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邬恺山 ■本专题撰文
本报记者 许 蓓
■本期嘉宾
著名篮球评论员、前北京奥神球员 马 健
曾效力于广东宏远的前CBA、NBL球员 季 乐
日前,女篮国手苗立杰发表的一则微博引起轩然大波,“运动员的悲哀!当你还可以、能为某一个地方拿到成绩的时候,他会想尽办法、让所有的领导出面说话,找各种方式威胁你。当你不能打的时候,你找谁谁都不理你。说有难度,你有想过运动员的难处吗?不是人。”2009年山东全运会时,黑龙江队挽留住了刚刚参加完北京奥运会的苗立杰,不过那一届全运会黑龙江队无缘4强,有消息称黑龙江方面没有兑现此前答应苗立杰的福利和待遇,于是苗立杰转会到沈部女篮。今年的辽宁全运会,苗立杰将再次为黑龙江队出战,而她发的微博恐怕就是她对黑龙江有关部门的抱怨。更有传言称,黑龙江用“不让你去国家队”来要挟苗立杰。
苗立杰是中国女篮的“一姐”,上赛季帮助沈部夺得WCBA总冠军,伦敦奥运会上她仍然是中国女篮的领袖人物,连明星运动员都因全运会的束缚而发出抱怨,更不用说那些默默无闻的普通运动员了。本期三言两拍,本报记者邀请了两位嘉宾对此事发表见解。
体育人都该学一点合同法
马健:我认为这则微博背后肯定还有很多细节我们是不知道的,苗立杰和黑龙江方面要是真的有矛盾也是双方的利益冲突,如果不是利益问题谁会那么大怨气啊?大家都知道,国内大部分职业球员还是由地方体育系统培养的,是有义务为培养你的这支队伍征战全运会的。当然现在体育职业化和市场化的发展越来越深入,运动员可以有更多选择。如果黑龙江方面的确有过口头许诺但最后不兑现,那么的确是要遭谴责的。但是,苗立杰以及曾经经历过类似事件的运动员,你们应该想想,如果当初不接受口头承诺,而是用有法律效力的合同来约束,这样谁能抵赖呢?
许蓓:马指导的意思是,运动员要先学会保护自己,但如果你面对的是体育局、体工队,可能情况就跟面对职业联赛的俱乐部不一样了,一般行政部门不可能跟你定下书面合同,更多时候只是给予口头承诺。
季乐:你可以说过去的运动员都是为地方体工队效力的,不懂合同法也很正常,但现在职业联赛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像苗立杰还有其他很多篮球运动员,都是为联赛俱乐部效力的,他们应该学一点合同法来保护自己的利益。另外,我觉得网上传的黑龙江方面以“不让你去国家队”为威胁来强迫苗立杰打全运会,这是不太真实的,地方怎么可能去决定国家队的人选?总之在双方没有有效法律约束的情况下,就很容易出现利益上的纠纷,这件事提醒所有运动员,要学会保护自己。
运动员可跟地方谈条件
许蓓:苗立杰与黑龙江方面的矛盾因全运会而起,近几年,外界对全运会有着各种批判,认为这根本不是一个公平、公正的体育运动会,而是地方行政部门博弈的“政绩工程”。
马健:我倒觉得全运会的存在有它的合理性,毕竟我们现在是有体育总局,地方也各自有体育局,既然这个行政部门是存在的,那么就必须做好行政部门的工作。体育局强调成绩是没有问题的,因为这就是他们工作的核心,要靠什么去衡量地方体育局工作的效果呢?全运会就是这样一个平台。地方体育局、体工队和体校培养了运动员,你拿着体工队的工资,就应该为体工队效力。体育事业还是在不断地往市场化、产业化方向发展的,连奥运会都要衡量比赛项目有没有观众,如果没有那么多人看,他们就要把这个项目撤掉,那体育局、体工队还有全运会一样要按照这个方向走。现在国内运动员的待遇还是没有什么大问题,就拿全运会这个问题来说,成绩优秀的运动员是可以跟地方谈条件的,问题是他们之间的利益协调能否公开。
季乐:我也觉得作为运动员来说,地方体育局培养了我,那么我为地方效力也是应该的事情。就拿全运会篮球比赛来说,每一场都是生死战,每一场都要看成绩,所以会比联赛更激烈。全运会的比赛一般都是各个地方最优秀的球员去打,你很难看到有年轻球员上场去锻炼,因为每一场球每支队都想赢。
运动员应努力自我增值
许蓓:这几年,运动员抱怨地方体育系统“抛弃”自己的事件有很多,但其中也有一些情况让人啼笑皆非。比如江苏体育局给退役运动员陈珏安排了当教练员、体育老师的工作,但都被拒绝了,陈珏非要去做公务员,江苏方面最后也让她如愿。我觉得这名运动员太自以为是了,你为体工队效力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体工队并没有欠你什么,而且你非要当公务员,这对其他人来说也是不公平的,运动员的确是做了很多为地方、为国家争光的事情,但这并不意味着运动员就拥有特权。
季乐:运动员应该更多地考虑如何自我增值,毕竟体育生涯是有限的。我自己不是一个特别出色的运动员,可能正因为这样,我很早就考虑退役以后该怎么办,我花了很多时间去学习文化知识,到现在真的离开球场了,也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了一份工作。运动员不能把所有责任都推到体工队、体育局身上,在训练、比赛之余还是要学会安排时间,自己多去学习文化知识,不要等到退役之后才去抱怨自己不能成功转型。
马健:我同意季乐说的,运动员应该清醒,不要自己不努力,光指望着去依靠别人。不光是退役后你得自己谋生,你的职业生涯也是要靠自己努力的,就像李娜,她也是脱离了体工队自己去打拼的。还有大家说到运动员退役后要求体育局给安排工作,我也觉得不是很合理,因为体育局也好体工队也好,它不能作为一个就业单位,运动员得掌控自己的未来和生活,还是要依靠自己。此外,现在地方上对退役运动员的安置也渐趋合理,比如说与苗立杰出现矛盾的黑龙江方面,他们就有一个运动员“再就业指导室”,不光为运动员收集招聘信息,也会做一些就业辅导,我觉得还是很人性化的。
利用网络泄愤并不明智
许蓓:苗立杰这件事是她通过个人微博曝光的,江苏队的陈珏找工作一事也是通过微博公开的,现在有很多运动员利用网络来泄愤,而且一旦出现运动员与体育局、体工队发生矛盾的情况,网友都是一边倒地去指责政府部门。
马健:我觉得沟通是很重要的,运动员应该先去跟有关部门沟通,而不是一开始就把事情闹到全社会都来关注,媒体也不应过多炒作。
季乐:网友们大多都是同情运动员的,觉得他们为体育事业耽误了青春,当然,运动员也很不容易,在成千上万的运动员当中才能培养出一个姚明、一个刘翔,只有很少一部分是获得成功的,其他没有获得成功的运动员怎么办?体工队和体育局应该花更多精力对运动员进行文化教育和指导,让运动员更理智地去面对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