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马乔下课后,中国足[微博]协又启动了选帅程序。这个时候,媒体自然不甘寂寞,有出来建言献策的,有出来推荐人选的,也有出来指指画画的,可谓忙得不可开交。足协在这上面充分民主了一把,搞起了座谈会,让大家各抒己见。
足协的低姿态,让不少媒体感觉到了被尊重,激动之余就来了一番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该请什么样的洋帅”、“国足暂时不应该选帅”、“本土教练更适合”……各种说法,与其说是建议,还不如说是各种要求甚嚣尘上,让人充分感觉到曾被忽视的媒体,在被重视后释放的巨大能量。
为中国足球的发展建言、提出批评,原本是媒体进行舆论监督的一个组成部分,比如对中国青少年足球的发展现状进行考察挖掘,提出相应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这没有什么不可以。但对具体工作,比如说对选帅指指画画则有过犹不及的嫌疑。中国足球,尤其是国字号球队之所以搞不好,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婆婆”太多,本来很简单的事,各种管事者太多,于是好事办成了坏事,这种事例不胜枚举。对于这种现象,媒体深恶痛绝,也曾多次大规模探讨中国足球的体制问题、管理问题。说人家是万般有理,立书成文也客观深刻,但事情落到自己身上后,似乎又另当别论了——毕竟“婆婆”地位尊崇,获得当“婆婆”的机会后,谁愿意轻易放弃?
中国男足的新帅应该选谁、选什么样的教练才合适,最有发言权的不是媒体。姑且不说媒体在选帅上有无私心,单说对目标教练的了解程度,也不过一知半解,对洋帅更是知之甚少,很多媒体人不过是更高一级的球迷而已。别看他们说起洋帅来头头是道,但真正接触过自己中意的人选的人又有几个?深入了解者更是少之又少。在这种情况下去作推荐,只能说是空有热情、不负责任!100个中国人心目中有100个适合当中国男足主帅的人选,大家真要一拥而上提要求,这不是添乱又是什么?本报记者 胡锐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