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学校体育该向何处发力

2013年12月23日13:08  人民网

  在中国体育日渐繁复的赛事体系中,世界大运会的身影从来都不显山露水。但对既缺少发展平台、更缺少发展路径的中国学校体育来说,世界大运会的引领、撬动作用却显得非同小可。

  2003年以来,得以由教育部大学生体育协会组团参加的世界大运会,更因这种前所未有的组团方式而显得意义非凡。及至参加本次在意大利特伦蒂诺举行的世界大学生冬运会,组团的教育部大学生体育协会更将不派明星选手和淡化金牌的举措进行了特别宣示。

  本来就该由大学生运动员组团参加的世界大运会,在走了多年弯路后重新确立更为合理的组团方式反而成为亮点和新闻,这一现象本身就颇为耐人寻味。更令人费解的则是,对学校体育地位、功能、价值的认识,社会各界这么多年就没有形成共识。

  正确认识体育的价值,学校体育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长期以来,对于体育,人们的认识五花八门,其中颇多误解与戏谑。对于体育界来说,体育更多是争金夺银的代名词。为了争金夺银,有人选择的是刻苦训练、倾情投入,有人选择的是剑走偏锋、投机取巧,也有人选择的是不择手段、急功近利。对于教育界来说,体育更多意味着跑跑跳跳、玩玩闹闹。在既有的教育评价体系中,体育的教化、调剂、励志、宣泄功能一再被低估,体现重视体育的手段无非是容易引发争议的体育加分和远不能体现其价值的体育考分。

  人为的割裂,无疑是横亘在体育与教育间的痼疾。当有人恶意嘲弄运动员“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时候,当个别媒体将赛事中的学生运动员、学生队伍刻意强调的时候,当很多人将“体教结合”、“教体结合”理所当然地当成一种时髦理念进行宣扬的时候,其实都是在有意无意地对体育与教育的割裂进行默认和强化。

  体育,本来就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手段,谈何“体教结合”“教体结合”;如果没有高智商、高情商作为储备,一名优秀选手又怎么可能登上运动巅峰。只能说,偏见来源于特定年代的固有实践。伴随着人们认识的转变和实践的纠偏,有些刻板理解肯定会发生松动。应该讲,此次前来意大利参赛世界大冬会的运动员群体,已经让人们领略到知识的魅力、运动的风采,他们既用运动成绩解答了“高校能否培养出高水平运动员”的疑问,也用青春活力诠释了世界大冬会基于运动竞技而又超越运动竞技的独特价值。

  反观学校体育的开展,如果不能正确认识体育与教育的关系、体育课与文化课的关系,如果体育界与教育界不能打通壁垒、资源共享,如果体育发展观与教育发展观不能实现同声相求、高度契合,那么学校体育就很难走上符合客观规律的发展道路,甚至难免还要走弯路、回头路。对此,中国大学生体育代表团执行团长、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常务专职副主席杨立国说:“按教育规律开展学校体育,才是体育教育的根本。”

  没有充裕的时间保障,再好的设计都会成为空中楼阁

  杨立国表示,搞活学校体育,竞赛是杠杆。开展高水平的学校体育,需要高水平的赛事资源作为支撑。尽管世界大运会在国内外诸多赛事中并不显眼,但之于在国内无法参与更多高水平赛事、在国际上更无法参与高水平赛事的学校体育而言,世界大运会既是展示风采的平台,同时也是撬动发展的抓手。

  不过,开展日常学校体育,更需要时间上的保证和制度上的约束。所谓时间上的保证,应更多着眼于将体育活动的时间还给孩子:学生上体育课的时间不被文化课占用,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不过多被课外作业占用。所谓制度上的约束,则主要指学生们上体育课或从事体育锻炼,兴趣和爱好能否得到充分满足,场地和器材能否能够得到有效保证。相比较而言,时间上的保证比制度上的约束更为重要。因为没有足够的体育锻炼时间做保证,再多的举措、再多的办法、再多的设计,说来说去都容易沦为空谈。

  而将足够的体育锻炼时间交给孩子,其实并不是倡导一下、呼吁一下就能立竿见影。说到底,孩子们能否享有足够的体育锻炼时间,还与教育领域的顶层设计有关、与社会领域的价值取向有关、当然更与体育的价值能否得到正确认知有关。如果青少年的体育锻炼问题能从战略层面得到应有重视,作为体育锻炼的主体,广大青少年从事体育锻炼的动力应该足以抵挡来自多元选择的诱惑。

  近年来,学校体育不断进行尝试与摸索,但无论是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还是阳光体育运动,都没能在短时间内达到预期的效果。大体协近期也在大学生篮球和校园足球上有所动作,分别与美国的NCAA(全美大学生体育协会)和西甲[微博]的皇马[微博]俱乐部签署协议。合作的主要内容,是引入国外的先进理念和教材,培养高水平教练员,从而提升学校运动队的水平。

  客观地说,开展高水平的学校体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开展日常学校体育形成感召和拉动,但高水平的学校体育与提倡的学校体育更多只是一种互为补充和依托的关系,两者之间决不能划上等号。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重文化课轻体育课、重智力培育轻体育锻炼的日常教学活动已经埋下了诸多隐患。如果这种隐患不能及时排除,如果这种趋势不能根本扭转,那么整个社会都将要为此持续上缴越来越多的学费。

  学校体育想要大发展,发力者不该局限于教育与体育

  在意大利特伦蒂诺地区采访世界大学生冬运会,记者曾就青年运动习惯如何养成、学校体育如何开展等问题同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及华人留学生进行交流探讨,得到的答案有的在情理之中、有的则在意料之外:关于运动习惯的养成,科伦迪诺人更愿意将此视作家庭自小培养和熏陶的功劳;至于学校体育的开展,更是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兴趣的培养。

  在特伦蒂诺地区久负盛名的特伦托大学,并未专门开设任何体育课程,而是与社会资源紧密结合,办起了众多体育俱乐部。学生只需办理一张20欧元的健身卡,就可以接触到几十个体育项目,从滑翔伞到潜水、从足球到冰球,项目种类让人眼花缭乱。当地的中国留学生说:“再不喜欢体育的人,也会在校园里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此种情景,让人不由自主想到了这样一句话:开展学校体育,功夫在诗外。

  学校体育开展不力,教育界、体育界自然负有难以推脱的责任,但这份责任似乎也不是教育界、体育界两家就能完全承担得起的。家庭影响的微乎其微、社会氛围的难成气候、公共体育服务的普遍缺失、科学锻炼指导的乏善可陈,都在影响着学校体育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效。由此,指望学校体育单靠教育界与体育界联手就能改变面貌是不现实的,指望学校体育在不取得社会各界广泛支持的情况下就可以打翻身仗的想法同样是不现实的。或者也可以这样说,在社会体育、职业体育尚无力完成根本性变革的情况下,又怎么能指望学校体育能够一枝独秀呢?

  在新中国体育发展的数十年历程中,每一阶段的发展特点和特定成效都应该历史地看、辩证地看,但这并不意味着不改变现状是理所当然的。在不同时期,体育的发展、教育的发展有不同的阶段性特点势在必行,但根据形势需要发生变动、变革、变化同样势在必行。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当前的学校体育发展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形势,更与青年人所应担负的时代使命不相匹配,不改变现状就会被时代抛在身后,不改变现状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前进的力量。

  改变,必然要发生。但学校体育的改变,一定不是体育项目进了校园就能完成的,一定不是设定了体育加分就能完成的。期待学校体育发生改变是众望所归,指望学校体育的改变一蹴而就则是痴人说梦。学校体育的改变,一定源于全社会对体育价值的正确认知,一定源于青少年体育锻炼时间的切实保证,一定源于全社会通力合作的持续推进。我们不指望学校体育几年、十几年就会有惊人的变化,但相信只要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那这种改变就必将会在不经意的时刻带给人们无限惊喜。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中央巡视组在人民大学发现数个问题
  • 体育意甲国米1-0绝杀AC米兰 C罗破门皇马3-2
  • 娱乐李亚鹏回应质疑:没敛财 反捐赠240万
  • 财经农业部部长:城镇化不是“消灭农村”
  • 科技中移动4G版iPhone明年1月17日上市
  • 博客当叫停官员在职读博 2013年度日剧盘点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广州一高校检出超10例艾滋病多为男同
  • 育儿质检总局:38家玩具企业召回41批次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