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会“活化石”杨宗群:从被动从简到自主节约

2013年08月31日20:02  新华网

  新华社沈阳8月31日体育专电题:“从被动从简到自主节约”——全运会“活化石”杨宗群谈全运会变化

  新华社记者于力、汪伟、李博闻

  “举办全运会究竟为什么?怎么才算成功?”杨宗群的回忆和追问将记者带回到坐在水泥看台上看比赛的岁月。

  从1959年至今,连续参加了十一届全运会,并以辽宁男篮队医身份继续参加十二运的杨宗群,被称为全运会“活化石”。

  “从弱到强,中国体育一路走来,从‘没有钱花’到‘钱不乱花’,我看到了一个过程,一种进步。”老杨说。

  过程:从无到有

  “水泥看台、沙土场地、草扎的箭靶……”杨宗群的记忆里,五六十年代的全运会很难找出像样的体育设施。

  谈到第一届全运会,以射箭运动员身份参赛的杨宗群用“心气儿高,设备寒酸”形容了当时的感受。他说,过去我们用牛角弓,外形类似电视剧“射雕英雄传”里的弓,但是全运会却要求使用国际弓。“物资匮乏的年代,很难弄到那样的新鲜货,只能用竹子模仿制作,非常简陋。”

  因射箭队取消,经过医学培训的杨宗群变成了队医。杨宗群说,第二届全运会我是排球队医,那时候比赛在室外,场地是沙土地,边线用白石灰画,观众坐在水泥台上。“沙土场地上,队员救球经常因为擦碰引发皮外伤,止血是常事。作为队医也只有绷带和简单的药物,现在保温箱、电疗机一样都不能少,队员也多是一些扭伤。”

  记忆中,那个年代比赛记分靠人工翻动的记分板,住宿要几个人挤在大通铺上,洗澡要到公共浴池……

  现如今,看着一块块电子显示屏、塑胶跑道、高标准篮球场馆、天然草皮……杨宗群感触颇深地说:“历届全运会给我的感受就是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过程。”

  进步:从有到简

  “到处摆满鲜花,壮观的焰火表演,到场的明星大腕……”在杨宗群的印象里,随着经济发展,全运会似乎也成了地方比拼经济实力的竞技场,规模越办越大,条件越来越好。

  杨宗群认为,这种变化是可喜的,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体育的进步和经济水平的提升。但是这种攀比同样也带来了过度投资、奢侈浪费。

  “如果说从无到有展现了一种发展过程,那么‘节俭办全运’的提出就是一种进步。”杨宗群说,事实上,全运会举办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能否满足运动员的比赛条件,观众能否欣赏到精彩的比赛。而不是看台上的鲜花和赛前的各种表演。

  “节俭办会并不会影响全运会的观赏性。”杨宗群说,过去那个沙土场地上,暴晒的日头下,运动员依然激情四射,没有遮阳板的水泥看台上,观众们也是激动异常,“而且经常有比赛一票难求。”

  未来:全民参与

  取消了大型文艺演出,取而代之的是太极武术表演、第九套广播体操、健身操、搏击操等等,十二运开幕式的舞台再次给到百姓手中。

  杨宗群记忆中,五十多年前的全运会开幕式上本就没有明星大腕,参与其中的百姓激动的喊着“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口号,场面异常热烈。

  事实上,在杨宗群眼中,节俭办全运并没有影响效果,钱也没省在运动员身上,场馆设施、比赛条件都是国际一流水平,绝对可以为观众提供一场高水准的体育竞赛。

  另外,虽然秉持“节俭”,但在十二运筹备过程中,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在全民健身中心上,多个坐落在居民区内的全民健身中心相继建成免费开放。

  杨宗群认为,过去全运会举办过程中,场面虽然壮观,但欣赏之余,老百姓并不认可,相反却会出现一些批评声音。

  “过去没有钱,现在有钱省着花,花到点子上,这是一种进步。”杨宗群说,马拉松、排球吸引了大批观众,篮球部分场次的比赛一票难求,街头巷尾对全运会的议论,从这些都可以看出,全运会真正让全体民众参与其中。(完)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