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选手怎么如厕? 顺裤子尿出来 停了影响节奏

2013年10月21日09:32  华商网-华商报 微博
想上厕所咋办(漫画)想上厕所咋办(漫画)
就地解决吧就地解决吧

  昨日,一年一度的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如期举行,但由于此次参赛人数达到30000人,加上赛会组织方设置的流动厕所和公厕有限,很多选手憋不住只好选择沿途“就地解决”,于是北马今年出现了一道尴尬的风景。出现这种情况,不禁让大家感到疑惑:跑马拉松过程中,运动员真的需要如厕吗?他们又是如何如厕呢?

  为此,本报记者昨日专访了曾和世界冠军孙英杰、艾冬梅共同在火车头体工队训练的长跑运动员潘晓斌,以及陕西省体育训练中心体科所所长韩俊贤,据他们介绍,上厕所是人之常情,但专业运动员一般会在赛前“杜绝”此事,如果万一比赛中要意外如厕,只能就地解决,甚至有人为了成绩不惜尿裤子。

  马拉松运动员释疑“如厕难”:“有些运动员每次都会想(上厕所)”

  今年北京马拉松赛有30000人报名参赛,其中参加全程(42.195公里)比赛的人数为15000人,参加半程和迷你(4.2公里)赛的分别是7000人和8000人。全程马拉松男子顶尖选手跑下来超过2小时,而业余爱好者通常需要4-5小时,加上路上不断喝水补充水分,上厕看似是必需的。但很多人在看马拉松直播时,并没有看到运动员途中去上厕所,实际情况真的是这样么?曾与世界冠军孙英杰、艾冬梅共同在火车头体工队训练的长跑运动员潘晓斌表示,大家在电视上只会看到运动员喝水,其实想上厕所的事也经常会发生,但只能就地解决,“跑完全程的马拉松需要2个多小时,这其中偶尔会出现想上厕所的情况,有些运动员甚至每次(跑马拉松)都会想(上厕所)。一般对于这种情况,教练都会要求队员在赛前解决,但因为比赛中还会饮水,即使排汗也还是会有想上厕所的状况。不过因为马拉松比赛距离太长,沿途都不会设置什么移动厕所,所以只能就地解决。”潘晓斌告诉记者。

  对于上厕所影响比赛成绩的问题,潘晓斌说:“那也得上啊,总不能一直憋着吧,确实会影响成绩。”当记者谈及上厕所时是否会出现尴尬情况,他表示:“沿途不会一直都有观众,要想上厕所时有人的话忍一会儿,实在不行就管不了那么多了,比赛最重要嘛。”据潘晓斌向记者介绍,马拉松比赛中,都会有大众饮水处,而像带颜色的饮水处,都是各参赛队的固定饮水处,那里不仅提供水,还提供一些补充能量的食品。“专业运动员会根据自己的身体需要和饮水规律去饮水,而不是到了饮水处就喝水吃东西,这样会增加上厕所的几率和次数。”潘晓斌说。

  体科所所长解读马拉松如何如厕:“业余选手就地解决,专业运动员会顺着裤子尿出来”

  此次北京马拉松赛赛后,央视新闻在微博上评论道:“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上,一些参赛者随处小便成为“景观”,有人戏谑“尿红墙”为北马传统。完美的赛事结果固然重要,细节却不可忽视。一面要提醒个人注意文明,一面也要检讨组织方为何不提供充足设施以免尴尬?对于马拉松运动员上厕所的问题,陕西省体科所所长韩俊贤认为,就地解决的更多是一些非专业运动员或者爱好者,而专业运动员、高水平运动员如果在赛中“内急”,甚至会直接尿到裤子上。

  有人说,在马拉松这么长的距离中,参赛选手都会消耗很多的水分,而这些水分都以汗的形式被排出,所以一般不会有尿急的情况出现。但韩俊贤认为,这是一种错误概念,“这是两种代谢,不存在排汗之后就不会排尿这种说法。”韩俊贤说,“一般专业运动员都会在比赛前一天或者比赛开始前二三个小时通过控制饮食,达到完成一次代谢的情况,一般不会在比赛中出现上厕所的情况。像北马这种情况,更多的是爱好者参与其中,他们不用控制饮食,四五个小时下来,怎么可能只喝不尿呢?”

  那么,一旦出现“内急”的情况,专业运动员会如何解决?也会像普通人那样就地“浇花”吗?韩俊贤认为,高水平运动员一般不会,“他们会顺着裤子尿出来,因为不想轻易停下来,停下来会失去节奏,也会影响成绩。”

  西安城墙马拉松

  会如厕难吗?

  因赛程短、参与人数少、景区卫生条件完善

  从未发生随地如厕

  此次北京马拉松出现了令人尴尬的运动员随地如厕的情况,那么即将在11月2日开幕的西安城墙马拉松赛对这方面有什么准备吗?对此,西安市体育局政策法规处处长刘岗向本报记者介绍,因为规模较小,且城墙上的卫生设置较为完善,所以至今还未出现过运动员随地如厕的情况。

  “北京马拉松共有近3万人参加,而西安城墙马拉松考虑到古建筑的承载度等原因,本届比赛只会有两千多人参加。所以,从赛事规模上就降低了如厕难等问题。另外,城墙作为景区,上面的卫生条件相对完善,能很好地为参赛选手提供卫生方便。当然,马拉松这种现代运动与城墙的古代文化相结合的赛事,参赛运动员也不会发生随地如厕的情况,至少从首届至今,从未发生过。”刘岗告诉记者。

  据刘岗介绍,本届西安城墙马拉松跟往届一样,距离有5公里、13.7公里(绕城一圈)和半程马拉松(21公里)三种,“赛事组委会不仅在卫生条件上为运动员提供方便,在安全方面也做了全面的保障。除了在4个城门设立救护站外,还在比赛途中设有救护站。此外,所有参赛运动员都必须出具医院开出的体检证明,而且赛事组委会还会为每名参赛运动员购买保险。”

  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赵蔚林

  实习记者张尧采写

  厕所少不是随“便”的借口

  因主办方忽视了厕所问题,逼得尿急的选手们随地解决,虽不至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却让赛事主办方尴尬,让城市的形象受损。

  这似乎是个细节问题,打开北京国际马拉松赛的官网,能发现主办方在围绕赛事顺利进行方面,已经做到了事无巨细:为选手补充能量,沿途配送巧克力棒,沿途每隔100米设置一名志愿者导引选手的行进路线。在医疗保障方面,10多家医院的救援机构“严阵以待”。但百密一疏,恰恰是最重要、也最容易被忽视的厕所数量没有考虑周全,让本该体现城市健康活力形象的比赛,却丢了面子。再往深里说,还是人文关怀不够,公共设施投入不足。

  再想想,马拉松赛出现随地大小便这一现象,又不能把板子都打在主办方身上,看着一群人一起在公共地带有些兴高采烈的小便,难道就没有凑热闹,故意恶搞的嫌疑吗?有人说,衡量一个地方的文明程度,不是看这个地方有多少高楼大厦,而是看厕所的数量和质量。这话听上去很在理,但观点过于绝对。应该说,任何文明都是人的文明,衡量一个地方的文明程度,说到底还是看人的文明素养。成群的业余选手围在一起公开小便,既是厕所的问题,更是人的问题。

  梁军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