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体育讯 文/皮特-波多
蒙特利尔当地时间周日,罗杰斯杯决赛之前,人们关心的问题是纳达尔要如何应对拉奥尼奇如同原子弹般的强势发球。或者应该换个角度问,拉奥尼奇将如何面对拉法的发球?
答案是:不太理想。
2011年,拉奥尼奇像是超新星一般进入我们的视线。而现在,这场比赛让我们意识到,要想进一步提升排名,而不仅仅是满足于跻身世界前十,拉奥尼奇的接发环节必须有所提升。
当然了,这场纳达尔两个6-2完胜的决赛所展现出的更为重要的一面是西班牙人由始至终表现得很坚定犀利——整个夺冠过程,他比任何对手都要顽强坚韧,包括赛会头号种子、世界第一德约科维奇[微博]。
这是纳达尔温网首轮出局后参加的第一项赛事,看到老对手如此表现,费德勒或许会庆幸自己退赛的决定。
温网首轮负于达西斯的惊天大冷门使得纳达尔多了两周休息调整的时间,他得以重拾前进动力,身心焕然一新,再度面临美网挑战。我们都清楚过去发生的一切:尽管纳达尔在过去所参加的四届美网争夺中,均至少闯入四强,却始终给人感觉,那就是美网是其最难以征服的大满贯赛场。
场地的影响恐怕没有那么大(纳达尔在诸如印第安维尔斯这样的硬地赛场上已经证明了其实力),相比之下,腿部和心态或许才是更为关键的。
如果你在罗兰-加洛斯连战连捷,美网很难再会被列为“必须拿下的比赛”。而这也有别于桑普拉斯、阿加西、麦肯罗这些在纽约往往会有出色表现的美国本土球员——他们期待着在炎炎夏日战胜来自世界各地的对手们。也正因此,费德勒在纽约的成功确实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与纳达尔相比(费德勒曾在美网实现五连冠,纳达尔只有两次进入过决赛,1次夺冠)。
然而今年又或将不同。纳达尔已经表示膝盖无恙,本周在赛场上,其膝盖上的护具也已经不见了。在蒙特利尔的这一周,他表现得很敏捷灵活,善于捕捉比赛中的机遇。决赛中的表现更是提醒了我们,2010年纳达尔在美网夺冠靠的正是超级高效率的发球。
三年前,当纳达尔捧起美网冠军奖杯,就连他自己也没法解释清楚为何发球会如此“致命”。当然了,要想再夺美网,人人都清楚拉法会遭遇到接发能力远比拉奥尼奇出色的对手。可此时此刻,纳达尔的确像是一个展现全新面貌的网球选手,对于所有人来说,这无疑是个危险的信号。
(Chen)
闂備礁鎼崐缁樻櫠濡も偓椤繈顢欓悙顒€顎忛梺鎸庢煣閸曟ɑ绂掑☉銏$叆婵炴垶鐟ч悡顖炴煙楠炲灝鐏柟宄版嚇瀵挳鎮㈤崨濠冪槕闂佽崵濮甸崝鏇犵礊婵犲洢鈧倿鍩℃导鍗炴贡閳ь剨缍嗘禍婊堝礂婵犲嫮纾煎ù锝夋涧婵¤櫣绱掗崣妯哄祮鐎规洏鍔岃灒闁兼祴鏅滈幆锝呂旈悩闈涗粶闁诲繑绻堥獮澶愭晸閻樺啿鍓梺绯曞墲濞叉繄绮堢€n喗鍋i柛銉戝懎鈪甸梺缁樼◤閸庣敻寮鍛殕闁告劖鍎冲▓鏌ユ⒑閸涘﹥绀€闁靛洦岣跨划顓㈠磼濠靛嫪姹楅梺鐟扮仢鐎氼喚澹曢敓锟�闂備胶绮崝妤呭箠閹捐鍚规い鏃囧Г娴溿倖绻涢幋鐏活亜顕i幎鑺ュ仯闁搞儳鍏樺顕€鏌涙惔顖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