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大昭:中国排球走在情结与能量之间

2013年05月20日11:53  中国体育报

 

 

 

 

 

 

 

 

 

  中国排球虽然大赛成绩和国际排名比足球强得多,也好于篮球,但三大球总体上给人以一蹶不振之感,排球也在其中。如何振兴足篮排,成了主管部门一块心病。为何走到这一步,不外乎两条:一是基础不牢,后备人才数量少,质量也不高;二是省区市队乃至国家队技术不精,战术不新,缺少创新。

  以国人对排球运动的浓厚情结,本不该出现今天的窘况。上世纪60年代初,暑假里的傍晚,花两毛钱到北海体育场看一场排球赛,虽然是土场地,可近距离看到男排冯正海、邓若曾、马立克、祝嘉铭等人打球。孩子们最喜欢看北京队小个子余焕赞背身插蜡式发球,把排球直捅到天上去,老高老高的,直上直下地砸下来。

  那个年代,排球有着特殊的文化贡献。故事片《女篮5号》女主角林小洁的扮演者是上海女排的1号曹其纬,新疆男排的阿布都力米提在《冰山上的来客》中饰演了边防战士阿米尔。后来,影片《沙鸥》由排球运动员演排球主题,反响却没那么强,谢莉斯、王洁实那首流行歌曲《大家都来打排球》也没能再唱下去,因为总有点“为了……而……”的意思。

  运动项目的兴衰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水平相关,也受文化内涵的影响。不能说排球比别的项目更有文化,但是,中国排球曾经寄托了国人的期待,展示了一代人的追求。

  有材料说某地农村建有几百块篮球场和排球场,让人将信将疑。后来有机会到西北基层采访,曾在甘肃、陕西等省的地市体育部门看过展览,其中有记录当地村镇排球比赛网上争夺的黑白照片,已经模糊,还有农民运动会女排比赛的彩照,堪称“草根排球”。这不是一种排球情结吗?

  时代不同了,排球界一些人走出去开眼界,好生羡慕美国人对排球的热衷。排球是生于斯的体育项目,从游戏演变成现代竞技,始终为美国青少年喜爱,随便找块空地就能扯起网子对垒。中国人苦于没能像日本和韩国推进柔道和跆拳道那样,使武术成为奥运会赛项,但沙滩排球进入奥运会,美国、巴西几乎在不声不响之中完成,是雄厚的基础使然。

  再说排球技术和打法。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男女排都居世界二流队伍前列。男排主教练戴廷斌和汪嘉伟、沈富麟等骨干队员创造和丰富了多种快球战术,在世界排坛独树一帜。袁伟民带领中国女排移植和发展了男排的先进成果,在世界大赛上取得成功。在这个过程中,排球界更打造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口号和女排精神,可算作“非物质文化遗产”。

  体育项目没有休闲健身和娱乐功能,就难在大众中普及推广,没有境界和理想的磨砺,就难以实现追求。在传统和能量之间,需要有效的转换。继往开来、与时俱进,意义不仅在于高水平排球队后继有人,还在于排球球迷的群体规模不再萎缩,维护中国排球健康向上的社会形象和文化价值。(汪大昭)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