对照表如下:

  

晋升各级称号得分率

  原等级称号

晋升等级与得分率
棋协

大师

候补

棋协

大师

棋协

一级

棋士

棋协

二级

棋士

棋协

三级

棋士

棋协

四级

棋士

棋协

五级

棋士

棋协

六级

棋士

棋协

七级

棋士

棋协

八级

棋士

棋协

九级

棋士

棋协

十级

棋士

棋协大师                        
候补棋协大师 65%                      
棋协一级棋士 80% 65%                    
棋协二级棋士   80% 55%                  
棋协三级棋士     75% 55%                
棋协四级棋士       75% 55%              
棋协五级棋士         75% 50%            
棋协六级棋士           75% 50%          
棋协七级棋士             75% 50%        
棋协八级棋士               70% 40%      
棋协九级棋士                  70% 40%    
棋协十级棋士                   70% 40%  
棋协十一级棋士及以下                     50% 20%

  表中得分率计算:得分率=得分÷轮次×100%

分享到:
猜你喜欢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