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溅起的口水冲淡冷门项目的孤独

2013年04月09日11:45  晶报

  专题撰文 晶报记者 钱擎(除署名外)

  当观众看腻各档唱歌、跳舞综艺节目之后,4月陆续开播的两档明星跳水节目——《中国星跳跃》、《星跳水立方》不禁让人眼前一亮。让非专业运动员的明星们挑战跳水,可谓噱头十足。可是节目一开播,就引来不少议论,有观众觉得太残忍,更有业内人士指责哗众取宠。回归体育的角度,一个深层次话题由此展开:边缘体育项目如何普及发展?体育和娱乐的互相渗透,是否能够帮助边缘体育项目走出边缘?

  那些难度较大、危险系数高、片面追求金牌的体育项目,比如体操、跳水、蹦床等,早已被大众边缘化。以娱乐的方式介入,可以在某种意义上“拯救”跳水,让这个项目找回人气,接上地气。对于娱乐,人们还有不少疑问——比如会不会像《超级女声》等选秀节目一样,在热闹一时之后迅速沉寂?过于追求重口味,忽略了体育本身的挖掘,会不会缺乏持续性?过于强化娱乐性,会不会削减体育的励志性、益智性?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不改变,毋宁死,否则跳水就是体操、举重一样的道路。通过这两档节目,中国跳水让社会各界,包括投资界,看到了挖掘开发的蓬勃空间。有朝一日,中国冷门体育资源的开发,会从跳水开始吗?

  ——体育评论员杨旺

  现象

  大牌明星堆积

  节目红极一时

  经过一番前期渲染,由浙江卫视制作的《中国星跳跃》4月6日晚率先开战,恐高的阿sa(蔡卓妍)、“旱鸭子”蔡妍、64岁高龄的牛群,纷纷从5米跳台甚至10米跳台“纵身一跃”;4月7日,江苏卫视的《星跳水立方》紧跟其后,沙宝亮以完美的入水动作赢得了现场评委的最高分,李彩桦成为第一个被淘汰的选手,她现场飙泪直言跳水不容易。而网友则调侃道,李彩桦之所以被淘汰,其实是因为名字取得不好:李踩滑。

  这两档节目,不仅网罗了张柏芝、黄圣依、韩庚等几十位娱乐界明星,更是大显神通,请来了最顶尖的专业跳水人士:《中国星跳跃》由中国国家跳水队总领队周继红担任总顾问和评委团团长,并全程参与明星的训练,“跳水王子”田亮[微博]为明星队长,亲自指导众星挑战十米跳水;《星跳水立方》号称有“四大教头”,分别是高敏[微博]、熊倪、萨乌丁、胡佳,他们亲自上阵,手把手传授跳水绝技。

  不同的是,《中国星跳跃》更侧重娱乐性,而《星跳水立方》栏目组工作人员薛威告诉晶报记者,他们的节目重在跳水本身,更加励志向上,“一定要教会明星跳水,要有成绩,要真的学会跳水。”

  初衷

  推广跳水运动

  普及健康理念

  虽然中国是跳水强国,但是这两档几乎同期播出、内容极为相似的娱乐节目,其实都是“舶来品”。

  据浙江卫视总监夏陈安介绍,《中国星跳跃》原版来自荷兰,原版节目中文译名为《名人四溅》。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0多个国家和地区购买了该节目的版权,并屡屡拿下收视冠军。浙江卫视还从荷兰、法国请来节目版权方做参谋,对节目制作的各个方面进行严格把关。据薛威介绍,江苏卫视的《星跳水立方》,也是领导2008年去英国看到类似节目受启发而想到的,“只不过当时条件不成熟,直到去年我们才真正启动节目的筹划和拍摄。”

  虽然是舶来品,但跳水这项运动从竞技层面上讲,发展得最好的就是中国,“跳水梦之队”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此,两档节目也把初衷不约而同地放在了促进跳水这项运动的普及和发展上。

  周继红表示,跳水在普通观众眼里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极限运动,这次之所以联手《中国星跳跃》,就是希望能够推广这项运动,让更多人了解跳水。薛威也强调,“《星跳水立方》可以向公众证明,每一个普通人都能学会跳水,跳水是一个通过训练人人都会爱上的体育项目。推广跳水运动,让它能在群众中普及,是我们的终极诉求,目前可能收效甚微,但当节目有很好的反响之后,我相信会实现我们的目标。”

  争议

  外行看来残忍

  内行看来无用

  虽然节目的初衷是好的,噱头也有,明星效应吸引了大批观众目光,但节目刚一开播,还是受到不少争议。

  网友“薰衣服的小草”在微博上吐槽:“《中国星跳跃》绝对是我看到的最残忍的节目,牛群都64岁了,就这么跳下去,看着人心都碎了…… 要知道,跳水姿势若不正确,肚子拍着水,很有可能伤及内脏,即使不致命,也绝对疼得要命……”网友“蓝秋的叶子花”则表示:“真不知道这种节目的意义何在,让非专业的演员歌手跳水,让大家娱乐,别人不想去肯定有自己的原因,我甚至可以说这种节目是残忍的。”

  在业外人士看来,节目残忍虐心,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节目属于“哗众取宠,并不能起到推广和普及跳水的作用。”

  跳水女皇、郭晶晶接班人何姿[微博]的启蒙教练周涛,昨天在电话中告诉晶报记者,他一直在关注媒体的相关报道,心里一直有种“别扭”的感觉。

  “娱乐明星娱乐大众无可厚非,但周继红、熊倪等名气如此大的一线体育工作人员也参加,显得牵强附会。因为明星跳水和跳水运动是两个概念,明星们跳的动作是‘冰棍’、顶多一周半,十分简单,要动用国家队领队做节目指导,背后是否有商业利益?”周涛说。

  身为基层跳水教练,周涛培养过一批又一批运动员,为广东省队输送过一个又一个优秀队员,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他,跳水运动根本不需要这样宣传普及,也普及不了。“因为跳水项目本身的特点和要求决定了,它不可能是群众普及项目,跳水的危险性比一般运动更大,运动员的动作是在3-10米的高空、无保护状态下完成的。现在的家庭都只有一两个孩子,家长不可能没有顾虑。如果说体育是上层建筑,那么跳水就是上层建筑的上层建筑,它对运动员的综合素质、神经系统类型要求很高。胆子大的可以从3米、10米跳下来,但那不是跳水,只是在娱乐,在玩。”

  引申

  体育娱乐渗透

  如何取得平衡

  不过,也有和周涛意见相反的体育界人士。

  福田区射箭队教练唐华目前是一名基层教练,他也一直在关注《中国星跳跃》和《星跳水立方》两档节目,不过他关注的不是节目本身,而是体育和娱乐的互相渗透,能否为体育带来正能量这一深层次话题。

  “一旦有商业利益推动,任何一个体育项目都能成为一档综艺娱乐节目,包括射箭。如果有电视台要拍射箭节目,我鼓掌叫好,这一定能促进射箭项目在老百姓中的普及,让他们喜爱上这项运动。”唐华目前有40多名队员,这些学生都是注册运动员,利用课余时间练习射箭,成绩好的还可以参加市运会甚至省运会。

  让唐华印象深刻的是1998年,那时他还是一名省队队员,并未退役,当时一则新闻引起他的关注,香港康文署聘请郭富城为香港射箭总会形象代表,教会郭富城一些基本动作之后,他就在电视上宣传射箭运动。“当时效果非常之好,很多市民看到宣传片后,纷纷学习射箭,一下子就提高了射箭人群,普及了这项运动。只不过因为场地受限,也具备一定的危险性,射箭才不可能像足篮乒羽那样普及。”

  不过唐华也承认,娱乐明星的代言和推广,对促进体育项目发展,只可能是标,而不可能是本。“任何事情都要讲究一个平衡,如果娱乐渗透体育过了,那么体育的本质就会被遮盖。如果媒体多宣传射箭,通过各种娱乐节目来包装,一定可以让更多家长了解这个项目,然后把孩子送来我这里学习。但射箭本身能练习手眼协调、锻炼大脑、陶冶情操的功能,才是让他们持之以恒下去的动力,如果项目枯燥无趣、毫无优点,包装得再美也不会有人学下去。”

  唐华介绍说,和跳水不同,射箭不是单纯的竞技体育项目,它是从狩猎发展而来的,本身就具有很好的娱乐性、观赏性。据唐华介绍,目前在深圳有几百名射箭爱好者,他们自带装备、自购设施,一到周末就集结在深圳湾,比一比、练一练,锻炼身心。

  建议

  要想项目发展好

  必须从娃娃抓起

  那么,边缘体育项目到底该如何普及和开展呢?如何能促使更多人参与其中呢?前中国击剑队男子重剑主教练、万国(深圳)国际击剑运动中心技术总监肖剑的观点是——从娃娃抓起。

  “项目能不能普及、如何普及不是靠娱乐节目,运动本身的文化底蕴和安全性很重要。体育运动普及和发展靠选材,选材要靠越来越多家长愿意把孩子送过来。因此,孩子能在项目中获得什么很重要。”肖剑告诉晶报记者。

  以击剑为例,和足篮排相比,这在中国是一个偏冷门的边缘项目,尽管在奥运会上成绩不错,但以前少有普通青少年练习,都是体校专业人士转项去练。如今情况正在发生细微的改变,前不久深圳市举行的全国击剑公开赛,吸引了900名运动员参加,其中有600名是来自深圳本地的中小学生。之所以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孩子送去学习击剑,“是因为这项运动有深厚的欧洲文化背景,是一项绅士运动,对孩子的体格、品格和斗志、内涵都有帮助。因此,每个项目都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来开展,抓住家长的眼球,才能让他们一直坚持练下去。我们的目标是孩子,不是成人,要让孩子在运动中学到阳光、健康、正能量,我自己也有孩子,因此深有体会。”对于两档跳水娱乐节目,肖剑个人觉得有点本末倒置,“我不太赞成用这样的噱头去包装某个体育项目,可能我这个人本身不够娱乐吧。”

  可能有人担心,跳水本身的危险性决定练跳水的娃娃不多,那么“梦之队”是不是有一天终会陨落呢?跳水教练周涛表示,虽然跳水一直选材比较难,很少有孩子专练跳水,一般是从练体操的孩子里挑,但不必为跳水前景担心。“首先,我们国家有一整套机制、体制和机构来保证跳水的发展;其次,亚洲人和欧洲人体质的差别,决定这个项目我们有先天优势,亚洲人灵巧、身材纤细、身体协调性强,因此特别适合跳水,如同非洲人擅长长、短跑、欧美人擅长足篮球一样,一时半会人家是跳不过我们的。”

  □纯属闲聊

  足球与跳水

  千万别以为,跳水运动一定要有水,跳水的人一定要长得水灵。

  足球场上,“跳水文化(英语中,假摔和跳水属于一个单词——diving)”同样经久不衰,且在前锋线上培育了一大批优秀的“跳水”运动员。

  德罗巴[微博]拥有精湛的“跳水”功夫。想当年在英超赛场上,足有六英尺三英寸高的“非洲大象”,经常在对手禁区内轻飘飘地摔倒,仿佛是这个星球上最脆弱的人。但在如此一番楚楚可怜的表演后,接着他又雄性十足视对方后卫如无物,轻松撞开他们,打进一些暴力十足的进球——嗯,你不觉得这有点太没节操了么?

  德罗巴绝不会孤独。在“跳水”运动员的队列中,“当红炸子鸡”一抓一大把。“罗三票”这个外号之前,C罗也曾被叫做“跳水罗”;苏亚雷斯更是被誉为英超联赛的“跳水冠军”;郜林[微博]曾在中超[微博]赛场上演“反重力假摔的表演”,却被物理知识渊博的裁判识破,可见功力略显稚嫩;足球圈内的跳水梦之队当属巴萨[微博],有球迷还特意PS了一张照片,诺坎普变成了一个硕大的游泳池。

  很多球员和教练都公开对球场上的 “跳水”现象发表过看法,国际足联的一位副主席甚至把假摔形容为足球的“癌症”,认为这种行为必须立刻停止,并且呼吁对假摔球员进行禁赛。

  站在道德的高地上,说话总是很容易。只是,这些所谓的“表演”已在足球比赛中风行太多年了,它已经对足球运动造成了伤害,而更不幸的是,“跳水”也逐渐成为足球的一部分,再也无法分割了。

  晶报记者 朱健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