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预约采访,当大连东北路小学的门卫听说是来找柳忠云时,客气地站起身,指着西南方向,“前面右拐走到底,老柳肯定在。”今天是大连市中小学统一召集日,上午十点,东北路小学的操场上几乎填满了排队领课本的学生与家长,空出的那块角落,一群八九岁的孩子跟着教练在踢球。
在一间彩钢搭建的板房里找到了柳忠云,他是东北路小学的足球总教练,尽管抱歉地表示自己要开会,但还是从场边拉来了教练员张光远,“上海来的,聊聊校园足球。”张光远今年56岁,踢过球、参过军,他笑着说,现在来的不是时候,因为学校的足球陈列馆正在装修。
这个记录着大连足球、乃至中国足球变迁的陈列馆,设在教学楼一楼,包括一段走廊与一间教室,几名工人在外头忙碌,里面则堆满了建筑材料。据以前来过的同行介绍,此处保存的荣誉奖杯与图片资料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主角是东北路小学半个世纪以来培养出的几十名国脚,以及数以百计的优秀球员,上海两支中超队伍的主力门将王大雷[微博]与刘殿座[微博]也榜上有名。
“王大雷读小学那会儿,这里还是泥地。”张光远说,十年前当他进入东北路小学教练组时,球场已经改成了塑胶场地,“很滑,容易摔倒受伤。”2010年,在国家体育总局的资助下,这所“中国足球星工场”终于铺上了人工草皮。硬件水平上去了,但是青少年足球的发展相比过去,似乎没有太多可喜的进步。
占地面积并不大的校园里,有两处醒目的水泥雕塑,一尊是背着书包、手捧足球的少年,另一个则是有半堵墙那么高的超大足球,底座上刻着“2001年9月”。完工后的一个月,中国男足赢得了世界杯入场券,但是一年后,中国足球陷入了至今无解的衰退期。“尤其是南勇他们出了事,给招生带来很大影响。”张光远感叹,家长的热情普遍受到打击,“以前大连孩子多,现在每支球队中,本地生源只占20%。”
东北路小学的六个年级都有球队,球员总数超过120人。“对于有潜质的苗子,我们会挑出来重点培养。”张光远将球员组成分为三类,除了拔尖人才,还分为“存在提升空间的”与“单纯锻炼身体的”。至于成材率为何那么高,他的回答简洁明了——选材时严格把关、训练时认真负责。每年去南方冬训,这些教练员既当爹又当妈,训练之余还要照顾饮食起居,比如柳忠云,二十多个春节没有回家。
抛开过去的所有光环,东北路小学的足球地位在大连依然不可撼动,毕竟实力摆在那里。据张光远介绍,球队参加区级或市级比赛,都习惯“以小打大”,即一年级踢对方二年级。“愿意搞足球的小学越来越少,我们愁的是根本找不到对手。”东北路小学之所以能够常耕不辍,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学校领导的支持,而教练员的坚守同样功不可没。大连消费水平不低,但张光远一个月的工资是1200元,6月率队赢得全国校园足球比赛的一等奖,奖金也只有500元。“要是图钱,不会留在这里。”张光远盯着笑声朗朗的孩子们若有所思,“看着他们成才,就是最大的快乐。”
本报记者黄春宇(本报大连8月30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