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马集团董事长陈志峰:竭尽所能改善野马生存环境

2016年05月27日10:58    第一赛马网 收藏本文
野马雪地奔驰野马雪地奔驰

  100多年前,欧亚大陆和北美洲曾经广泛分布着多种野马,可是没多久,它们都在人类的恣意捕杀下先后灭绝。近代,经过多国专家考究,现存于世最古老的马种只剩下原产于中国准噶尔盆地和蒙古干旱荒漠草原地带的野马,它具有6000多年的进化史,至今保留着马的原始基因,具有别的物种无法比拟的生物学意义。而且它的命运,如一些曾丧失家园、飘泊四方,历经磨难后才回归故土的人一样,具有极大的悲情色彩。

  在野马集团的油画展示厅里,野马集团董事长陈志峰每每提及普氏野马的命名仍十分气愤,“一百多年前,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国家懦弱,所以当年欧洲和北美大陆的野马因为人类恣意捕杀灭绝之后,俄罗斯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从新疆准噶尔盆地带回一张野马皮,就可以把我们的‘准噶尔野马’命名为‘普氏野马’,这是对中国独有物种的践踏。”

  他告诉第一赛马网,在国家强大以前,国内外使用“普氏野马”这个学名中国人没有多大的发言权。但国家强大以后,在1986年将“准噶尔野马”接回新疆,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科学繁育和野化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决策。但这条路还有很远,最终应将“普氏野马”更名为“准噶尔野马”,在他看来,这才是“准噶尔野马”的最终回归。

  2005年,当陈志峰获知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由于资金问题,“准噶尔野马”生存和繁育研究面临重大困难时,他发动所有认识的朋友、商业伙伴,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认养活动。作为发起人,他一人就认养了当时近七成的野马。此后,他每年都会以认养形式为野马生存、繁育资助研究中心。

  当他在乌鲁木齐市区建成汗血马展示基地后,也为“准噶尔野马”留了一块最好的展示场地。现在,只要人们走进野马集团的汗血马展示基地,一进大门就能看见一个近百平方米的马厩,7匹从研究中心借用的”准噶尔野马“就在这里悠闲地生活。陈志峰用他的实际行动,告诉参观的每一个人,中国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马种,这是中华大地上物种的奇迹,生命的瑰宝。

  “其实这些马的产权都是国家的,我能够做的很少,但我愿意尽我所能来照顾好它们。”陈志峰也十分关心野放野马的生存状态,他多次造访新疆野马繁育中心的野放基地,经常驱车跟随野马奔跑。在他看来,这些自然的精灵能够重回新疆这片原生地还远远不够,他更希望野马种群能够在国家的关怀下,得到良性、恢复性地增长。

  因为多次造访,酷爱摄影的他也拍下了许多关于“准噶尔野马”的照片。他甚至找来中亚国宝级画家,将他的摄影作品还原成油画,摆放在自己的马文化展示画廊中。“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野马以更多样的姿态呈现给全国人民,让更多人来关注野马,支持野马的繁育工作。”采访最后,陈志峰告诉第一赛马网,他做的其实也不是什么伟大的工作,而是希望以自己踏踏实实的工作,改善“准噶尔野马”的生存状态,增加它们的种群数量,从而推进它们的最终回归……

  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

  1986年,国家林业部开展“野马回乡”工作,从英、德等国引回18匹普氏野马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县进行半散放养殖,并建立野马繁殖研究中心,为野马重返大自然进行科学实验和研究,是中国政府最早实施的八大濒危物种拯救工程之一。

  据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自1986年引入普氏野马之后,通过近30年的研究、繁育,中心已成功繁育野马500多匹,目前该中心存栏及野放活体野马近350匹,是迄今以来核实活体野马数量最大的种群,占全球核实活体野马1900匹的总数量六分之一以上。该中心负责人在接受第一赛马网采访时也表示,在野马的繁育、研究工作中,野马集团给予了极大支持,而为了提高野马在国内的关注度,野马集团更是建成了目前唯一一个位于城市中心的展示场地,对野马的宣传和国民对野马的知识普及发挥了积极作用。

文章关键词:野马陈志峰生存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