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三大球也是民生工程

2014年04月01日04:04  扬子晚报 微博 收藏本文

  说起三大球,上至国家体育总局,下至各地方体育局,没有哪个不是“高度重视”的。据笔者所知,把振兴三大球列入江苏省体育部门年度重点工作计划已经有好多年了,可江苏的篮排球为何每况愈下呢?反倒是过去三大球中成绩最差的足球项目不断给人带来惊喜呢?

  这不得不说是在竞技体育的发展思路上“金牌战略”,或者说“金牌至上”的后遗症。搞竞技体育的可能马上会反击:难道搞竞技体育不要争金牌吗?这错了吗?!没错,搞竞技体育确实就是在赛场上争金夺银,但这绝对不是竞技体育的全部,尤其是我们的争金夺银,从国家来说是为了四年一次的奥运会,各省市来说是为了四年一次的全运会。为了奥运会、全运会拿金牌,我们不管什么体育项目,在四年的周期中三年多的时间里可以是“练兵”。如果说在三四十年前,那时我们的国家需要这样来证明我们的实力,我们的国民需要这些来提升我们的凝聚力,这很有必要,更无可非义。但三四十年后的今天,竞技体育的这一功能还在,但已经有了很大的弱化,这是不争的事实。竞技体育已经越来越回归它的本来面目,它是给受众们观看和欣赏的一种表演形式,受众们通过观看精彩激烈的体育表演,受到感染,得到启发,得到力与美的享受,是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必要形式。从这个角度来看,竞技体育尤其是职业体育,是个名符其实的民生工程。就是前几天,江苏舜天[微博]与广州恒大[微博]的中超比赛,现场涌入了五万多球迷,这不是民生工程,还有什么是民生工程。大众的这种需求,就需要这些项目自始至终都具有足够吸引人的表演实力,只要比赛就能让人激情荡漾,这是职业体育在世界上越来越受到人们高度关注的根本所在,这也是我们过去四年一周期的发展模式难以满足现代竞技体育,尤其是职业体育需要的重要原因。

  与此同时,职业体育也成为越来越庞大的产业链。在欧美发达国家,美国有18个项目的140多支职业队,收入达数百亿美元;以职业足球为主体的意大利和英国的职业体育,也都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体育在全球范围内的职业化已经是大势所趋。但是,我们在竞技体育的发展过程中,基本上还延续着计划经济时代的一整套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行政干预过多,市场开发不够,经营方式单调,赛场腐败不断。就江苏篮排球来说,南钢男篮俱乐部在行政部门和出资部门“两张皮”的扯皮中不断消耗着自己的元气,现在不仅是坚决想走的球员走了,留在队里的球员也一个个想着要走,后备梯队中的小球员也能到外地就到外地,如果没有根本改观,继续下滑是必然;排球项目,市场本来就不好,基本没有资金投入,明星球员在赛季中还代表它队作战,难免形成恶性循环。“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已经成为党的决议,但我们体育部门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一不愿意放手,二缺少办法。而在“政府起重要作用”上,也缺乏像北京市那样的魄力和气度。在三大球中,反而是我省传统的弱势项目足球情况更好,舜天俱乐部经过几年的努力成为中超的一支劲旅。这难道不值得反思吗?

  扬子晚报记者 朱仕农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广东茂名警方敦促借反PX打砸者自首
  • 体育欧冠队长破门曼联平10人拜仁 巴萨1-1
  • 娱乐传文章花500万公关 姚笛消失与父母失联
  • 财经杭州长沙等多个城市酝酿松绑限购
  • 科技人人快递反“封杀” 妥协中密谋转型
  • 博客马伊琍父亲:请求媒体放过我们家孩子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男孩因狂爱吃方便面被美国名校录取(图)
  • 育儿男孩住阳台上8小时被爸爸打17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