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赛季CBA[微博]联赛打了五轮,第一波换外援潮就来势汹汹:一场不胜的青岛队和四川队快刀斩乱麻,一口气用掉了常规赛三次换人名额中的两次;而近几轮表现疲软的广厦外援佩特罗走人似乎也只是时间问题。
有过打NBA的资历,又经过赛季前和球队的磨合,为什么有些外援一上CBA赛场就成了“水货”?在换与不换之间,砸下大把银子的俱乐部又有什么苦衷?换句话说,作为出资方的俱乐部在挑选外援这个问题上到底有多少话语权?
CBA年年打,联盟中几乎没有球队没吃过外援的苦头,卫冕冠军广东今年就因为中方经纪人的缘故没和迪奥古再续前缘;现在拥有最稳定外援组合的北京之前也上过弗朗西斯的当……CBA选外援绝对是门高深的学问,涉及的利益和关系千丝万缕。
换外援是一个无奈的选择
花小钱请来的是蓝领 怎么指望他成大杀器?
前几年,CBA在外援圈子里被冠上了个“人傻、钱多、速来”的头衔,稍微有点名气的外援随便打三四个月就可以有近百万美元的收入。
俱乐部老板们有时也愿意赔钱赚吆喝,多花点钱找个有名气的提升球队知名度和曝光率,上赛季请来麦蒂[微博]的青岛男篮就是个现成的例子。
现在不同了,据圈内人士透露,大部分球队愿意承受的外援价格基本在70万-80万美元左右。今年CBA新军四川男篮最开始搞出大动作组合阵容,花百万美元以上的薪金将哈达迪签入队中,想在CBA的第一年砸出点响声,即便如此,他们在第二次换外援的时候还是走了实用路线,两个新外援一共只花90万美元。
事实证明,CBA引进“大牌”外援的潮流中,能做到叫好又叫座的,除了现在北京的“马政委”,成功的没几个。“成才率”过低,让CBA彻底断了“大牌”外援本土成才的念想。
但CBA有其特殊性,一些在NBA只能充当蓝领或者替补的球员,到了CBA就必须承担起全队的进攻重任,有时还得关键时刻贡献绝杀球,加上一周三赛的密集赛程,精神和体力上可能都难以适应。
那些急需见成绩的球队自然没有太多耐心来等外援,只有选择换人。而换的对象则大多是此前有过CBA征战经验并证明过自己的,如此一来就能节约磨合时间。
青岛队新换的约什、桑尼以及四川的DJ·怀特去年都还是CBA中得分效率很高的外援。
换外援是一桩复杂的生意
两方经纪人都想捞钱 谁来保证外援的性价比?
一般来说,CBA球队的外援选择工作都是依托国内经纪人和国外经纪人的合作。对中方经纪人而言,和俱乐部的关系是他们获得一单生意的重要因素,他们根据俱乐部的要求和预算为其推荐几个候选对象,而这些候选人大多有自己的美方经纪人,中方经纪人更多时候扮演的是“中间商”的角色。
根据NBA的规定,经纪人的佣金收入一般是球员合同的4%。不过,如果球员赴海外打球,这笔费用往往会超过4%,圈内人士表示,球员和CBA俱乐部签约后,经纪人得到的佣金一般是5%-8%,中方经纪人的收入则会比美方经纪人的少,而且费用是由CBA俱乐部支付的,正因为这样,中方经纪人才会在美方经纪人和球队之间斡旋谈好最高价格来为自己争取最多的佣金。
由于球队主教练无法实地考察,往往出现经纪人提供的外援信息与现实不符的情况,直到场上真刀真枪对抗了才发现并不如想象中好用,这就是球迷们所说的“又被忽悠了”。老板们不愿意每年那么多钱都打水漂,CBA联盟中越来越多的球队选择绕开经纪人,自己前往美国、欧洲等地选外援。
外援虚火渐退,同联赛外援经纪人制度变更还有着密切关系。今年9月中旬的联赛会议上规定,新赛季CBA各俱乐部可以选择不通过中方经纪人,直接与外援的外方经纪人签约。少了中方经纪人这道关卡,不少外援身价相应缩水,这样一来,经纪人市场竞争也更激烈,当初麦蒂经纪人团队同杨毅在微博里战成一锅粥,也就不难解释了。
申强
[NBA篮彩:矛盾对决!快船让公牛7.5分] [充20送10] [不中奖免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