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马具介绍

中国传统马具介绍
2020年02月13日 11:46 新浪体育
铜銮铃 铜銮铃

  马,位居六畜之首,始终伴随人类发展的步伐,参与着中华文明的历史演进。在历史的长河中,马曾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负重致远、忠勇驯良、风驰电掣,不仅是农业生产、交通运输、战争博弈和邮驿传播等活动的主要工具和重要动力,还丰富着人们的娱乐生活与艺术创作,为我们留下珍贵的文化遗产。

  铜銮铃

  铜銮铃是装饰在轭首和轙顶上一种装饰车铃,行车时鸣动作响。铃的使用可代表车主人的身份,根据等级不同,马车上銮铃的数量也不同,最高级别的马车上可装八个銮铃,古代帝王的车驾上就为八个,故帝王车驾的代称有銮仪(帝王的车驾及仪仗)、銮驾、随銮、迎銮。銮铃出现于西周,在西周车上相当流行,春秋战国时渐少。

  铜马镳

  西周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马衔和马镳往往配合使用,有时候分铸,有时候合铸。最初的马衔可能为竹木或皮革,但是因为这些材质不好保存,所以现在我们看到的马衔多为金属制作。这就是俗称的“马嚼子”,置于马的口中的缝隙部位,架在门齿和颊齿之间的骨骼上,用于控制马的方向。

  铜马衔

  战国

  贵州省博物馆藏

  蔓草纹鎏金铜马蹬

  辽 蔓草纹鎏金铜马蹬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金属马镫最早见于古代中国四世纪初,随即逐渐传播至世界各地,古波斯人称之为“中国鞋”。目前最早的马镫形象出现于我国西晋时期。最初马镫为一只单镫,仅供上下马踩踏。后来发展为成对的双镫,可承载骑者的双脚,以便于双手在马上的活动。只有使用双镫,骑乘者在马上才有稳固的依托,从而有效控制马匹。双马镫的出现不但改善了骑乘条件,而且也适应了新兴的着长铁铠、骑具装马的重装甲骑的需要,所以就迅速推广,并进一步促成了骑马之风在唐代的盛行。高契丹人立国之本为骑兵,因此,契丹人对马具及其重视,这一点从这对蔓草纹鎏金铜马蹬的精细与华丽可见一斑。

  鎏金铜当卢

  汉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当卢是一种放置在马的额头中央偏上部,也就是马鼻革与额革部位交接处的饰品,呈叶状。起保护马面的作用,形状细长,能很好的贴合马的鼻梁又不至于遮挡马的视线。

  (国马传媒)

西周战国马具

推荐阅读

阅读排行榜

体育视频

精彩图集

秒拍精选

新浪扶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