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处可闻普通话 舌尖上中国味--奥运村里的中国符号

2014年02月07日17:12  新民晚报

  俄罗斯和中国,时差4小时,横跨两大洲,却因为冬奥会,联系到了一起。北京时间明天凌晨,索契冬奥会即将盛大开幕。昨天是本届冬奥会开幕前最后一次奥运村媒体参观日。本报特派记者来到位于黑海之滨的海滨奥运村,在村中找寻中国符号。

  奥运村的普通话

  “家,甜蜜的家!”这是索契奥运村《村刊》头版的大字标题,是欢迎也是承诺。由47栋建筑物组成、可容纳2000人的奥运村,发散着如家一般的温暖,向长途跋涉的“游子”张开怀抱。

  对于多数人而言,家的感觉或许就在随处可闻的乡音之中。奥运村之旅中,最让记者惊讶的就是,在这里,听到中文的概率竟然和英语差不多。

  走进奥运村,升旗广场是第一站。广场上,人们绝不会错过的是一块透明质地的奥林匹克休战墙。当记者来到休战墙时,耳边响起的中文介绍让人惊喜。介绍人是来自哈萨克斯坦的志愿者小阿,曾在杭州留学两年,他用流利的中文介绍起休战墙的来源:“海滨村里的休战墙高1928毫米,喻示着第一届冬奥会举办的年份,在山地奥运村的休战墙则高2014毫米,标志本届奥运会举办的时间。休战墙寓意体育打破壁垒与隔阂,不同国家和不同宗教的人们因为奥运会而团结在一起。”见记者感兴趣,他还指引着记者在海滨休战墙上找到了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肖天以及国际奥委会委员杨扬的名字。

  医疗服务中心前台,金发碧眼的志愿者女孩娜塔莎的中文也很不错。她告诉记者,自己曾去北京学习中文一年多,身边还有不少小伙伴都和自己一样有着留学中国的经历。她甚至还建议记者:“在奥运村,你可以试着用中文与志愿者沟通,他们中不少人都略懂中文。”

  交流几乎无所不在。在运动员餐厅设立的留言本上已有用各种语言表达获胜或是寻求友谊的文字,其中一页写着这样一句话:“顺其自然,失之坦然,争其必然”,中国运动员的信心和平和心态跃然纸上。

  舌尖上的中国味

  途经一条条以俄罗斯或前苏联的奥运冠军、残奥冠军名字命名的街道,沿着奥运村主干道不远,就来到可容纳数百人同时进餐的运动员餐厅。餐厅里菜肴品种丰富,在这里,运动员还能品尝到正宗的北京风味,体会一把舌尖上的中国味。

  在亚洲餐饮区域,记者遇到了来自北京的面点师傅朱晓蕾,她的拿手绝活是拉面。朱晓蕾原来在北京老字号酒家丰泽园上班,4年前到莫斯科工作,这次因为其独特的中国背景被抽调到索契冬奥会来。“我做的拉面,不仅中国运动员爱吃,老外也喜欢。”带着几分骄傲,朱晓蕾自豪地说。

  作为餐饮团队中唯一的中国人,朱晓蕾格外抢手,每次到餐厅就餐,中国运动员总爱往她那儿凑,有什么要求也喜欢向这位朱阿姨提。这不,昨天就有运动员悄悄提出要求:阿姨,我们想吃蛋炒饭。向团队申请之后,朱晓蕾次日晚上就实现了运动员的心愿。

  更多体现中国形象

  本届冬奥会中国派出了由139人组成的代表团参赛。入住海滨奥运村的除团部外,还有冰上队伍,雪上各队则在山地奥运村。奥运村中,中国队所住的12和14号楼格外显眼,还未走近,远远就能瞧见小楼内外都悬挂起鲜艳的五星红旗。

  海滨的两栋小楼共有40套两室一厅或者一室一厅的家庭式公寓,每间卧室大多安排二人,房间里同样简洁,床、椅、衣橱、床头柜,外加台灯,客厅里摆放的按摩床和健身自行车还都是代表团自己从国内运来的。

  午后三时,走在奥运村的主干道上,两个明黄色的身影慢慢走来。在距离中国队大本营不远处,记者偶遇代表团副团长蔡振华。

  不提目标,不说要求,在蔡振华眼中,内外悬挂的五星红旗对于参加冬奥会的中国队员而言,是激励更是展示。“我们的运动员参加国际大赛,如今并不硬性要求金牌。运动员的整体参赛能力和原来相比提高不少。国外对中国运动员的了解越来越多。我们希望运动员在赛场能更多体现中国人,中国形象。”(厉冉冉)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分享到: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美高官要求中方就南海九段线作明确说明
  • 体育申花更名:绿地申花 恒大签意国脚达协议
  • 娱乐张艺谋缴清超生罚款 748万上缴国库
  • 财经小县城陷城镇化病:公务员被摊派卖房
  • 科技虚拟运营商多达19家呈现僧多粥少
  • 博客实拍北京初雪(组图) 冯小刚和春晚的交易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民警帮父母“骗”孩子合理用压岁钱
  • 育儿湖北6岁男童遭婶婶割双耳砍下巴(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