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健强
吴敏华停赛期刚到,篮协立刻安排他复出——这也许是对他的一种“补偿”,又或是在暗示之前对他的处罚是情非得已。其实,若是这些裁判中的有识之士能主动引导裁判职业化,不但会造福CBA,同样会造福裁判自己。
就像很多摄影发烧友都会梦想成为职业摄影家,目前所有的裁判都是兼职,但不可否认大部分人都是因为热爱篮球而拿起哨子的。否则一层层考试过来,每年还要体能测试,如果心里没有信念,肯定无法坚持。
推动裁判职业化一直是球迷、媒体在呼喊,篮协有时不咸不淡说两句。但实际上,最应该主动去寻求裁判职业化的恰恰应该是裁判这个群体,但现在几乎听不到来自裁判的声音,他们或许不应该一直被动地等待。
推行职业化,可以让收入摊在阳光下。NBA裁判第一年的年收入就可以达到6万美元,在美国也算一份丰厚的收入。如果CBA能完整制定裁判职业化条例,不但可以让现在的裁判在规则允许下拿到更高的收入,还可以吸引更多的人从事这项事业,各个体育学院甚至可以开始这个专业。更多的人才加入,未来才不会担心裁判短缺,篮协叫苦的裁判青黄不接也不会发生。
像现在这样的方式,裁判收了钱也不会过得安心。所有人都知道潜规则的厉害,也许并非一定想收钱,但常在河边走,不得不湿鞋。
且不论吴敏华被禁赛是否冤枉,但计时器声音不够响这种硬件缺陷同样需要裁判自己提出来,才能得到改进。如裁判所说,他们在球场有安全问题,有被羞辱的问题,这些同样需要他们发出声音。目前这种潜规则的管理方式,裁判自身有强烈的不安全感,同时也影响有志投身这个行业的后来者。
圈子里那些名哨们,可否为自身和未来的后辈们,发出呼声?
新浪警示:任何收费预测彩票会员等广告皆为诈骗,请勿上当!点击进入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