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21人上阵主力阵容露端倪 新人冒尖彰显冲击力

2013年08月18日22:35  新浪体育 微博

  新浪体育讯 中国女排[微博]在大奖赛武汉站的收官战中以3-2力擒塞尔维亚再度全胜折桂并以预赛第一的身份闯入总决赛。今年大奖赛中国队首次采用轮换制出战,22人大名单中除杨婕[微博]未获得分站赛报名机会外,其余21名选手轮番出战接受主帅郎平[微博]的考察。尽管中国队重在演练阵容,但主力阵容还是初露端倪,惠若琪等人领衔的阵容有望在总决赛和亚锦赛上成为球队的主力阵容。

  大奖赛中国首次轮换出战 21名选手轮番接受考察

  今年大奖赛中国女排首次采用了轮换制出战,预赛三周均以不同阵容亮相。主帅郎平有目的、有节制的考察队员,入围22人名单的选手除主攻杨婕外,其余21人在分站赛上都有亮相。

  尽管大奖赛只是一项商业比赛,但昔日中国队对该赛事从不怠慢。除非有主将因伤病缺席,否则阵容不会轻易做出调整。今年郎平上任后,全队首次出现了22人同时集训的场面。郎平也没有让集训队员的辛苦白费,在实战中给予了绝大多数选手登场亮相的机会。在郎平的有意安排下,副攻刘聪聪[微博]、主攻朱婷[微博]和自由人陈展[微博]均赢得首发机会。二传姚迪[微博]、王娜[微博]、米杨[微博],接应刘丹和主攻刘晏含也在大奖赛上获得了在新赛季首次代表国家队出战的机会。

  主帅郎平采用了较为稳妥的考察新人的方式,在不过分影响球队成绩的前提下,逐步给予年轻选手登场机会,并力争为年轻队员创造不同的比赛氛围以提高她们的适应能力。预赛三周中国队在阵容演练上收到了不错的效果,特别是朱婷、刘聪聪、刘丹和陈展的脱颖而出为球队排兵布阵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着重演练主力阵容露端倪 以稳为主或将主打大赛

  尽管中国女排在大奖赛预赛阶段以考察队员为主,但三周比赛过后,球队的主力阵容还是初露端倪。除自由人位置张娴[微博]尚未进入最佳状态,单丹娜[微博]和陈展有待进一步考察外,其余位置的主力人选日渐明朗。主攻惠若琪、殷娜[微博],副攻杨珺菁[微博]、徐云丽[微博],接应曾春蕾和二传沈静思[微博]成功构建了球队的主力框架。

  预赛除首周澳门站主打了跑动型接应外,香港站和武汉站均由以攻击力强著称的曾春蕾来主打,一传体系也以双主+自由人接发球为主。本赛季中国女排在中国精英赛和大奖赛预赛后两周都是以这一阵容主打。虽然这一阵容的配置有待优化,在各方面也难有新意,但它是中国女排现阶段所能排出的最为稳定的主力阵容。

  虽然郎平上任后大范围考察队员,但在关键比赛中还是多以稳妥阵容出战。目前距离大奖赛总决赛和亚锦赛时日不多,中国队在短时间内很难在阵容磨合上有大的突破。在随后的两项大赛中,中国女排或将仍然沿用这一主力阵容。

  新人崭露头角显现冲击力 未来阵容仍将不断调整

  尽管中国女排在大奖赛上是以较为稳妥的阵容主打,但这一阵容在力求攻守平衡上存有硬伤以及年轻选手崭露头角,都为球队未来的阵容调整埋下了伏笔。正如主教练郎平所言,目前中国女排尚未确定最终阵容,在未来一两年间球队的阵容仍将有变化。

  中国队在今年大奖赛最大的收获就是新秀主攻朱婷的成长。朱婷虽在比赛中逐步感受到了成年组比赛的残酷性,但在进攻端表现强势且保障环节仍有潜力可挖使得她成为主攻线上最具发展潜质的新人。朱婷随中国女排打满三站比赛,除澳门站场场首发外,后两站大多是在球队处于不同境遇时登场,这对年轻的她是个极佳的锻炼机会。如何更合理地使用朱婷,让她扬长避短在队内发挥更大的作用,是对主帅郎平的一大考验。

  朱婷的横空出世、刘聪聪和刘丹的冒尖以及陈展出场机会增加,都为中国女排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球队现有主力阵容虽相对稳定,但攻守平衡有欠缺且缺乏鲜明特色。中国队要想真正实现全面、快速、多变还有待进一步优化阵容。

  大奖赛预赛三周激战中国女排在保证成绩的同时,考察了多名选手。尽管球队短时仍将以稳为主,但年轻选手的涌现还是为队伍调整阵容提供了更多选择。新老队员间良性竞争加剧且球队板凳深度有提升都将让中国女排受益。  (高加索)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