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改革从此进入深水区 下赛季除扩军还有惊喜吗

2013年02月28日18:12  篮球先锋报

  下赛季的CBA,究竟会有多少推陈出新?

  在被视作“史上最激烈季后赛”鸣锣开战之际,谈论这个话题似乎有些抢戏。可是随着CBA投资人会议在广州全明星周末期间召开,纵然一切说法还都停留在动议阶段,一石激起千层浪已经在众目睽睽之下发生。季后赛有悬念,真正的悬念怕是从半决赛才开始。联赛改革是明天的事情,可明天牵动的又岂止一朝一夕之命运。这样的建言会也罢,吹风会也好,显然不怕有太多头绪。

  据说,这次会议上,篮协基本敲定了下赛季CBA参赛球队将扩至18支,还基本明确了下赛季比赛中的裁判判罚录像回放规定。据说,这次会议上,有俱乐部提议篮协应制订“麦迪条款”,避免在出现高水平外援缺席全明星赛的尴尬,还有声音呼吁联赛尽快将常规赛每支球队参赛场次增加到50场。肯定,这些都算是“CBA好声音”,而且相当难得地,一次碰头就能涌现出这么多声音,且不论它们会有多大几率、会以怎样的速度演化成现实,单是这副架势就不啻是最敏锐的提醒:一方面,CBA的参与者们正在迸发空前的积极性;另一方面,CBA自我完善的迫切性,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套用时髦的表述方式,好像就是这么一句:CBA改革,从此进入深水区。

  倒是不必,用整个中国社会那些亟待深化改革的宏观领域做类比。我们整个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大概真到了必须再一次“大动干戈”的地步,而相比之下很是微观、很是简单的CBA,当务之急还真未见得就是,对运行将近20年的现行体制再做革命性的改造。抑或,我们不妨认为,至少到目前为止,CBA的一次改革依然有大量的腾挪空间,依然需要有更加用心的精耕细作,这样的“深”化,更是未来二次改革必不可少的夯实基础。

  不得不承认,CBA多年来的自我优化,主动求变也好,被动出手也好,都无法褪去“粗放式经营”的色彩。即便是,此次广州会议有望落锤定音的一些调整,比如联赛参赛球

  队从17支变成18支,比如录像回放规则的强化规范,假若我们用职业化的眼光去审视,也只能称作姗姗来迟的亡羊补牢而已。这些细节上的改革,并未触及在所有人眼中最具难度的“中国特色体制”,那些缺陷之所以能够长时间暴露在那里,多少还是因为局中人始终无法,将这些细节蕴含的辐射意义提升到必要的高度,管理者可能忽略,参与者也可能忽略,到头来五味杂陈时也可能人人有份。

  事实上,CBA要想做到精益求精,并不需要付出太多的探索成本。借鉴NBA也好,借鉴欧洲高水平联赛也好,人家都是有相对完善的竞赛、管理乃至经营体系摆在那里的,而且时刻还要把“细节决定成败”挂在嘴上。

  CBA当然会有二次改革的需求,但现实的尴尬是CBA至今都无法充分享受一次改革的红利,因为现行制度的不尽完善、不尽系统,就会消耗掉参与者大量的精力,去争论,去修补。最简单一例,莫过于篮协明确了录像回放规则本是好事,可是又要强行规定申请录像回放的次数限制,固然是考虑了保持比赛流畅性的因素,可从某个侧面来琢磨,这不又是个半拉子工程?同样,眼下颇有些群情激昂、希望把常规赛增加到50场的架势,未来若是扩军到20队,是不是还保持50场、季后赛是否还是8队参加?我们总不能,做事情只解决燃眉之急。

  这其实又回到了那个根本性的讨论:CBA孜孜以求的,究竟是联赛职业化,还是打造职业联赛?一字之差,含义真的不同。

 

  新浪为《篮球先锋报》独家网络合作伙伴,该报提供所有内容,其他网站和平面媒体不得转载、复制或以其他方式变相传播,违者负法律责任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