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然:“瓦伦达效应”的启示

2013年01月06日09:55  中国排协

  美国人走钢丝高手瓦伦达在高空表演时,不需保护措施,不惧风吹雨打,心中只想着走钢丝的每一个动作,因而都能成功地完成任务并名噪一时。但在一次重大表演中,不幸失手身亡。他妻子事后回忆说 ,他在失事的前一天反复说:明天的表演太重要了,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这说明他心不专注,想法多了。心理学上把这种专心致志于某事,而不患得患失的心态,叫做“瓦伦达效应”。

  包括排球在内的各种体育竞赛中,类似瓦伦达的经历屡见不鲜。当你摆正位置,心不旁骛,轻装上阵,注意力高度集中去参加比赛时,一般都会充分发挥水平,成功完成任务。倘若或想赢怕输,或“压力山大”,或顾虑重重,或期望太高,或摆位不正,或信心不足,或怕受干扰,或计较裁判等等,从而影响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则往往会事与愿违,不能正常发挥技术水平而招致失败。

  有一个真实的故事颇耐人寻味。公元1993年某月,一次全国性重大赛事的冠亚军决赛,东道主队的实力在正常发挥下,夺冠无疑。赛前,东道主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上至省、市几套班子首长,下到体委主任、体工队长,都亲临该队参加赛前准备会,各位领导都语重心长地发表一番见解,以示对此役的重视和对该队的关切。但比赛结果,东道主以0:3败北,留下无奈与遗憾,其败因不言自明。

  对抗性的球类竞技与表演性的走钢丝,其特点尽管不尽相同,但“瓦伦达效应”的作用应是相通的。

  运动员要想在比赛中产生“瓦伦达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水平,不妨可以作如下的尝试与努力。

  要树立坚定信心。信心是发挥水平和夺取胜利的精神支柱,鲁迅说“不怕的人面前才有出路。”只有精神上的强者,才能勇往直前,驾驭各种困难复杂的局面。而且这种信心,应是建立在通过科学刻苦训练而熟练掌握技术战术的坚实基础上的,是实劲,不是虚劲。所谓“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愈高”也!拥有高超技艺和坚强信心的人,才能专心致志去发挥水平,打好比赛,完成任务。而技术粗糙、失误频仍,或心虚胆怯,前怕狼后怕虎的人,注意力是集中不起来的。

  要认知比赛规律。强队之间的对抗,比赛过程总是比分你追我赶,局势跌宕起伏,几经拉锯,才能决出胜负;一帆风顺、轻松取胜,是少有的,这是正常的比赛规律。事物都是由量变到质变,一口吃不成胖子,但胖子是一口一口吃成的。要善于坚持,耐心打球,饭一口一口吃,球一分一分打,因为“有利情况和主动的恢复,往往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毛泽东语);只有领先不松懈,落后不泄气,相持不紧张,关键不手软,才能专注于每个技术动作,去争取比赛胜利。而领先怕追,落后放弃,相持害怕,关键心虚的人,必将心猿意马,思想分散,动作变形,技术失误增多而招致失败。

  要保持平常心态。心态引导行动,行动产生结果。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中,要学会举重若轻,内紧外松,引而不发,藏而不露,保持一颗平常的心;要做到平时训练像参加重大比赛那样紧张兴奋,重大比赛像进行平时训练那样放松自如;要善于调整情绪,集中意志,使自己处于良性状态,以便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比赛过程中。这种心态,是很高的造诣和境界,需要长期培养,有意锤炼,才能获得。如果取胜动机的强度过高,容易产生兴奋“泛化”,引发技术发挥失常;但若求胜欲望不强,则会出现“温吞水”,行动表现慢热,进不了比赛状态。

  要排除各种干扰。运动员也是要吃人间烟火的活体,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又是社会的人,有广泛的联系,而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因而在参赛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各种主观或客观、内在或外在因素的干扰。一方面,领导和教练要创造条件,去排除各种不利因素对运动员的干扰;领导的关爱与要求,贵在平日,临阵烧香,一般收效甚微,有时适得其反;教练员临场指挥的仪态、情绪和言辞,要讲究策略与艺术,力求调动运动员的正能量。另一方面,运动员要学会不断提高抗干扰的能力,要有“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豁达胸怀,能适应各种环境与条件,经得起任何有意或无意的刺激,集中精力于比赛,把一切消极因素置之度外。

  命运常与人们开玩笑。越想得到的,偏偏得不到;欲擒故纵,未必不是良策。

  不怕失败,投之亡地而后生,往往不会失败。

  害怕失败,未战先败,才是最大的失败——精神与技术的失败。

  不计胜败,全神贯注,身心进入状态的人,才是不可征服的。

  (文/张然)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