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马由缰?听上去很美
记得我本人第一次骑马还是大学暑假,那时马术俱乐部还是凤毛麟角绝对高大上的奢侈品。看到那些优雅与肌肉、力量和温顺结合的庞然大物,从小就充满了侠客情怀的我翻腾起各种热血沸腾的激情。等到真实地坐在马背上时,我瞬间感到头晕目眩、呼吸急促。
等我完全顾不得形象的从马背上出溜下来,旁边一个7、8岁小女孩从容地走向我刚刚离开的那匹拥有高贵血统的欧洲马。调整好脚蹬长短后,姑娘左手一勒马缰,右手擎着小短鞭,调转马头。刚才还一副桀骜不驯模样的高头大马,此刻施施然地向场地中央缓步走去,那叫一个俯首帖耳。接下来的将近半个小时里,我基本是目不转睛地看着这一人一马各种耍帅。
教练告诉我,这女孩从4岁开始骑马,正在准备进阶场地障碍项目。4岁?!那时我就想好了,以后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让我娃儿学骑马,也算一偿我未了的江湖侠客梦。
随着两个小人儿来到我的生命中,作为一个接受了教育专业专业教育的新时代妈妈,我更加深切的明白,学与不学首先应当是他们的选择;其次,学到什么已不能用过于形式化的标准去衡量,而更应该鼓励他们的内心从中吸取养分。所以,从一开始让他们接触马术的时候,我觉得这就是一场不以骑马为目的的游戏而已。
带着他们第一次近距离感受真马,是在他们1岁8个月时的欧洲之行。在巴黎,我们去参观了一家位于郊区的从前贵族城堡改建成的马博物馆。两个孩子亮晶晶的眼睛里对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无所畏惧的好奇,他们把马鞍、蹄铁、马车来来回回摸了好几遍。不足100米的距离我们整整走了半个小时。他们还兴奋地把小手放在马儿冰凉的鼻头下,感受马儿从鼻孔重重地喷出的带着鼻涕水的气体冲击到他们的手心,每次他们咯咯笑得前仰后合,乐此不疲。
所以,在我看来,这次真正意义的启蒙体验是成功的。
培养贵族气质?不要逗了
第一次带他们去马场体验之后,两个孩子积极表示要学骑。这样强烈的反馈倒让我必须冷静下来好好思考,对于他们学习骑马的期望是什么。马术,最重要不过一个“术”字,在中国最早的百科词典《广雅》中的解释是:术,道也。既有驭马技巧之意,又包含与马打交道的过程,有很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去感知与认识的道理和规律。
看看很多国内现在的贵族学校、私立学校纷纷开设马术课,打出的噱头无外乎都是“培养气质、贵族精神”,难道这些只是通过高昂费用来支撑的流于形式化的奢侈攀比吗?其实我只希望他们能够通过参与这项运动学会责任、勇敢、毅力和爱。无论他们学成学不成,我都不在乎他们的马上姿态多么的优雅,能够跨越怎样难度的障碍,取得如何辉煌的成绩。我更看重他们会不会给马刷毛、洗澡、喂食,照料马儿,打扫马舍,清理马粪,给马场翻地。
他们学骑马才4个月的时间,但我看到了他们的收获与成长。他们虽然还不会控缰,也不能独自慢跑,但他们不怕骑马,知道怎么给马刷毛,看到过小马出生,学会了怎么和动物打交道并和它们相处,会力所能及的为马场工作,了解为什么以及如何保护大自然。
所以,在我和孩子的认识中,学马术是一件不完全只和骑马有关的事儿。
喜欢就能上?先学会尊重和照顾马儿吧
一般来说3岁的孩子就可以学马术,但前提是孩子有兴趣,不害怕。还要考虑孩子的运动能力、协调性、沟通能力等综合因素。孩子天生对于大型动物容易产生害怕和过度兴奋两种极端情绪。害怕,可以通过慢慢适应来改善。过度兴奋的孩子反而是更应该注意的,他们可能兴奋过头,不知道如何和马儿接触以及保护自己。所以,在这个学习自我控制的过程中,孩子也正在学习如何和动物打交道。
经过4个月的学习,孩子们会提醒我,即使同样的动物,也会有不一样的性格,有的容易害羞,有的胆大,要尊重它们。在接触它们之前,要尊重主人征得同意才可以。在动物吃东西和在它们自己窝里的时候不要随便打扰它们等等。我很开心他们学到的不只是骑马的那点小技巧,更领会到了一些马术中的真道理。
先学骑小马?直接上高头大马
有些家长问是不是要从小马开始骑,我个人建议是最好不要。骑马最重要的是掌握和马之间互动的节奏,身高不同的马,节奏完全不一样。因此只要孩子可以接受,最好直接上高头大马。因此,坐在相当于普通成年人身高的马背上,安全的装备自是首当其冲要的,即使是试骑也不能少。我家的马具是报名时赠送的。
随着孩子技术的娴熟,保护背心、手套也应当逐步配备。从一开始就养成了良好自我保护意识的孩子,是不会排斥穿戴这些装备的(啰嗦一句,其实不止骑马,所有孩子的运动都应当是安全的保护占第一位,哪怕骑滑板车、自行车)。
此外,马术本身就是一项有风险的运动,在我带宝宝观看国际比赛的时候,也见到过从马背上摔下来的选手。儿子第一反应是:骑马好危险,我还要不要骑呢?在和我沟通时,我给了3个建议:
1、只做教练允许和自己能够做到的动作;
2、把如何保护自己的动作牢牢记住;
3、如果发生了危险,学会如何下次避免。
孩子想逃课?找个好教练很重要
孩子的学习必然是有高低起伏的过程,有兴致来时的盎然,也有倦怠偷懒的疲劳,在他们这样小小的年纪都是正常并可以被接受的,作为父母,我们能做的大多是接受、陪伴和引导。
儿子出现过两次明显的“厌学“情绪,一是上文提及的看过比赛导致的”落马恐惧后遗症“期间。
第二次是因为我约课晚了,临时更换了一个年轻、活跃的教练。他在两个性格完全不同的教练之间犹豫不定。再约课的时候我还是约了以前较内向的教练。没成想,儿子再上过一次之后就说不要学骑马了,也不说原因,于是我给他放了两节课假。后来他终于想和妹妹一起去骑马了,点明要约那个临时教练。原来,让他纠结了几节课不去上的原因竟是教练的风格!
骑完就走?不如参与马场劳动
我一直没把骑马这个事和他们其他的成长环节割裂开看待,所以我找来家里很多和马相关的“教具”,为他们创造深入了解的机会。
先是他们大爱的绘本,玛蒂娜和贝贝熊系列都有关于学骑马的故事,提到了打扫马舍、照顾小马的内容。然后,带他们去看马术比赛,扩展相关知识。他们已经了解了障碍比赛中,小马从障碍的哪个方向跳跃才是有效的(他们分辨了左右),也懂得了为什么要给小马钉掌以及钉在哪里是安全的(他们了解了角质层这种东东)。
最后,就是积极参加马场的劳动。在这个过程中,祥瑞认识了俱乐部里拥有专属马的哥哥姐姐,他们骑完照料马儿的时候,祥瑞就在一边观察,学习和模仿。我们每次都不会着急忙慌的只为骑马而去,骑一个小时下来还要在马场晃40多分钟,给自己喜欢的马儿喂顿饭再走。
一味高大上?太奢华没意义
我给孩子选俱乐部的标准是距离远近要适宜,且要有室内外马场,可以满足不同天气条件的课程需要。装修别太好,让孩子能接地气,太奢华对孩子的体验没意义,是给大人充门面的。教练别太年轻。教练的选择主要在性格,要跟孩子投脾气。每个教练照顾一匹马,所以固定了教练基本马也就固定了。也可以在俱乐部认养专属马,但特别的贵,而且孩子刚开始接触马术,我觉着没有必要。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