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丹勇夺世锦赛冠军揭秘 心态更淡定打球更完美

2013年08月13日14:28  千山晚报

  在刚刚结束的羽毛球[微博]世锦赛上,林丹再次击败老对手李宗伟,夺得了个人第5个世锦赛冠军,成为一个单项夺得世锦赛冠军最多的选手。作为世界羽毛球历史唯一的全满贯选手,在离开赛场8个月后,林丹再次用世锦赛冠军宣告王者归来。

  奇迹 恢复仨月再拿冠军

  一年前的8月5日,林丹在伦敦经过三局苦战,实现逆转击溃李宗伟,三局比分为15比21、21比10和21比19,完成奥运卫冕之战。

  一年后的8月11日,林丹同样以2比1(16比21、21比13、20比17)逆转李宗伟夺得世锦赛冠军。过程相同,甚至连比分都那么相似。

  但这一年中,却发生了许多事。伦敦奥运后,林丹与相恋九年的女友谢杏芳喜结连理,之后他淡出了羽坛,除了羽超联赛外,他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碰过羽毛球拍,很多人以为,林丹可能将要慢慢退去。

  今年3月,林丹宣布回归国家队。200多天缺席国际赛事,他的世界排名一度下滑到286名,最终是凭借外卡才得以参加世锦赛。4月他随国家队出征亚锦赛,却因伤退赛;5月在吉隆坡举行的苏迪曼杯,林丹缺阵;之后,他随国家队转战青岛进行封闭集训,真正给他恢复的时间只有三个月。

  心态 有了家庭更加成熟

  “王者归来!”当林丹2比0战胜被外界视为自己接班人的师弟谌龙闯入四强时,一位观众冲着退场的林丹连声高喊。而林丹自己也说:“肯定有人会在心里说,那个该死的家伙又回来了。”

  王者的归来一方面取决于他的竞技硬实力:体能、技术、技巧,另一方面取决于他强大的软实力:平静心态。他的所感所悟及变化与13年的职业生涯经历有着直接的关系。

  再次回到赛场的林丹表现得包容与淡然,从首场比赛起,面对司线员的争议性判罚,他从来都是摊开双手问一句,然后擦把汗转身面对球网。而在一年前及更久以前,他会与主裁争辩,甚至会摔拍子,踢挡板。

  现在的林丹脾气变好了,耐心地回答记者,耐心地打球,不为争议球而耍脾气……“因为有了家庭,你需要有担当,需要时间去照顾家人。另外一个原因是自己在这13年里面经历了很多,从无人知晓到后起之秀再到领军人,这期间有起有落,这些经历都让我慢慢改变了。”他解释道,“我不愿意跟别人去比较成绩,我觉得成绩是死的,我更看中的是态度,要呈现一种态度。”

  在李永波眼中,林丹没有倒退,他的境界反而升华了:“他比过去更淡定,处理球更完美,对比赛投入的关注度要比以前更好。他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的运动员。外界附加的东西不会给他带来不利的因素,这是我以前没有看到过的林丹。”

  比赛 训练刻苦打球动脑

  林丹自始至终没有解释过“态度”是什么,其实仔细观察就能体会,这是一种认真、追求完美的要求。为了锻炼爆发力,林丹每天都在奔跑。变速跑、加速跑他一样不落,规定跑5圈,他非要跑8圈、10圈。脚磨出了泡,他咬牙坚持继续跑楼梯,从一楼到七楼,再从七楼到一楼……自从12岁进入八一体工队,他在训练场上的态度就令教练印象颇为深刻。曾有美国体能师感叹说:“‘超级丹’就是不一样!我知道你为什么球打得这么好,因为你比别人付出的多。”

  在与越南选手阮天明的半决赛中,林丹一次又一次向主裁示意需要擦地板。有外界评论说,林丹的做法非常狡猾,他其实是在利用这些时间恢复体能。林丹早就不是当年初出茅庐时,一上场就带着“力拔山兮”气势,而是收起锋芒之后,更多算计。林丹在场上经常“玩弄”对手,一直到觉得应该发力时,才狠狠出击。

  的确,即将年满30周岁的林丹,给人观感不再是无匹的霸气,而是收放自如的淡然,尤其是对林李大战、交接班这样的敏感话题。“对我来讲,经历了三届奥运会,真的看得很淡。不会说谁抢走了我要扳回来,要去捍卫什么,我只是希望既然回来,就要像一个真正的职业运动员那样对自己的事业负责任。”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