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足球”将长期成为中国教育与体育事业中的一个热词。
同样,缺少运营资金(以吸纳专业师资力量、组织大中小学生培训和比赛、兴建和盘活足球场地、提供服装和器材等)也将长期成为“校园足球”的一个难题。
有人说,此前5年,国家体育总局每年拨付的5000万元全国校园足球经费,恐怕连给基层学校每个学生买一双球袜都很勉强。而在广州,按《广州市中小学校园足球计划》建设的304所足球推广学校,每校每年仅1.5万元专项补贴,即便省、市级的传统体育项目学校,每年也不过5万元和3万元,恐怕连一名足球专项教师的年薪都不够给。
“校园足球”难走,还能怎么走?
国家主导,不等于国家大包大揽;社会参与,应当能找到“以足养足”之道。
先搬一块“他山之石”——四年前,美国全国大学生体育协会(NCAA)以108亿美元出售了未来14年的大学生篮球赛的转播权,即每年近8亿美元收入。此举保证了全美70%以上的大学体育队伍能够收支平衡。不久前,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也明确了“放宽转播权限制”。美国之石,可以攻中国校园足球之玉。
学生们玩足球,有转播价值和市场价值吗?笔者曾在芝加哥听“大十联盟”(美国中西部14所大学的体育联盟,NCAA的六大顶级分区之一)的一位负责人说,NBA和美式足球联赛,突出的是比赛和球星,但在学校体育范畴,注重的是家庭参与和观众体验。
据悉,作为一个付费电视频道,“大十联盟”与福克斯电视台合作成立的“大十电视网”,已有50万个家庭订户,每户每年收取10美元收视费;同时,“大十联盟”的美式足球、篮球赛事,每年可以吸引10万人以上的观众。这些订户和观众,都是关注自己孩子的家长们。有此基础,2013年,“大十联盟”转播权销售(含公共电视直播)达到3亿美元,其中2.85亿美元已返还给14所大学以发展体育项目和提供奖学金。
中国“校园足球”可以借鉴。毕竟,中国的家庭和家长们,对于孩子综合成长的关注度、知情欲,特浓。只要规避“强买强卖”的陷阱,明晰“收支分明、专款专用”,家长们不会拒绝为玩足球的孩子们付出一年几十元或百余元的收视费、入场门票等;而且,“校园足球”将建设多级竞赛体系,比如广州市首届中小学足球联赛已在各区展开,577支队伍正在角逐明年3月全市联赛的资格,付费电视转播依托赛事来“试水”,有必要和可能。
这个建议是抛砖引玉。只要我们能扬弃“等靠要”的“输血”依赖,寻找更多更好的“造血”办法,“校园足球”定能凭借广泛多样的社会参与而良性蓄势,最终在兴趣、人口和水平方面实现飞跃。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