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高强度不留遗憾 上海男排全运会奔卫冕

2013年07月01日11:56  中国体育报

  本报记者平萍 刚刚获得上海体育系统文明班队称号的上海男排,全运会卫冕之旅能否续写传奇?记者近日采访了这支体育界的优秀集体。将士们自豪的不只是曾经的辉煌战绩,还是队伍一直以来的凝聚力、意志力。此番尽管奔着卫冕而去,主教练吕宁馨却低调回应:“我们的目标是发挥最高水平,争取最佳成绩。”

  老将不想留遗憾

  眼下,上海男排正做着最后的备战冲刺。在排坛,上海队“资格最老”,队中年过三十的老将有好几位,其中有4名“爸爸球员”。32岁队长沈琼是队中的定海神针,即将第四次出征全运赛场;其他老队员也是第三届全运会,他们选择全运会后退役,为运动生涯划上圆满的句号。

  以党员为主的这个战斗集体在竞技场上屡创佳绩,因此,在球队年龄增大、比赛中遭遇挫折时,总能靠一股拼劲把局面给扭回来。外界评价:“不但讲技术、讲风格,更讲思想政治工作,讲拼搏精神。”

  “队有一老,胜过一宝”。老将的经验无疑是一笔宝贵财富,但是伤病和体能恢复则是最大挑战。吕宁馨担心:“我们的队员伤病较多,自由人任琦去年手术后,缺席了联赛大部分比赛,后又扭伤脚,现在仍有水肿,需要康复保养为主。李春晖、詹国俊、方颖超与杨剑彬等队员的伤病也在恢复阶段。”

  “当然,以前也碰到过困难,但越是困难心越齐。永不言败、永不放弃是上海队一贯的作风!”吕宁馨说。

  困难面前练好内功

  上海小伙的全运之路远比以往艰巨。从赛季联赛到全运预赛,各支队伍间差距缩小,水平接近,困难变数多。全运决赛阶段,与八一、浙江、北京、河南等劲旅碰撞,能否应对各支生力军的冲击,上海队将遇到极大挑战。领队王健坦言,面对越来越多的对手,我们应做最好的自己,让团队更强大。

  封闭集训中,重点放在基本阵容和个人技术提高上,强化体能、防伤防病,在攻防转换,进退速度花工夫,提升自身实力。聘请的外教体能团队让队员们受益匪浅,这套节奏强,高强度、高密度的训练方式,却特别注重防伤防病,“体能外教的训练量很大,有的老队员练得都吐了,但他们都坚持下来了,保护式体能训练达到了预期目标。”吕宁馨说道。

  在他看来,队员们都在尽己所能积极准备。36岁老二传何炯已任青年队教练,为了备战全运会,他开始漫长而痛苦的“回归”:要过的第一关便是减肥。经过几个月努力,体重已经减掉了十多斤。老队员王之腾也减了十几斤,弹跳能力长了四五公分。

  心无旁骛自我加压

  前段时间,球队赴韩国打热身赛,两胜三星队、两负国家队的成绩,教练还是颇为满意。球队坚持上午训练,下午比赛的高强度节奏,队员们都坚持了下来,“检验了训练效果,达到了实战目的。”

  在上海男排这个优秀集体中,每个选手都有强烈的责任感。训练出现困难时,沈琼和教练一起招呼队友,给新人鼓劲;球队战绩不如意时,大家在组织生活上找问题,研究对策;两周放一次假,“爸爸球员”们没有怨言,以身作则。心无旁骛自我加压,成为高标准高强度训练的保证。

  30天后,小伙子们将在全运赛场的舞台上,告诉我们心中的追求。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