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职业体育革命远未成功

2013年06月03日08:29  东方网-文汇报

  一场赛后新闻发布会演变为舆论激辩的导火索,由于主角是李娜[微博],便不再显得离奇。因为她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李娜,一个常常因言犯忌,却又从来我行我素的李娜。外界也早就习惯这体坛的参差多态,并接纳这与众不同的球星。

  但离奇的是,这一次的风云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猛烈。于是,我们试图还原“三叩九拜”的真实语境。却发现,这激辩的背后实质是对中国职业体育的反思,无论李娜本人,还是“撩拨”她言辞偏激的媒体,当事双方都不过是大环境的一面镜像,折射出的是中国职业体育各级层面的不够成熟。

  五次反问娜姐还缺职业艺术

  娜姐口不择言,这不是第一次。但与过往力挺娜姐的声音占据压倒性多数不同,这一回即便李娜的球迷也分了阵营。为什么?与其说“三叩九拜”颇有挑衅意味的言辞触到了大众底线,不如说经年累月的口无遮拦终究到了爆发的临界点。

  李娜很幸运,因为她特立独行的风格,更因她开创里程碑的成就,她此前无数次的情绪爆点,都被各种手段化成各种解读。她吼老公,她炮轰网管中心,她冲着现场球迷大喊“shutup”(闭嘴),所幸,媒体和舆论总是站出来替她解围。就这样,李娜每次当众发火总有理由帮她化干戈为玉帛,直到这一回。

  五次反问,外加一个“三叩九拜”,李娜在发布会上的回答显然不能用普通的“实话实说”来形容。“你为什么这么问?”“因为我输了比赛吗?”“做什么?我能干什么?”“你都说了,我还能说什么?”“年龄与法网有关系吗?谁说30岁以上就是老将?”一连串的反问,与其说是回答,不如说是回击。

  职业体育是一条产业链,球员与比赛是市场供给方,球迷大众是市场需求方,媒体则是连接这供求关系的通道,一位真正高度职业的球员有理由尊重这链条上所有的环节。对李娜而言,她可以继续玫瑰带刺,但处理的方式大可更为艺术。

  提问莫名媒体还少职业思维

  这场发布会上,对一些问题,比如问伤病,问参赛计划之类,李娜确实过度防卫。但对另一个问题,她的语出惊人却是事出有因。或者说,这场闹剧的发端在于,不止李娜单方面“不够职业”。

  在中国职业体育,拥有国际竞争力和世界级荣誉的运动员是稀缺资源,前法网冠军注定被争抢、被关注、被消费。重压之下,崇尚个人主义的李娜宁愿划清界限——她不代表国家、不代表任何人,她也无需为谁负责,除了自己和团队。

  这立场本无可指责,李娜已经跳出了“专业体育”的体制,但她仍然没有跳出“专业体育”的话语方式的合围。在那样的话语体系中,运动员不仅需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一大堆人负责。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运动员失利之后被问及的最标志性问句便是:“有什么想对教练和全国观众说的吗?”其内在逻辑,无非是让运动员公开道歉,甚至谢罪。

  时代变迁,国人早就接受,除了为国争光,体育还有更多体育纯粹的美好,而类似“输球就要谢罪”的话语思维早被职业体育的前进车轮抛在身后。但遗憾的是,在李娜表现得欠缺职业艺术时,有些记者同样没够上职业体育的标准。“有什么想对全国球迷说的吗”如此莫名的提问,仍然带着鲜明的专业体育的思维方式。

  职业体育是个全科学位,即便娜姐在成绩这一科上拿过满分,但媒体沟通这单门课程,她还得继续修炼。同样,如何从专业体育的语境转换到职业体育的思维,媒体也需要在职业化的道路上与时俱进。

  更广义一些,整个中国职业体育市场仍远未成熟——多数项目职业化进程缓慢,多数领域欠缺高关注度表率,多数赞助商投入理念有偏差,以致于李娜在中国职业体育的领地依然需要“独自上场”。某种角度说,正是这多重的“不够职业”,促成了这场闹剧。

  本报记者王彦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