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出一个未来

2016年06月02日11:30    中国体育报 收藏本文

  新华社重庆6月1日体育专电(记者黎华玲张琴刘恩黎)在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足球运动并不普及。但在重庆的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却有一群女孩每天坚持两小时以上足球训练,只为能走出大山,踢出一个未来。

  5月31日清晨6时,天空破晓。一双已发白的黑色球鞋安静地待在土墙下,旁边是一个足球和几双胶鞋。11岁的马诗彤走出房门,看着这些鞋子迟疑了一会儿。

  齐耳短发、身形瘦长的马诗彤是重庆石柱县三河镇小学的一名五年级学生,也是该校女子足球队的成员。球鞋、队服、足球是她的三件宝贝。害怕球鞋穿的次数越多报废得越快,她每天换鞋出门前都要迟疑片刻。最终,她换上了略微有些挤脚的胶鞋。“每天下午放学后,球队会集中训练,那时候我再穿,免得它穿多了就烂了。”马诗彤拍了拍鞋上的土,将球鞋放进了书包。

  马诗彤的奶奶余耀梅告诉记者,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导致她性格敏感、脆弱、易怒,但足球逐渐改变了她。虽然不明白为什么踢球会有前途,但余奶奶开始鼓励小诗彤多参加训练。

  清晨6时20分许,校队的女球员陆续来到学校晨练。扎着马尾的马灵巧和小伙伴们蹦蹦跳跳,朝气十足。她脚上的球鞋鞋尖有些破损。12岁的她身形较同龄人瘦小许多。“不要小瞧我,我是以后的女版梅西!”看到路边有石子,她突然甩开一脚往墙上踢,如同在做“撞墙二过一”的训练。

  三河镇小学校长孙晓鸣每次看到她这样“练”技法都会厉声喝止。因为队员绝大部分属于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孙晓鸣最担心孩子们受伤。队员冉玉凤曾经踢球磕破膝盖,孙校长心疼了好几天。

  正午时分,烈日当头。马诗彤、马灵巧、冉玉凤等姑娘自发地来到操场练习绕桩、折返跑、颠球等。冉玉凤折返跑的速度让记者震惊,50米×8折返跑她只需要1分40秒不到。起初,冉爸爸是极不情愿女儿踢足球的。他的双腿多年前因建筑事故致残,最害怕女儿的腿受伤。几年下来,看到女儿雷打不动地坚持训练,他开始自豪。

  在孙晓鸣看来,体育运动能提升孩子们的获得感、成就感。考虑到足球运动对身高的要求稍低,加之参与度更高,他决定做一些尝试。他说:“农村娃娃们身形要瘦小一些,但是普遍耐力好,有爆发力,再考虑到很多学校的女子足球队的水平都差不多,我们学校发展女子足球会相对容易一些。”

  2012年,三河镇小学女子足球队成立。球员好招教练难找。当时,整个三河镇乃至石柱县都没有一名足球教练。三河镇小学体育老师魏小光的专业是田径,还算沾点边,便被校长“抓壮丁”。

  “我不懂足球,学校就送我去学,我们就是想让这些山里的娃娃多条出路!”魏小光最大的愿望就是山里娃组建的足球队能踢出重庆,踢进更大的赛场。正是在这样的动力下,魏小光参加培训、网上自学,总算掌握了一些足球知识和技法。教练边学边教,三河镇小学女子足球队也逐步成长起来。如今,从最初的优秀奖、风采奖到联赛冠军,一座座奖杯、一张张奖状记录着三河镇小学女子足球队的惊人发展速度。

  5月31日这天,三河镇小学女子足球队来到重庆市主城区的大田湾小学参加联谊赛。大田湾小学是校园足球的重点学校,有着“大田湾皇马”的称号。在大田湾小学足球队教练高昌海看来,三河镇小学的队员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值得城区队员学习。最终,友谊赛以0比0结束。而在2015年的重庆市校园足球联赛女子组总决赛中,三河镇小学队曾逆袭打败大田湾小学队夺得冠军,比分5比2。

  据了解,当地的孩子很难通过联招就读主城中学,通常女孩在初、高中毕业后会选择外出打工。但是,足球特长给了孩子们一个新的升学渠道。石柱县妇联主席唐世芳表示,为支持学校发展足球特色的素质教育,县妇联长期对部分贫困球员进行帮扶,协调社会力量赞助球队,希望早日帮助孩子们圆上“足球梦”。

  通过踢足球打比赛,三河镇小学女子足球队的陈宇婷、李春菊等主力队员很快被专业教练相中。一年多以前,隶属于大渡口区的绿茵足球俱乐部和马王小学向她们抛出橄榄枝,让她们以借读的方式,在马王小学接受更高水平的训练。

  傍晚6时许,队员们结束了一天的学习和训练。她们的脸颊被晒得通红,汗水一颗颗从她们的额头滚落到地面。“我要当女版梅西!”“我要成为国脚徐媛!”“我要当足球教练!”……足球小将们大声说出自己的梦想。

文章关键词:小学足球足球队女子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