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根宝贷款建基地抓根国足 四处化缘用签名足球卖钱

2012年11月07日06:37  成都商报

  卧薪尝胆

  蛰伏12年 根宝年年为钱烦

  联赛就是一个“根本”的问题。“根”,就是青少年;“本”就是顶级联赛这样的平台。我现在既有“根”也有“本”,现阶段中国足球,抓“根”是最重要的事情。———徐根宝

  崇明岛根宝足球基地的一号别墅会客室内,徐根宝正在接受成都商报等几家媒体的采访。2002年,徐根宝仍然是国内一线教练中的风云人物。谁也没想到,当时的根宝在甩下一句“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的豪言壮语之后,就一头扎进他在两年前创办的根宝足球基地中。如今蛰伏在崇明岛的徐根宝培养出的球员中有近20人散布在中超[微博]各队,而以根宝基地学员为主体的上海东亚也在今年冲超成功。徐根宝用十二年的时间磨出了一把宝剑,上海东亚这种完全靠自身长时间培养青少年球员,并以此为主体组队打进中超的模式,在中国足坛绝无仅有。

  为填缺口 贷款2200万

  贷款建基地,根宝每年还利息140万

  在上海长江大桥开通之后,从上海到崇明岛就此提速。交通便利起来,对徐根宝来说是个利好消息,因为到这里来观光的人比过去更多了,这意味着基地的收入会有所增加。钱,是徐根宝这十二年来最为苦恼的事情。

  2000年,根宝基地筹建总共需要3000万,而根宝算了算当时的全部身家,只有800万,2200万的缺口全部要由贷款来补上。为了这笔即便放在十二年之后也算是巨额的贷款,徐根宝需要每年付出140万的利息!当初为了以基地养基地,根宝卖起了门票,修起了足球宾馆,还搞了农家乐,并自己研发“根宝馄饨”,就是希望能招揽客源。

  四处“化缘” 用签名足球卖钱

  “别叫我老板,哪有欠那么多钱的老板”

  根宝基地门卫黄师傅在跟成都商报记者形容徐根宝时,做了一个“化缘”的手势。他透露根宝不喜欢员工叫他老板,说哪有欠那么多钱的老板。每年,为了基地的开销和参加比赛的费用,根宝都要出去“化缘”,到处找关系、拉赞助。

  在基地内的足球宾馆里,摆放着一直支持着根宝的某体育用品公司生产的足球,售价100元一个,球迷购买后可以找根宝签名。根宝说他最多一天签了70多个足球,手都签软了,“后来有个老板看我签名签得辛苦,就说我给你打点钱进来吧。”根宝还经常在足球宾馆餐厅内遇到吃饭的客人来敬酒,为了让客人宾至如归,他也只能奉陪。还有一次,为了拉一笔赞助,他咬牙干了几杯白酒,“那个人说感情深一口闷,我说感情深,先把钱拿来吧。”根宝对成都商报记者说,老人的笑容之后是淡淡的苦涩与无奈。成都商报记者 姜山

  根宝足球基地为中超贡献的球员

  张琳芃[微博](恒大[微博])

  曹赟定[微博](申花[微博])

  柏佳俊(申花,下赛季结束租借回归东亚)

  郑凯木[微博](申花)

  王佳玉[微博](申鑫)

  姜至鹏[微博](申鑫)

  张煜东[微博](申鑫)

  姜嘉俊[微博](舜天)

  王云龙[微博](舜天)

  张成林[微博](人和)

  张成祥[微博](人和)

  徐嘉敏(人和梯队)

  唐佳庶[微博](绿城)

  顾 超(绿城)

  王 凯(绿城)

  杨 晨(绿城)

  艾 迪(阿尔滨预备队)

分享到:

相关专题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