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中国发明了马镫,而不是精于骑射的游牧民族或欧洲?

为什么是中国发明了马镫,而不是精于骑射的游牧民族或欧洲?
2019年05月29日 13:09 新浪体育
马镫 马镫

  “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马镫,使骑手能安然地坐在马上,中世纪的骑士就不可能身披闪闪盔甲,救出那些处于绝境中的少女,欧洲就不会有骑士时代。”

  ——《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中国科学技术史精华》

  有”中国靴子“之称的马镫,被世界公认为是影响欧洲甚至改变世界的重大发明。但也由此引发一种思考:为什么催生欧洲骑士时代以及十六世纪英国马术运动的是”中国靴子“而非”欧洲靴子“呢?

  单从历史条件来看,精于骑射的牧族、西亚牧民或欧洲似乎更有可能成为马镫的发源地。然而据考证,马镫却诞生于中国。

  迄今为止发现的实物双马镫,最早的是辽宁北票西官营子出土的十六国时期北燕冯素弗墓(415年)的三角形鎏金铜裹木质马镫;还有一件是南京象山东晋琅邪王氏墓葬群七号墓中出土的一件装备双镫的陶马,时间是在东晋永昌元年(322年)或稍后。

  北燕冯素弗墓的三角形鎏金铜裹木质马镫

  马镫线图

  这表明在4世纪初的中国,双马镫的形制已经成熟。

  欧洲最早的马镫,出土于公元6世纪的匈牙利阿瓦尔人(自蒙古高原的柔然人的后代)的墓葬中。柔然人的重点活动地区是阴山以北的草原,与鲜卑人及北魏王朝发生多次战争被打败之后,柔然人于6世纪沿欧亚草原之路西迁到匈牙利定居。

  因此,有些西方考古学者认为:是柔然人从中国北方把马镫传播到欧洲,甚至认为阿瓦尔人的马镫就是中国传统的直柄横穿金属马镫,或者有中国工匠直接参与到为阿瓦尔人制做马镫上来。

  为何中国率先发明马镫,尽管学术上存在争议,但其中一些观点还是值得参考的。

  技术优势

  齐东方和王铁英先生都认为,真正的马镫,应该指的是悬系在马鞍两侧,以方便骑马者上马和在骑乘时支持骑马者双脚的马具。

  发明马镫并不容易,其前提是先要有高桥硬马鞍,还要有过硬的金属锻造技术。直到中亚人发明了前后两头翘起的“高桥硬马鞍”之后,才谈得上马镫的发明。而且最初软质材料制成的马镫易损且脚难以伸进伸出。因此需要相当支撑力的硬马镫,而这对金属锻造能力要求很高。

  
金属马镫,最早的记载在公元4世纪,当时的中国人借助先进的冶金技术,开始生产铸铜或铸铁马镫。

  可以说,由于中原的科技和生产力水准远远高于匈奴,从而率先发明了真正意义上的马镫。

  需求迫切

  事实上,在中国远古时期,人们骑马是骑裸背马的,双脚也只能悬在马身两侧,无处搁置。如此骑马自然是件比较痛苦的事情,因此这应该是用马来拉战车而不直接骑马作战的一大原因。然而,使用战车作战不够灵活,远非一人一骑作战更有效率。

  汉名臣晁错著名的《言兵事疏》里,曾有这样一段论述:“今匈奴地形技艺与中国异。上下山阪,出入溪涧,中国之马弗与也;险道倾仄,且驰且射,中国之骑弗与也;风雨疲劳,饥渴不困,中国之人弗与也,此匈奴之长技也。

  匈奴的优势在于,马匹与骑兵本身更为强悍,而骑术也更为精良。

  诚如杨泓先生说的“人们对于完备马具的需求情况是:过着游牧生活的骑马民族并不迫切,而非骑马民族为了掌握骑术,自然更迫切地求助于完备的马具”——因此农耕民族在更迫切的需求推动下,在拥有比游牧民族更高的科技和生产力水准支持下,最终率先研发出了悬系在马鞍两侧,以方便骑马者上马和在骑乘时支持骑马者双脚的马镫。

(马术在线)

 

阿瓦尔马镫马鞍

推荐阅读

阅读排行榜

体育视频

精彩图集

秒拍精选

新浪扶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