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高鹏
有国家体育总局官员日前透露,国家体育总局正在研究对下属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增加群众体育考核指标,引导各中心将更多精力放到提高项目人口、为百姓提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上。这既是顺应民意、服务民生之举,也意味着长期以来奥运项目忙于“奥运争光”、疏于推动全民健身的局面将被扭转,有望成为中国体育转型的良好开端。
近些年,体育系统在推动群众体育发展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干了不少实事,例如,用体育彩票公益金修建全民健身路径,举办各种形式的全民健身周和全民健身节等。凡此种种努力与尝试,对提高大众健身意识、促进全民健身习惯的养成有不小帮助。
但当前我国群众体育工作仍存在一个明显不足:群众体育基本全靠各级体育行政机构的群众体育职能部门主导和推动,而本应起重要作用的各运动项目协会出力甚少。长期以来,各地一搞全民健身活动,就是太极拳、广播操、秧歌等,鲜见有奥运竞技项目参与其中,便是一证明。
引领全民健身,奥运竞技项目本责无旁贷,尤其是田径、游泳等基础大项和三大球项目。这些项目的示范效应和感召力,远非太极拳、广播操、秧歌等非奥项目所能企及。然而,在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中,众多奥运项目长期缺位与失范。究其原因,以“金牌考核”为主的体育部门考核体系当是问题根源。
在中国体育界,以金牌为标志的竞技体育成绩是一个核心考评指标,不仅国家体育总局对各项目管理中心下达大赛奖牌任务,地方体育部门的考评中同样有不同级别赛事的奖牌指标。竞技体育指标偏硬,群众体育指标偏软,“指挥棒”的不科学,让一些地方和部门将主要心思都放在了国家队“争金夺银”上,而将推动群众体育放在次要位置。这最终不仅影响了民生改善,也让竞技体育成绩的“含金量”打了折扣。
加速群众体育工作发展,改革“金牌至上”的体育系统考核体系,无疑抓住了问题的“牛鼻子”。然而,相信不少人仍心存疑虑:相对一清二楚的竞技体育金牌数和成绩,对群众体育的考核如何科学量化?按照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相关人士的介绍,将从扩大项目人口数量、建立群众性竞赛活动体系和业余锻炼标准制度等方面对各项目管理中心进行考评。
具体的量化标准可以继续探讨和逐渐完善,关键是下定决心,抓住根本。改革考评体系、淡化“金牌考核”的治本之举,应该成为中国体育转型的良好开端和坚决推动力。(完)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