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无涯奥运冠军忙读书 雷声徐莉佳读研程菲执教

2013年06月04日15:43  《球迷》报 微博

  程菲、雷声[微博]、徐莉佳,这三位奥运冠军都在忙着读书。对于奥运冠军而言,都必须面临的问题是退役后如何“转身”,所以到学校去充电成为了大家的选择。雷声在北大三年多没有挂科记录,现在他要继续读研。徐莉佳也要读研,坦言榜样是姚明。程菲比较猛,已经通过了硕士论文答辩,成为了武汉体院的一名教师。

  程菲再次完成程菲跳

  近日,武汉体院网站上公布了程菲将在该校攻读2009年硕士研究生的消息。

  参加完全运会体操决赛的程菲,曾短暂回汉休整。武汉体院教练赵汉华透露,当时程菲就知道了这个消息,她能有个休假不容易,这个好消息让她养伤之余很开心。程菲本科在武汉体院学的是体操训练教学理论,研究生阶段她选择了体育教育训练学,这是否意味着程菲一旦退役,有可能转向教练行业呢?作为程菲在武汉体院的教练,赵汉华认为有这种可能性。“她已经在体操这行干了这么多年,相信将来还是不会离开这个领域。”说到当教练,上次程菲回汉时,也曾在武汉体院的体操房小试身手。“她指导起来蛮有一套,又现场示范,效果不错!”赵汉华说。

  程菲的论文答辩结束,同字们给了她热烈的掌声。而通过硕士论文答辩,也意味着程菲开始走上教师之路。记者抽空采访了她,现在很多奥运会冠军和世界锦标赛冠军,退役以后都选择做行政工作,你怎么选择做教师呢?程菲说:“我喜欢教师这个职业,既可以带队员训练,又可以在学术上进行研究,自由度比较高,我更适合教师这个职业。我现在到学校观察了几天的训练,感觉自己很多知识的不足,所以准备先到外面学习,见识更多先进的东西。”武汉的房价不低,买了房么?程菲笑道:“我成为体院正式的员工,体院在这方面会帮助我的,我爸爸现在也在体操队带队员训练,每天很方便的。”程菲在论文里提到,如果基本功不扎实,力量又不够,进行程菲跳就是冒险。程菲对记者强调说:“体育真的要讲人性,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创新必须建立在可行性的基础上,要不就是毁了孩子。”从著名运动员到教师,程菲再次完成了她的跳跃。

  雷声继续读研

  长期以来,一直有人在质疑中国的体育明星在大学里“挂名”、“混学历”,但雷声却是“实打实”地来北大学知识的。其实,雷声已经在北大读了三年多的本科,不久前,他刚刚经过了这学期的期中考试,还有两个月左右要期末考试,他已经提前进入“备战”状态。

  高校的学习让雷声见识到了高数的“厉害”。“(高数)比较难,我上课还能听得懂,课后作业也能完成,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思路,但还是挺痛苦的。我小时候一直都是理科好,但是后来因为练体育把学习耽误了一些,文科比[微博]较好补一些。”他说,尽管学习上遇到不少困难,但三年多了,他还从未有过挂科的记录。只要进入校园,雷声就“忘掉”自己奥运冠军的身份,把自己定位为北大的普通一员。虽然奥运会后他要不停地参加活动、接受采访,但他尽量把采访安排在课余时间,已经有很多记者提出想进入课堂和他一起上课,但他都婉拒了。不过,走在校园里,遇到想和自己合影的同学,雷声总是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同学们也为我在奥运会上的表现高兴,当时他们在不同的地方,同时在网上关注我的比赛,还在人人网上互相交流呢。”他说。

  雷声告诉记者,能得到在学校安心上课的机会实属不易,所以,除了要参加比赛或备战奥运会这样的大型赛事外,他从不逃课。不过,由于社会活动多,他在学业上的进度比同班同学慢了不少。他是班上唯一一名职业运动员,看着班上很多同学都把学分修得差不多、开始去实习了,雷声也有点着急。“现在最主要的事情就是在学校上课。之前备战奥运,落下了太多课程,我想趁这段时间抓紧补一补。”雷声说,“我还有40多学分就可以毕业了,这个学期我选了16个学分,有7门课,每周一到周四都有课。”现在奥运会的热潮已经渐渐退去,雷声的社会活动也明显减少了,每周一、三、五,他会开车回到国家队所在的老山基地,和正在那里集训的广东队队友一起训练,虽然奔波,但他乐在其中。“我觉得这样挺好的,如果光是当学生,也挺枯燥的。”他笑着对记者说。

  徐莉佳申请读研

  又到一年毕业季,身为上海交通大学的一名准毕业生,奥运冠军徐莉佳正在英国训练,备战本月举行的帆船世界杯分站赛。

  “因为7月初才能回国,无法与同学们一起参加学校的毕业典礼了。”求学七年,终于圆满完成本科学业,徐莉佳对于穿上学士服的满心期待,却不得不因此而“搁浅”。好在,交大早有安排,“全运会后,学校会为今年毕业的运动员一起补办毕业典礼,王励勤等也在其中。”对于一向好学的徐莉佳而言,毕业典礼其实并不意味着求学生涯的结束。目前,她留校读研的申请已在审批过程中。“如果有机会、有时间,我希望真能活到老学到老。”她说,“越是不断学习新的东西,就越感到学海无涯,学无止境。”

  为今后转型积蓄能量

  年初,徐莉佳以“A”的出色成绩完成本科毕业论文答辩,论文题为《优秀运动员后奥运时期的自我管理》。将所学到的知识与自身实践相结合,而非仅仅为了一纸文凭走进校园,是徐莉佳一直坚持的学习态度,也让她获益匪浅。“学习最大的收获,是让我感受到知识的力量。这也是为什么我想要继续在交大深造的原因。”徐莉佳坦言,她非常看重学习对于帆船生涯的推动作用,也深切感受到知识对于整个人生旅程的重要意义,“这种积极影响包括太多方面,比如处理和看待问题时思维方式的转变,与教练和队友更加积极有效的沟通,运用心理调节使自己在赛场上更好地发挥,把营养、体能训练的知识借鉴到饮食和训练中去,使自己的训练更科学、更有效率,康复更快等等。”正是感受到知识的力量,让徐莉佳坚定了要继续深造,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和角色转型,积蓄更多能量。“研究生课程会根据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有针对性地选择。退役后,我还是想走向世界,进入一些国际体育组织工作。”尽管研究生专业还未最后确定,但徐莉佳已经明确了基本方向,“要想同全世界各国精英更好地交流,我必须提升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基本的相关知识。同时,我本身对文学很感兴趣,想进一步完善中英文的语言和文字能力以及加强对中西方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了解。”

  “师弟”姚明是学习榜样

  七年的本科求学路,如何更好地分配时间,始终是徐莉佳心中最大的难题。“大多数时间都要随队四处漂流,很少能长时间地待在上海安安心心地读书、上课,所以普通本科三年半的学习,我不得不用了翻倍的时间才完成。”每次说到这里,徐莉佳总感叹时间不够用,尤其是奥运会夺冠以后,越来越多的活动邀约,侵吞了更多原本属于她自己学习和生活的时间。“虽然断断续续,最终能得以完成全部学分,还得感谢交大老师和领导们对我们运动员特殊、灵活的课程安排,细致耐心的讲解。”对于学校的理解和支持,徐莉佳一直心存感激。而不在学校的日子,她的包里也总会装着一两本书。训练之余,去机场、赛场的路上,尽可能将碎片般的时间利用起来,随地随时为自己充充电。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同为交大在读学生的姚明,提起徐莉佳和她那著名的“见或不见体”获奖感言,自嘲道:“都是交大的,怎么差距这么大呢。”其实,论入学时间,2011年才进校的姚明的确得叫徐莉佳一声“师姐”。可在徐莉佳心里,“师弟”姚明在体育和文化交流上取得的成就,在事业、学业与生活间的平衡,正是自己学习的典范。“姚明大哥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他身兼多职,非常忙碌,的确很难兼顾全日制的大学学习。但我们都可以看到,他非常努力地在自己的事业和学业间寻找平衡点,也一直都在‘挤’时间回校园充电。”徐莉佳认为,自己与姚明在对待学习的态度上有很多相同点,“他把学校里获得的每一点知识都学以致用,直接运用到他自己的球队管理中去。相信通过在交大的学习,他的事业也会更上一层楼。”□

  本报记者 周芳明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