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队杯小球员海外纪行 教练叹中国足球因一点上不去

2013年02月03日14:29  北京晚报

  在国外接受职业足球俱乐部教练的教导是一种怎样的感觉?百队杯冠军队的小球员们这两天正在体会这种感觉。昨天,去年北京晚报百队杯高中组冠军“求别虐”队的7名参赛小球员就得到了新加坡丹戎巴葛队技术顾问罗伯特·李的亲自指导。“感觉还真不一样!”1个半小时的训练结束后,孩子们纷纷感慨道。

  就是电视上那个人

  因为来得时间不巧,临近春节,新加坡大大小小的学校都已经放假,结果预想中的比赛并没有约到。但是新加坡足协倒是给百队杯的孩子们准备了一个惊喜,那就是找来了一个职业足球俱乐部的技术顾问给队员们上课。

  昨天一大早,7个孩子就早早起床了,穿好自己的队服,背上背包,然后兴冲冲地向位于新加坡市中心的小印度球场出发了。还没有走进球场,远远地他们就看到在草坪的边上站着一个穿着红色运动服的人正在摆弄一地的足球。“那就是要给我们上课的教练吧?”大家这样相互问着。

  走进球场后,惊喜就来了。原来这几天新加坡的电视台正好播放过一个关于足球的节目,而站在场边的那个人就在节目中出现过。“居然就是电视上那个人!”队长马硕高兴地叫了起来。

  原来,新加坡足协给7个孩子请来的指导教练正是来自新加坡丹戎巴葛队的技术顾问罗伯特·李。说起来,李教练可是一个资深的青少年足球教练。他带队已经超过10年,还曾经带着新加坡青少年队到过昆明海埂和中国一些俱乐部的梯队打过比赛。

  练足1个半小时

  李教练可是有备而来。在听说要指导的是来自北京的7名学生之后,他特地将自己从小带到大的一名叫阿南的印度小球员也带到了训练场。这样,正好可以打一个4对4的对抗,然后从中给出一些更有建设性的意见。

  训练从早上9点开始。虽然此时日头还不算太烈,但是对于刚刚从北京的严冬中赶过来的孩子们而言,适应新加坡30摄氏度的气温还是需要一个过程。所以,李教练训练课的第一个内容就是简单地传球,以便让孩子们充分热身。

  “注意传球的角度、速度和距离,一定要用脑子去想。”李教练冲孩子们喊着。30分钟过去,简单的传球进化成了运动中传球进攻。两个北京小球员穿上红背心负责防守,而印度小球员阿南则充当守门员,其他5人通过传球摆脱防守后进行射门训练。随着训练内容变得复杂,李教练的要求也变得更高了。“一定不能站着等球,一定要判断好距离,最重要的是第一脚。”李教练这样要求着小队员。

  40分钟的传球训练结束,7个孩子已经是满头大汗。李教练特地上来询问了一下孩子们:“有多久没有训练过了?北京是不是很冷?”在得知因为放寒假,孩子们已经很久没有在球场上跑过,而且北京的气温非常低之后,李教练又调整了自己的安排。他安排了一个4对4的对抗,让小球员们好好地过了一下射门的瘾。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已经是1个半小时过去了。训练也在新加坡越来越炙热的阳光下结束了。“今天就到这里吧,因为大家对于新加坡的气候还不是很适应,所以再练下去身体会受不了的。”李教练说。

  这个教练重细节

  训练结束,李教练也给孩子们留下了鼓励的话:“大家的技术都不错,看得出是有基本功的,但是很多细节还是不够好,这是以后你们要注意的地方。”

  告别李教练,孩子们也开始议论纷纷。而大家几乎都是一个共同的看法,那就是李教练是一个非常重视细节的教练。“虽然他指导的内容和国内的教练不会有太多的区别,但是却讲得特别细,尤其是一些我们错误的小动作,他也会给我们指出来。”王秋鹏说。

  “我觉得李教练很有耐心,他会认真观察我们的动作然后给出建议,一遍又一遍地讲。”贾天松说。

  “能够得到一个职业俱乐部教练的指导,我们也很意外。不过职业的就是不一样,他注重的东西就是细。”汤岳衡说。

  “刚听说这个教练一直是指导青少年足球的,难怪他对我们这个年纪的球员的问题都很熟悉。”田思豪说。

  “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他教我们如何传球,他反复强调距离的重要性。多一步或者少一步都不行,这让我获益匪浅。”郝邵泽说。

  而李柄琛对于印度小球员阿南印象深刻:“那个小球员虽然身材很矮小,但是身体特别灵活。别看是个守门员,但是踢起球来真是一板一眼的。”

  教练感慨也挺多

  训练课结束,李教练在训练场边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谈到百队杯的小球员们,他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以他们的身材和速度,要是1比1对抗起来,确实比新加坡的小球员强太多了。”

  1个半小时的训练,令李教练对于7个孩子的速度和身高印象深刻。“你看这些孩子,身材多好,虽然有些瘦,但是个头都很高。而我们新加坡,可挑选的范围太小,大部分踢球的都是马来人和印度人,他们的身高都比较矮。就拿你们队中最高的那个6号来说,如果让他在门前得到头球射门的机会,我们的阿南就一定守不住。”李教练说。

  当然,光有身高和速度还是不够的。用李教练的职业眼光看来,这几个孩子还需要更多的磨练。“他们需要再练,很多细节还需要打磨。这个年纪,可塑性还有,他们无论在经验和技术上都有欠缺。”李教练说。

  说起来,李教练对于中国足球[微博]一直都很关注。他曾经在1999年带着新加坡青少年队到海埂和中国职业俱乐部的梯队打过比赛,结果干净利索地输了个0比4。只是十几年过去了,中国足球的水平并没有水涨船高。如今,国足遇到新加坡队,踢平就算是可以接受的成绩了。对于这样起伏变化的原因,李教练坦言自己也一直想不通:“中国有那么多的人口,可以挑选的人才也比新加坡多太多了。你们也会请很好的教练,联赛也打得不错,但是为什么成绩就是上不去,这一点我也想不明白。”

  说到这,李教练话锋一转,突然提到了曾在新加坡踢球的高洪波[微博]。“高洪波是一个很喜欢用脑子踢球的球员,而且他有很强的荣誉感。”李教练说,“这可能就是以前球员和现在球员的区别吧。现在的球员都太看重钱了,这也可能是现在的中国国家队成绩不够好的原因之一吧。”

  走出国门收获大

  职业教练给上专业课,北京晚报百队杯第二次走出国门,再次走出了新的模式。

  “踢球并学习如何更好地踢球,这次的活动让孩子们得到了提高。而百队杯出国交流活动不仅开创了业余足球赛事之先河,更为推动北京业余足球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扩大了北京晚报百队杯在国内外的影响力。”百队杯出访代表团团长、北京晚报文化体育品牌推广部原主任吕会民说。

  北京晚报百队杯创办于1984年。30年来,百队杯风雨无阻,成为北京孩子们暑期里的足球节日。今年是百队杯“三十而立”之年,北京晚报力争将今年的赛事推上新高度与新台阶。吕会民说:“要办好百队杯,抓好比赛是前提。希望今年能有更多孩子参与到百队杯中来,也希望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献计献策,积极投入进来,力争将这一传统品牌赛事做得更好。”

  本报新加坡专电 特派记者 李立 J148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