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激流回旋测试赛大连开桨 每条赛道都是独一无二

2013年06月20日09:19  北国网-辽沈晚报 微博

  本报讯 辽沈晚报、北国网记者卫岚 高鹏报道 昨日,2013年全国皮划艇(激流回旋)邀请赛暨全运会测试赛在大连金石激流回旋场地进行。来自全国的十支全运会参赛队,通过比赛的方式对这座首次投入使用的赛道进行了检验。

  赛事竞赛处副处长丁善艺介绍,这是全国第四条激流回旋标准场地,赛场用地面积约10公顷,主赛道约300米长,最宽处12米,高度1.8米。如从天空俯瞰,这条赛道形状酷似人耳,再配上周边设施,隐约间可见一个“辽”字的轮廓。

  在结束了昨日的预赛后,参赛选手普遍表示出了对赛道的满意,“非常喜欢赛场的环境,设施一流,赛场可以与奥运接轨,与欧洲媲美。”来自福建队的选手全鑫说。除了赛道的硬件设置,赛道的难度也备受选手们的关注,广东队选手王胜说,“这条赛道感觉很有挑战性,国内的其他几条赛道也都去比赛过,感觉这一条绝对是其中最有难度的了。”

  赛道为何这么难?丁善艺解释说,完全是因为当初始建时对场地的建设要求非常高,特地请来了北京奥运会激流回旋比赛场地的设计师来操刀,参照了欧洲的顶级赛道,才打造出了这样一条全运会激流回旋赛道。而对于这样一条高标准、高难度的专业赛道,在完成全运会使命后又该何去何从?丁善艺坦言,积极承办国际赛事是目前考虑的首要选择,但具体的实施方案还在进一步的研究中。

  解读

  每条赛道都是独一无二

  对于大部分普通百姓而言,激流回旋无疑是一个比较冷门的项目。它和近年来越来越火的“漂流”运动有些类似,只不过无论是对场地的要求还是参与者的技术要求,都要比大众娱乐的漂流要更专业得多。可以说,这是一种不是漂流,却胜似漂流的水上运动。

  昨日,在全运会测试赛的现场,辽沈晚报、北国网记者对赛事总裁判长邵立平进行了专访,对激流回旋运动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解读。

  激流回旋最大的魅力在哪里?除了置身于水中,同大自然较力之外,最大的魅力在于每一次比赛,赛道的情况都会有所不同。

  俗话说“水无常形”,这似乎是对激流回旋项目最好的解读之一,由于赛道中水流的千变万化和水门位置的不同,选手在每一次出发后,面对的挑战难度都是不一样的,完全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可以追寻。

  邵立平说,比赛中最大的变化在于水门的位置,同样一条赛道,只要把各个水门的位置调整一下,或者把顺水门和逆水门对调一下,就可能产生完全不一样的效果。而为了确保比赛的公平,通常一次赛事中,每一个阶段的比赛都会重新设置水门,而且设置水门的权利是交给各运动队的领队的,由抽签来决定每次布置水门的队伍。

  另外,在布置好水门之后,比赛选手在比赛出发前,是没有机会提前体验的,只能邀请来几名不参赛的选手,进行一次示划,所有参赛选手只能在岸边靠自己的眼睛来观察和判断这一次赛道的难度。

  预测

  粤闽辽都有冲金实力

  虽然作为一项奥运会竞技项目,激流回旋有着很多专业规则,但简单而言,这项运动的核心便是“过水门”。在湍急的人造赛道中,选手要驾驶皮划艇穿越一个又一个的水门,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终点。所谓水门,通常就是悬挂在赛道上的两根门杆,分为顺水门和逆水门,前者要求选手顺流而下时穿过,而后者则必须要在反方向逆流而上穿过。而无论穿过哪一种水门,都不得触碰到门杆,更不能过门而不入,否则都将被罚分。

  邵立平介绍说,这项运动在中国起步比较晚,但是发展非常快,“现在我们在亚洲有着绝对优势,奥运赛场上也已经能够获得参赛资格”。而在国内,广东、福建、四川等省都是开展的比较好的,也是在全运会上具备争金实力的队伍。

  今年的全运会上,激流回旋项目将设4块金牌,分别为男子单人划艇、男子双人划艇、男子皮艇和女子皮艇,“东道主辽宁在男子单人划艇上也很有优势,具有夺金的可能。”

  揭秘

  成本昂贵难向大众普及

  作为一项正式的奥运项目,激流回旋却不像三大球或乒羽那样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究其根源,昂贵的参与成本是阻碍该项目推广的一大重要因素。

  邵立平感叹,想参与激流回旋运动,首先一条就是场地因素,这一次比赛用的全运赛场,修建费用差不多达到8000万元,如此高昂的场地成本,使得国内只有那些有皮划艇队伍的省份才会投资修建。

  人工场地如此昂贵,是否可以利用自然水域进行群众普及呢?邵立平对此同样并不看好,“因为这个项目对于自然环境也有一定限制,不是所有省份都具备这样自然条件,而且自然水域中如果水流速度不够,就变成漂流了,太过湍急的话,又存在安全隐患。”

  邵立平解释说,激流回旋运动对于选手的技术要求很高,如果不是专业的运动员,很难在水中控制好这种专业的皮划艇,一旦弄不好,很容易翻船酿成危险。另外,从乘坐的皮划艇到水中的桨,再到选手身上的装备,少则数千元,多则上万元,这种比较高的投入,也并不适合大众。

  辽沈晚报、北国网记者 高鹏 卫岚电自大连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