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本报记者见证女排历程

2016年08月24日09:30    中国体育报 收藏本文

  在《中国体育报》58年的历史上,记录了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点点滴滴,而对于中国女排的报道,长期以来更是备受大众关注。《中国体育报》几代排球记者以他们的专业精神,关注并报道着中国女排的成长。在中国女排时隔12年再度夺取奥运金牌的时刻,我们以采访的形式请这些见证了女排发展历史的三代记者们用他们的视角带我们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中国女排,了解女排精神。

  ——编者

  鲁光:女排精神激励中国梦

  本报记者袁雪婧

  (鲁光,原名徐世成。生于1937年,浙江永康人。1960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任《体育报》记者、编辑,国家体委干事、副处长、处长,《中国体育报》社长兼总编辑,人民体育出版社社长等职。)

  曾长期在《体育报》(《中国体育报》前身)任职记者并担任过总编辑的鲁光,最早接触中国女排是1981年。那时他在国家体委从事运动队教育等方面的工作,深入运动队调研是他的工作内容之一。“我第一次接触老女排是在秦皇岛训练基地,见到了当时的主教练袁伟民,郎平等队员也在队里。后来我想写一本报告文学《中国姑娘》,就再次走进女排在湖南郴州的训练基地,和队伍同吃同住了半个月,看训练之余也和队员做深入交流。”

  长期在《体育报》工作的经历让鲁光有很强的新闻敏感,他的《中国姑娘》一书成稿时,正赶上中国女排准备出发日本参加世界杯赛前夕。中国女排1981年勇夺世界杯桂冠振奋国人的同时,鲁光的《中国姑娘》一经出版引起轰动。在中国女排拿下“三连冠”后,鲁光又发表了《中国男子汉》,两部作品后来都荣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

  “我在郴州采访时,女排还没取得突出成绩,但她们训练非常刻苦。我记得杨希在训练时腿部肌肉断裂,在宿舍养伤。她告诉我,自己根本不敢让父母来看她,父母肯定舍不得女儿这么练。但她在宿舍完全躺不住,总想着尽早恢复训练。”那时老女排刻苦训练的精神给鲁光留下了深刻印象。“当时苏联女排队员都是力量型,她们腿比中国女排队员腰还粗,如何接起这样的对手扣的球?中国女排找来男排队员做陪打,甚至让男排选手站在凳子上扣球。一开始队员们都不敢接这样的球,在付出超人的努力并忍受过如此大强度训练之后,她们做到了。”

  谈起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夺冠的历程,鲁光心生感慨。“在小组赛输了三场,可以说出师不利。但淘汰赛打掉巴西之后,我就感觉夺冠能行,这支中国女排让我看到了老女排的身影,老女排身上顽强拼搏的精神得到了传承和弘扬。”在鲁光看来,中国女排里约夺冠虽不像80年代那般轰动,但依然在国人心中掀起波澜。“女排夺冠后,我的老家有一个处在破产边缘的企业老板打电话给我,说女排的精神值得他学习,他相信这种百折不挠的精神能激励他走到人生的‘决赛’,走出黑暗。等到他的企业重生时,他要跟我再好好庆祝。可见虽然时代变了,但女排夺冠依然成为社会热点,那种逆境不言败的精神依然能鼓舞所有中国人。”

  随着社会变革和时代变迁,中国普通老百姓的心态已经发生了变化,对竞技体育也不再唯金牌论了。但鲁光认为“女排精神”仍像一面旗帜,能在中国体育和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鼓舞民心。“中国女排夺冠,人们更看重的是这个过程中女排姑娘的战斗激情,这种女排精神将鼓舞和激励所有中国人去奋斗和拼搏,去实现我们伟大的中国梦。”

  杨玛琍:女排精神代代传承

  本报记者周圆

  (杨玛琍,生于1948年,原北京女排队员,曾任中国体育报排球专项记者、《中国排球》杂志主编、中国排球协会新闻委员会委员、著名排球评论家。)

  作为前北京女排队员,原《中国体育报》排球专项记者,杨玛琍曾写出了很多独家和专业的报道。而她也见证了郎平从年轻队员成长为中国女排主帅一路走来的艰辛。

  1978年结束运动生涯,杨玛琍考入《中国体育报》,从此开始成为体育记者。因为专业排球运动员的出身,杨玛琍经常会在大赛期间被报社安排在后方报道组编写一些关于排球的稿件。而在进入报社的第一年,杨玛琍就认识了郎平。1979年第四届全运会在北京举行,《中国体育报》作为全运会会刊需要采写一些新人,而排球项目的新人报道任务就交给了杨玛琍。在那次全运会比赛中,杨玛琍发现了一名来自北京队的新人,她的各方面条件都很好。于是,杨玛琍写出了名为《冉冉升起的星》的稿件,而这颗星正是郎平。郎平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了《中国体育报》上,这也是全国媒体对于郎平的第一次深度报道。

  从郎平当队员到她第一次回国当教练,杨玛琍一直时刻关注着郎平的动态。1995年郎平第一次回国执教在全社会引起较大的反响,《中国体育报》也抓住了这一机会派出杨玛琍进行跟踪报道。“从郎平归国到1996年率队夺得亚特兰大奥运会亚军,16个月的时间,我一直跟随郎平和中国女排。”杨玛琍表示,“郎平是一名细心的妈妈,刚回国时,她的女儿浪浪很小,但是她对女儿的要求很高,让女儿必须上幼儿园、学习中文,要有集体主义精神。”而让杨玛琍感触最深的是郎平的敬业精神。“那时候,她经常睡到半夜突然爬起来看录像,分析对手情况。真的是不知道24小时她是什么时间睡觉?”

  《中国体育报》的专项记者业务素质较高,杨玛琍前排球队员的身份,让郎平和女排队员很认可和信任。“你了解我们,知道我们作为运动员是怎么想的?”中国女排的队员曾这样告诉杨玛琍。

  《中国体育报》对于中国女排的报道一直保持着专业性和权威性。女排五连冠期间,报社策划了一系列选题,让5名女记者深入报道女排故事,这其中也有杨玛琍。“5个人、5篇报道,呈现出不同的角度和方向,也全部都是独家的,女排的拼搏精神得到表扬,在当时引起了不错的反响。”杨玛琍回忆说。

  因为专业性和权威性的报道,《中国体育报》的记者也得到了各项目协会的认可。杨玛琍多次被中国排球协会指定为中国女排的随队记者。2003年,在陈忠和的率领下中国女排重夺世界杯冠军。杨玛琍一路跟随队伍,深入了解了这支队伍夺冠的背后。在夺冠当晚,她专访了所有队员和主帅陈忠和,撰写了1万字的稿件,全方位和多角度报道了那届“黄金一代”女排的故事,让《中国体育报》受到好评。

  如今已经退休的杨玛琍仍然时刻关注着中国女排的情况,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以小组第四的名次出线时,她也坚信这支队伍能够走到最后。“因为跟随中国女排几十年,中国女排精神一直在这支队伍上传承,无论是输球和赢球,中国女排都是一支团结拼搏的队伍,”杨玛琍说,“在不同的时间里,中国女排都会带给我不同的感动”。而在《中国体育报》的工作经历,让杨玛琍很感激。“报社给我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让我能够有近距离接触和深入了解中国女排的机会,才能让我写出很多关于女排的独家报道”。

  苏畅: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本报记者王灿

  (苏畅,生于1981年,中国女排随队记者、现中国体育报排球专项记者、中国排球协会新闻委员会委员。)

  随着时间的流转,一代代中国体育报的年轻记者在老前辈的带领下茁壮成长起来,《中国体育报》竞赛部排球专项记者、中国排球协会新闻委员会委员苏畅就是现在这一时期见证中国女排发展的亲历者。

  2004年苏畅开始正式接手排球项目的采访工作,当时国际排联每逢世界大赛,会给每个参赛代表队一个随队记者的名额,作为国家级的体育类专业媒体,同时也是中国排球协会新闻委员会的成员单位,《中国体育报》肩负着报道中国女排的重任。也正因此,苏畅有了更多的机会跟随中国女排南征北战。

  国际大赛、国内比赛、日常训练,《中国体育报》对于中国女排的报道,为关心这支队伍的人们打开了一扇窗口。而苏畅作为其中的见证者可谓感慨良多。一件发生在郎平身上的小故事,令他至今记忆犹新。今年备战奥运会的集训期时,一天站在训练场边的郎平突然被队员扣过来的球击中手部,当时就造成了手指部位的脱臼。俗话说十指连心,那种疼痛想必只有当事人郎平最有体会,但是为了不影响队伍的备战,她轻伤不下火线,在受伤之后的一段时间,郎平每次训练之前,都会自己将手指用胶布缠绕起来以作为保护,然后继续给队员们做动作示范,并且陪着她们一起训练。虽然这只是一件小到不能再小的事情,但是在苏畅看来,一位主教练可以这样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那么对于她的队员们来说,也一定是一种鼓舞和鞭策。而这,也是对女排精神的最好诠释。

  谈到这届奥运会中国女排最终站上了最高的领奖台,苏畅表示并不感到意外。在他看来,虽然这届中国女排队员还很年轻,但是也绝对有这个实力。“团结一心”应该是中国女排留给大家最为深刻的印象之一,这届女排队员身上这种精神同样被很好的延续下来。再有就是“绝不言弃”,现在队中一些队员都经历过不同的伤病困扰,但是没有一个人会放弃,不论是训练,还是比赛她们都会非常认真的去对待。再有通过奥运会比赛大家也不难看出,这些年轻的姑娘们有着敢打敢拼的精神,面对胜利不骄傲,面对困难不低头,每一个人的能力有大有小,但是只要全力以赴,那么胜利一定不会离你太远。

  回顾中国女排不论是曾经的“五连冠”,还是三次获得奥运会金牌,《中国体育报》始终陪伴着中国女排以及读者们。这份报纸似一座桥梁般沟通了女排队员的心与读者的心。注重项目本身、注重项目发展,这是《中国体育报》一直以来报道包括中国女排在内的众多体育项目的视角与要求。也正是因为有着这样一种负责任的态度,才使得这份报纸在广大体育工作者、体育爱好者心中有了一份沉甸甸的信任感。

文章关键词:中国女排中国体育报女排记者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