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重庆12月4日体育专电(记者周凯、陈国洲)“校园足球的春天终于来了!”谈及11月26日召开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长期致力于校园足球发展的重庆市永川区球迷协会会长田静兴奋地说。
形成大中小学有机衔接的训练和联赛体系、计划扶持建设2万所左右足球特色学校和200个左右高校高水平足球队、把足球作为体育课必修内容、足球还将纳入体育教师“国培计划”……这些规划和举措,无疑提升了校园足球从业者的信心。
重庆大学校足球队主教练齐小平介绍,近年来踢足球人数越来越少,重庆大学以前一周足球课有10节,现在降低到4节,一个班只有六七人,已经到了开不起来的地步。“不搞校园足球,中国足球永远无法振兴。国家相关政策出台得十分及时,让我们感到扬眉吐气!”
中国足球职业化之后,举国体制下的体工队培养模式坍塌,新的青训体系没有建立,中国足球后备力量断层,再加上前几年足球界“假赌黑”不正之风盛行,导致中国足球形象糟糕,足球人口急剧减少。
开展校园足球,在青少年中推广普及足球项目,建立新的青训体系,已经成为振兴中国足球的共识。2009年,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目前校园足球定点学校有5000多所,参与校园足球的学生有270万人。
校园足球开展5年来,足球的教育功能得到释放,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足球锻炼身体、培养团队精神和意志力,一批校园足球优秀学校和极具潜力的小球员开始出现。有着93年足球传统的重庆七中,始终将足球作为学校的特色项目,每个年级都有一个足球特长生班,每天由专业教练训练2个小时,其他时间正常学习;普通班级开展足球选修课,组织班级联赛。这种学习和训练兼顾的培养模式,解决了以前体工队封闭训练所带来的“脱离学校、社会、家庭”的弊病。“通过踢足球孩子们能够有效提升身体素质、交际能力。今年我们拿到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总决赛初中组的冠军,2014,70%的足球特长生进入了重点大学。足球同样也能让孩子们成才!”该校校长邓宏说。
尽管校园足球取得初步效果,田静告诉记者,校园足球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如体育、教育部门怎么更好配合,不少学校缺乏运动场地,有足球经历的专业教练紧缺,布点学校太少孩子升学之后无法再踢球,经费不足难以外出比赛,学校安全责任和压力太大等等。
受访者表示,近期提出的新举措针对性很强,重点在于解决体教结合不畅、人才通道梗塞、覆盖面较小、场地师资资金短缺等制约校园足球发展的瓶颈。如果能够打破这些瓶颈,校园足球将得到健康快速发展,振兴中国足球指日可待。
基层足球和教育工作者也建议,要防止校园足球大跃进、一刀切,成为新的成绩工程。一方面,足球纳入体育课必修内容要尊重学生、家长意愿,对于专业教练、场地经费紧缺问题要提前谋划。一方面,学校要摒弃功利主义,明确开展校园足球的首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精神品质,不是为了出成绩。
“虽然中国足球的欠账太多,但也不能用药过猛。既要重视足球,又不能将其摆在特殊的地位,否则就无法构建正常的足球发展环境,应理性地看待中国足球面临的问题,脚踏实地地逐步解决。”邓宏说。(完)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