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薪尝胆,从负开始”,这是体操队兵败雅典后提出的经典口号。北京奥运会后,这一口号只改变一字,将负改为了“零”。而在2013年冬训之际,熟悉的标语改变为“创新 突破 拼搏 圆梦”。据中国体操队领队叶振南介绍,不但标语换了新的,队伍还召集了不少新面孔参加大集训,输入新鲜血液,冬训的内容更是有新的要求和不同的理念。
标语大变脸
走入宽敞明亮的体操馆,迎面便是一面大大的国旗,下面是本周才更换的标语“创新 突破 拼搏 圆梦”,为里约奥运会树立目标。左右两边还有两句,“大力破除陈旧训练观念及陋习”、“大胆改革创新训练方法和手段”。场馆两侧,还有具体的指导标语,“坚持‘团体、全能优先,单项突破’的发展战略”、“坚持‘力、稳、难、新、美’的训练指导方针”。
别小看这些标语,用叶振南的话说,每一句都是队伍当前最需要的,没有一句空话。
“伦敦奥运会后,邹凯、张成龙、冯喆等奥运冠军还留在队伍当中,体操男队也涌现了一批全能突出的优秀后备人才,如林超攀、周施雄、邓书弟、刘榕冰等,这些队员都是2009年男队组建的后备人才小组,所以男队人才不缺,尤其在5-3-3赛制下,团体和全能都很好配置。”叶振南也强调,未来几年内,男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在单项上再图突破。
女队大集训
两周前,来自全国14个省市的54名体操姑娘齐聚国家体操馆,她们是1997年至2000年出生的队员,里约奥运会适龄选手。23日集训结束后,25人会留下。
“女队必须搭建起备战大框架。”女队教练组组长熊景斌介绍。全运会后,江钰源、邓琳琳、黄秋爽、眭禄等相继退役,国家队剩余不到10人,大家所熟知的也就姚金男、尚春松、黄慧丹、曾思琪、谭思欣几人,“明年世锦赛的队伍都很难组建。”叶振南说。
“必须承认,女队到了最困难的时候。”熊景斌感慨道,他甚至将现状与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业余水平相提并论。如何渡过难关,熊景斌与体操队也做了3条举措。
第一,加强教练队伍建设。据熊景斌介绍,女队要建立5个训练小组,除了他和王群策组外,其余3个小组都是全运会前三名省市的教练员,年龄在30到40岁之间。
第二,补充队员。新血液注入后,通过冬训抢时间,搭建女队框架。
第三,布局后备力量,在12月举行冬令营,为东京奥运会选拔后备人才。
尽管困难重重,熊景斌还是充满信心,”如果训练方法得当,女队在两年之内应该有提升。”
训练大不同
很难想象一支曾收获过世锦赛、奥运会双料团体冠军的阵容,实力下滑至此,但现实就是这样,“通过比利时世锦赛可以看到,我们在跳马、自由操上远远落后,已经由以往的齐头并进到望尘莫及的地步。”熊景斌说。
为此,熊景斌也有应对,“从选材上,我们会尽量挖掘一些好苗子,扬长避短。以自由操为例,我们要是去追求欧美选手那样横轴大跳跃的难度动作,显然不现实。但我们可以利用身体小巧灵活的特点,发展纵轴难度,不但难度不逊色,还便于连接。”
全运会结束后,总教练黄玉斌为队伍做了一个硬性规定——每天都必须有1到2个小时的蹦床训练,目的就是加强纵轴转体的能力。这是体操队第一次做出这样的规定。
跳马也是中国队的软肋,近年来除了程菲外再无第二人。为此,黄玉斌还亲自上阵授课,将男子跳马训练的成功经验与大家交流分享,并指出了女队以往训练的弊端——板距太近。“板距近,导致运动员撑手角度有限,这也看出我们过去的训练理念比较保守,对于训练模式的探讨和研究还不够,都说弱,为什么弱,并没有去琢磨。”熊景斌说。
提升弱项,保持高、平强项,熊景斌的目标说起来很简单,但并不容易,“根据现状,团体在弥补弱项的基础上,争取重回前三名的水平,单项上要在高、平保持领先的同时,提高人才厚度,提升队员的比赛能力。”他说,“既然是强项,运动员就要有很强的成套能力和高稳定性,拿出一套成一套,并且要有几名运动员都能做到,才真正叫强。”(中国体育报 王向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