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综合性赛事的过度膨胀和过多负载需要“做减法”。通过“做减法”遏制全运会筹办举办过程中不必要的高成本、高档次、高需求,可以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要让全运会真正体现社会属性,找到时代定位,“做加法”其实更难。全运会要“裁高”,更要向大众“就低”
还有不到一个月,第十二届全运会就要在辽宁开幕。全运会走过54年,人们对她的关注视角和评判标准都在发生变化。辽宁全运会似乎处在这样一个节点上:改革和创新是发展的必然诉求,但到底确立一种什么样的模式尚在探索。对于辽宁来说,这种探索既是挑战,当然更是机遇。
大型综合性赛事的过度膨胀和过多负载需要“做减法”。开幕式不再追求华丽惊艳,事实上人们对此也确有审美疲劳之感;属于运动会仪式程序的内容强调回归体育,热烈不等于奢华;新建体育场馆的赛后利用要在赛前规划,比赛时的需求,就应当以“够用”为标准;运动会毕竟只有短短十来天,如果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都要借此搭一段快车,有时候容易弄成形象工程。从十二运会筹办的进程来看,在如何“做减法”上的确下了一番功夫。
但仅仅靠减法就能减出全运会的发展模式,也不全面。通过“做减法”遏制全运会筹办举办过程中不必要的高成本、高档次、高需求,可以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要让全运会真正体现社会属性,找到时代定位,“做加法”其实更难。
进入新世纪以来,全运会越来越强调“全民”的概念和价值。虽然全运会是全国运动精英的一次聚首,但不应成为体育界内部封闭的一场金牌游戏。体育是属于全民的事业,第一届全运会的口号就是“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全运会回归体育的本质,应当是回归大众、回归社会、回归生活。让全运会接通地气,增加人气,培育出扎根于社会和大众的文化价值。这样的加法,恰恰是全运会发展至今所欠缺的部分。
如果看台上观众寥寥,而全运会“抢眼球”的话题多集中于金牌背后扭曲的利益追求;如果选手们4年一次的全力拼搏和人们的欣赏热情、参与兴趣难以勾连,体育之于生活的价值无从谈起;如果全运会上诸多的冷门项目,甚至包括足球这样的“第一运动”,不能在青少年中找到发展的沃土,全运会即便继续减下去,也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转型。
全运会要“裁高”,更要向大众“就低”,如何加减,期待十二运会的新风。(薛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