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名记披露迈队赛车问题:车底出现断流性能起伏不定

2013年04月02日17:10  新浪体育 微博
迈凯轮MP4-28车底气流出现断流问题。迈凯轮MP4-28车底气流出现断流问题。

  新浪体育讯 2009年的世界冠军简森-巴顿是否还有希望争夺2013一级方程式世界锦标赛的最高荣誉?

  搭档新队友佩雷兹的巴顿今年是否还能像前三个赛季为银箭“攻城拔寨”?或是迈凯轮今年这台“天资不足”的赛车会让他只能“屈尊配角”?

  马来西亚大奖赛结束后迈凯轮MP4-28将迎来一次大升级。重新启用MP4-27的可能性已经被彻底排除。沃金方面已经基本搞清楚了新车的问题“症结”存在于空气动力方面,主要集中于赛车的底板,与激进的拉杆前悬挂并无相关。

  F1赛车底板和赛道表面之间的空间非常小,在两者之间流动的空气非常敏感,同时非常强力。一台F1赛车的底板越低,产生的下压力就越大,因为赛车底板与赛道之间的空气压力和赛车其它部位遭受的空气压力差别很大,压力值比较低的部分会将赛车“吸”向地面,产生强大的下压力。

  赛车底板和地面的间距每降低1毫米将为赛车带来每圈约0.1秒的提速。这种间距的设置极限通常是到赛车底板不会在高速弯中与地面摩擦为止。同时还要考虑每次正赛起步的时候赛车油箱中要加载150公斤左右的燃料,排位赛之后正赛之前的“封车”规定也不允许调整上述间距。

  目前MP4-28的问题是:赛车底板和赛道之间的气流会“断流”,也就是气流不能稳定的沿着底板的引导抵达扩散器。气流紊乱、分离、散失,由此造成的结果是大部分下压力先是消退,一旦底板与地面的间距升高消除“断流”现象后又提高,最终使得赛车像一匹野马似的在赛道上“起伏”。大家可以想象在一条像阿尔伯特公园那样表面不是很平滑的表面上车手操控MP4-28会是怎样的感受。

  MP4-28底板与赛道之间的空气流动只有在底板与赛道间距高出或低于允许的正常范围时才起作用。后一种设置就像在季前试车首日那样可以让赛车飞快,但显然不能在赛车重载油时采用,从规则上看也不被允许。

  马来西亚大奖赛时迈凯轮采取了间距较高的设置。虽然结果是让MP4-28相比之下缺失了不少的下压力,但至少避免了赛车的“起伏”,带来的结果相对令人满意。

  巴顿在马来西亚站赛前表示:“在澳大利亚我们比最快的车慢1秒半。如果第二站排位赛时不下雨我想我们可能会慢1秒,甚至更少。雪邦赛道表面平滑显然会对我们有帮助,而且我们的设置也会提升赛车的表现。”现在看来巴顿所指的设置变化显然是为了避免赛车底板和赛道之间的气流“断流”。

  迈凯轮相信自己已经在第二站比赛后更好地了解了产生断流的原因,而且通过对扰流器形态的不断修改使关键部位的气流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沃金拥有的诸多模拟设备居然在赛季前没能预先发现问题的确让人不解。可以确定的是中国大奖赛之前的短暂“休息”期间迈凯轮会上下“总动员”,为巴顿和佩雷兹准备大幅度升级的战车出战上海。如果届时银箭状态“突然”回勇也就没什么可称奇的了。

  (文/Mark Hughes 译:曼友)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