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超越国界--评喀山世界大运会志愿者服务

2013年07月12日09:18  新华网

  新华社喀山7月11日体育专电新华社记者赵葳 岳连国

  喀山大运会场馆内外,志愿者们忙上跑下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用热情的服务诠释着本届大运会志愿者标志——一个拥有微笑面孔的小手,它的含义是:“微笑着提供帮助”。

  大运会志愿者虽来自五湖四海,但他们却用不同的经历追逐着相同的梦想——在志愿服务中感受人生。

  “情”定喀山 执著追求

  来自中国湖南的志愿者钟晓玲梳着整齐的马尾,干净利落。颈处点缀的金灿灿的“弥勒佛”挂坠,衬着红白相间的制服格外惹眼。

  2011年10月,在国内就读大四的钟晓玲通过网上报名申请成为喀山大运会志愿者。“在国际级别的大型活动中锻炼自己、增加阅历,并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这就是钟晓玲报名的初衷

  后来,钟晓玲有机会来喀山学习,这使她原本困难的志愿者之路变得相对平坦。“即使没有获得留学机会,即使自掏腰包,我也会义无反顾地前往喀山。”钟晓玲目光坚定。

  钟晓玲的坚持源于一段“喀山情缘”,源于与大运村和“元老级”志愿者的“亲密接触”。

  2010年钟晓玲曾作为湖南师范大学与喀山国立大学的“交换生”在喀山留学一年,当时居住的学生宿舍正是如今的大运村。“我们是大运村的第一批体验者”,如今故地重游,成为大运村信息中心的一名志愿者,钟晓玲难掩兴奋。

  “当时我还不是志愿者,但志愿者队伍的雏形已经形成。”钟晓玲在一位俄罗斯姐姐的帮助下提前体验了喀山的志愿者生活。

  据她介绍,志愿者培训课程灵活多样,大学生们的沟通、配合、想象和创造能力多通过“做游戏”的形式培养起来。“这种培训形式是我之前无法想象的,在这里我学到了很多,思维也更加活跃了,”钟晓玲说。

  “如果不是因为回国毕业,我也是‘元老级’志愿者了,”钟晓玲不无遗憾地说。

  发自内心的微笑最美丽

  “需要帮助吗?”异国他乡听到一句亲切的中国话,倍感温暖。阳光下维拉标准的七颗牙式微笑灿烂、大方,却又难掩稚气。

  “志愿者培训设有专门的微笑课程,但我觉得只有发自内心的笑容才是最美的”,在田径赛场工作了一天,维拉虽显疲倦,但仍精神抖擞。

  维拉是喀山本地招募的中学生志愿者,虽然只有14岁,却已俨然是一位“接待通”。“喀山经常会举办各种大型的国际活动,只要有机会我都会参加”。通过这些实践,维拉学会了用多种语言与外国人打招呼,“这是我的过人之处,”小姑娘得意地说。

  据喀山大运会组委会介绍,中学生志愿者在俄罗斯相当普遍,此次鞑靼斯坦共和国选派的志愿者中一半以上为中学生,而来自俄罗斯其他地区的志愿者则均为大学生。

  说到参加大运会志愿者活动的收获,维拉如数家珍:免费的服装、纪念品、徽章、电话卡、公交卡……“但最重要的还是能够现场观看比赛,体验大赛气氛、” 维拉告诉记者,其实自己也是一名业余运动员,“观看高水平的竞技非常刺激,也给我带来了很大动力,”她说。

  志愿加旅游 一箭双雕

  “与贝尔格莱德大运会相比,喀山大运会更胜一筹,”聂纳德说。发表这样的评论并非毫无依据,塞尔维亚小伙聂纳德是两届大运会的见证者。

  2009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时任中学篮球教练的聂纳德与其他市民一起观看了多场精彩比赛。

  “世界大学生的青春、活力与激情深深感染了我,我享受这样的盛会,因此决定到喀山做一名志愿者,”聂纳德说。在他看来,志愿者服务并不是工作,而是一次“丰富人生阅历的旅行”。“在这次旅行中我接触了新文化,结识了新朋友并增长了新经验,”他说。

  聂纳德在喀山的主要工作是接待外国记者,每当自己流利的英语获得同伴和记者的认可时,他都非常开心。可是,一旦迈出大运场馆,聂纳德却感觉自己的“拿手绝活”失去了“用武之地”。

  “喀山市民的英语水平实在不敢恭维,交流起来十分困难,所以我只能使用肢体语言了,”聂纳德说。

  在这位酷爱体育的塞尔维亚人看来,喀山远不是志愿者经历的终点,他的下一个目的地是即将举办第26届冬季大学生运动会的意大利城市特伦托。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