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了那么多奥运金牌,但体育能不能真的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现在运动会办得挺多,但平时想运动找个地方都不容易。”本报体育版连日刊发系列评论《关于中国体育转型发展的思考》,从满足群众需要、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加强公共体育服务、挖掘体育的教育功能等方面展开,引发热议。体育转型要突破封闭格局、“接地气”……无论专家还是网友都有不少中肯建言。
吉林体育局局长宋继新表示,中国体育发展模式应当由政府一元管理向政府、社会、市场三位一体推进。举国体制应该有“多元一体”的思路和办法。传统的政府办运动队要向多元主体办队转变。足球、篮球职业联赛的兴起,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未来发展更需要大胆破除体制障碍,政府要积极引导、扶持社会力量有序介入体育领域。
北京体育大学教授任海认为,体育转型发展必须“接地气”、“聚人气”。以往模式对转型发展的支撑力度已经不够。随着时代进步,体育已具备多元社会价值,有着广阔发展前景。怎样把体育资源整合起来,优化配置,需要充分调动社会体育组织的能力,“大量社会体育组织就是接地气的脚”。但目前社会体育组织发育不够,是一个短板。
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王大卫认为,竞技体育应当从追求金牌数量向关注金牌生产方式转变,多关心运动员的长远利益,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
宋继新说,运动员接受专业训练,“技术是一阵子,教育是一辈子”。体教结合是竞技体育的必由之路,要下大力气去改变专业训练和基础教育难以兼容的现状。他说,欧足联主席普拉蒂尼曾总结,欧洲足球的强盛得益于欧洲的足球教育,更孕育出充满魅力的欧洲足球文化。
清华大学体育部主任刘波说,现在高校在“体教结合”上有不少积极举措,对竞技体育运动员的培养模式是有益的补充,好的模式应当尽快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