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足球最低级的职业联赛,乙级联赛几乎无人问津,比赛时观众席上空空荡荡,场上22名球员的吆喝声相隔百米依然清晰可闻。然而前天下午进行的一场比赛,却让中乙联赛突然成为关注的焦点。在2013年中国足球乙级联赛1/4决赛第二回合青海森科客场挑战深圳风鹏的比赛中,裁判共出示5张红牌,青海森科被罚下5人,因为球队上场人数不足7人而提前结束了比赛。中国足球乙级联赛,准确地说职业化的乙级联赛是从2004年开始举办的,到今年正好十个年头。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乙级联赛一直未能与“乱”绝缘,参赛球队更换频繁,俱乐部欠薪,裁判是场上“大爷”,球员频繁更换俱乐部……这些乱象比比皆是。
中乙怪现状一 欠薪事件频频发生
乙级联赛俱乐部投入少,球员收入不高,这是不争的事实,球员月薪5000元已经是中上水平了,至于队员的身价则几乎略等于零,2004年中乙联赛刚举办时,甚至传出了“两盒游戏卡就可以引进对方一名球员”的怪事。
不过低水平、低收入并未能阻碍欠薪事件频繁在乙级俱乐部发生,之前的南京有有、深圳名博欠薪事件都闹得沸沸扬扬,有有队的队员和家属跑到地方体育局门口寻求帮助,名博则连基地的水电气都被停了。正因此类事件频繁发生,中国足协甚至发出过“欠薪不解决,不准参加联赛”的通牒,然而结果却是泥牛入海。2012年,四川欣宝欠薪,教练组、队员集体将投资方告上法庭,2013年青海森科被曝欠薪近半年……
中乙联赛参赛门槛低,只需要缴纳100万元的参赛保证金就能参加比赛,不少投资人组队参加乙级联赛是带有投机心理的,这样做自然无法保证投资的连续性,欠薪也就不可避免了。
中乙怪现状二 裁判是场上“大爷”
说到乙级联赛之乱,裁判的“贡献”也很大。中乙裁判水平低,已经是公认的事实。“高水平的裁判执法中超、中甲,那么剩下的水平如何便可想而知了。”这句话虽然说得有些片面,不过也有一定道理。彭伟国[微博]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就曾公开表示:“中国乙级联赛裁判水平太差!”中国足协除了会在乙级联赛决赛中派高水平裁判执法外,大多数时候出于节约经费的考虑,都会采取就近原则安排裁判,比如前几年某乙级队主场比赛连续多轮主裁判都是同一人。这种几乎是固定裁判的做法,很可能会因为裁判对球员太过熟悉而不可避免地出现无意识的偏袒。
裁判在场上是不可侵犯的,然而一些裁判却将自己当成了乙级联赛赛场上的“大爷”,冒几句粗口,骂一下球员,球员都必须容忍。作为中国最低级别的职业联赛,乙级联赛的球员中几乎没有大牌,大多是年轻队员或者是从中超、中甲淘汰的球员,在这些球员面前,裁判自然是绝对的“老大”。由于中乙的比赛基本没有电视直播,观众也很少,一些裁判便更加肆无忌惮。2010年7月,大连毅腾主场与大连阿尔滨[微博]的同城德比,因为不满裁判的判罚,甚至出现过一位女球迷两度冲进赛场追打裁判的闹剧。
中乙怪现状三 全运队参赛添了乱
中国足球大环境的变化对乙级联赛这样的底层联赛影响很大,大环境好了,参赛队就多;大环境差了,参赛队就少。2011年,为了保证参赛队数量,同时为了提高全运会足球项目参赛水平,中国足协准许各省区市全运队参加乙级联赛。
全运队参加乙级联赛,赛事规模倒是有了保障,比赛场次也上去了,全运队的水平通过锻炼也有所提升,然而这给乙级联赛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小。全运队和职业队毕竟不同,前者也没有冲甲的需求,因此许多全运队连败不止。同时,全运队虽然实力有所欠缺,但在一些关键时刻却能左右一些球队的前景。
2013赛季,因为有全运会比赛任务,不少省区市的全运队没有参加中乙联赛,然而明年,进入新的全运会周期后,或许全运大军又将向乙级联赛涌来,如果中国足协不能及时加强对乙级联赛的管理力度,由此给乙级联赛带来的负面影响或许仍将持续下去。
本组稿件由记者 胡锐凯 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