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羽混双连连丢冠令人担忧 奥运双保险难寻接班人

2013年04月22日22:52  新浪体育 微博

  新浪体育讯 21日落幕的亚洲锦标赛,由奥运会、世锦赛双料冠军张楠[微博][微博][微博]/赵芸蕾领衔的中国混双冲金未果,这是国羽混双主力军在本赛季国际赛事第3次无缘金牌,这期间仅夺得1枚金牌。2010年至2012年,国羽混双在奥运会、世锦赛两项大赛连续夺冠,一时间在世界羽坛混双尽领风骚。进入新的奥运周期,中国混双战绩明显下滑,难免令人担忧。

  前四年风光无限

  和男女单打、女子双打相比,混双和男双均不属于国羽的传统强项。上世纪80年代,中国混双在世界赛场的竞争力甚至不及男双,直到1987年王朋仁/史方静在世锦赛夺冠,中国混双才尝到世界冠军滋味。由于种种原因,王朋仁/史方静在黄金时期很快分道扬镳。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国羽才涌现出第二对顶尖混双组合——刘永/葛菲。2000年至2004年,张军[微博][微博]/高崚2夺奥运冠军,1摘世锦赛金牌,使中国羽球混双达到新高度。平心而论,以上3对组合均不是当时世界羽坛首席混双,夺冠多少有运气之嫌,尤其是张军/高崚3次夺冠时,真正夺冠大热门是韩国名将金东文/罗景民,这对韩国人或是中途意外落马,或是决战发挥欠佳,成就张军/高崚实现奥运会、世锦赛双料王。

  进入伦敦奥运周期,中国混双迎来真正的黄金时期。2009年,郑波/马晋、何汉斌[微博]/于洋[微博][微博]、谢中博[微博]/张亚雯[微博]、徐晨[微博]/赵芸蕾四对选手均跻身一流行列,迅速崛起的中国混双群体让世界羽坛为之侧目。岂料,当年世锦赛中国混双群体遭遇大滑卢,4对组合无1对闯进前4名,成为那届世锦赛最大冷门。翌年,郑波/马晋问鼎世锦赛冠军。2011年世锦赛、2012年奥运会,张楠/赵芸蕾连续夺金,徐晨/马晋在这项大赛分别夺得第3名、亚军,尤其是伦敦奥运会两对中国组合会师决赛,实现了中国混双新的辉煌,创造国羽男单、男双尚未到达的新高度。

  新奥运周期遇阻

  伦敦奥运会结束后,徐晨/马晋在世界赛场打出一个小高潮,他俩连续夺得中国大师赛和丹麦、法国、中国3站公开赛冠军。此后,中国混双遇到亚欧高手的狙击,去年底举行的超级赛总决赛在家门口丢失冠军。今年以来中国混双仅在韩国首要超级赛收获冠军,其他赛事皆无缘金牌。

  2012年底在中国深圳举行的世界羽联超级赛总决赛,张雷[微博][微博]/赵芸蕾决赛1:2不敌丹麦好手尼尔森/佩德森。今年1月上中旬举行的韩国首要超级赛,张楠/赵芸蕾、徐晨/马晋会师决赛。该月中旬进行的马来西亚超级赛,张楠/赵芸蕾被拆开后和其他队友合作,形成张楠/汤金华[微博]、邱子瀚[微博]/赵芸蕾两对新组合,结果均止步于八强,那站比赛徐晨/马晋未参赛。

  2月底,结束冬训的国羽尽遣主力开赴欧洲。2月底至3月底举行的德国黄金大奖赛,中国混双出场的仍然是张楠/赵芸蕾、邱子瀚/赵芸蕾,战绩与马来西亚超级赛相同,均双双在1/4决赛落败。3月上旬举行的全英公开赛,张楠与赵芸蕾重新牵手,徐晨/马晋协同作战。结果,徐晨/马晋在1/4决赛被印尼选手雷扎/苏珊托拉下马,张楠/赵芸蕾随后为徐马报一箭之仇,但在决赛中不敌印尼一号主力阿马德/纳西尔。此后进行的瑞士公开赛,张楠又一次与汤金华合作,他俩击败了阿马德/纳西尔等好手后闯进决赛,但最终以微弱劣势不敌尼尔森/佩德森。

  上周结束的亚锦赛,徐晨因在赛前的一次训练中受伤,徐马组合只能放弃比赛,由张楠/赵芸蕾率领两位年轻组合出击,结果小将洪炜[微博]/汤金华、邱子瀚/包宜鑫[微博]分别止步于首轮、八强。张楠/赵芸蕾闯进决赛后,0:2不敌韩国选手高成炫/金荷娜。

  奥运辉煌有运气

  近两年,有媒体将张楠/赵芸蕾、徐晨/马晋称为中国混双“双保险”。笔者认为,这一说法多少有夸大之嫌。

  前两个赛事,张楠/赵芸蕾先后夺得世锦赛、奥运会冠军,他俩与徐晨/马晋的交战纪录达到12胜2负。然而,这对双料冠军与主要欧亚对手的交战纪录并不占优,与尼尔森/佩德森是5胜6负,与阿马德/纳西尔是4胜3负,甚至在泰国老将普拉帕卡莫尔/桑松卡姆面前以1胜2负处于劣势,奥运会后他俩还败在申白喆/严惠媛、高成铉/金荷娜等拍下。

  平心而论,张楠/赵芸蕾是一对技术全面的好手,但与其他一流高手相比,他俩突击能力略显不足,这一软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对组合向更高层次发展。近两个赛季,张楠/赵芸蕾连夺世锦赛、奥运会冠军,既是一流实力和发挥稳定的体现,也有一定的运气。2011年世锦赛,张楠/赵芸蕾签运较佳,进入四强前没未遇到程咬金式对手,半决赛遇到较为适应的徐晨/马晋,决赛对手是那届赛事的黑马阿德考克/班吉尔。伦敦奥运会,张楠/赵芸蕾在半决赛遇到冤家尼尔森/佩德森,这场比赛打满三局才分出胜负,决胜局以21:19险胜,决赛又碰到胜多负少的徐晨/马晋。

  徐晨/马晋与两对主要对手——尼尔森/佩德森、阿马德/纳西尔的交战纪录是4胜3负、6胜3负,优势不明显。伦敦奥运会,徐晨/马晋同样在半决赛遭遇险阻,以2:1逆转阿马德/纳西尔。由此看来,中国混双虽包揽奥运会金银牌,但优势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洗牌&维持现状

  前后对比不难看出,中国混双整体实力优势与2009年时相比明显下降。

  出现这一幕原因有两方面原因:谢中博、郑波、张亚雯等好手先后退役是中国混双整体实力下降的一个因素;另外,国羽队受奥运战略所左右也是不争的事实。伦敦奥运会羽毛球[微博]双打项目席位有所缩减,每支代表队最多参赛席位从以往的3张下调为2张。2011年以来,张楠/赵芸蕾、徐晨/马晋整体战绩稳定,两对组合曾长时间位居世界排名榜前2位,获取伦敦奥运席位如探囊取物。当时,争夺奥运会入场券成为国羽队压倒一切的重任,在此背景下培养第3对一流组合以及年轻组合的工作只能暂时搁到一边。

  伦敦奥运会结束后,张楠/赵芸蕾、徐晨/马晋均选择坚持。年初决策层将张楠/赵芸蕾拆开,让张楠与年轻选手汤金华合作几站国际赛事,而徐晨/马晋仍保持原状,这一举动似乎表明国羽队决策层对张楠/赵芸蕾的外战成绩不太满意,然而从前段时间新组合试配情况来看,还没有发现像当年葛菲/顾俊、张军/高崚、郑波/马晋、徐晨/马晋那种一拍即合的组合。上周,张楠/赵芸蕾在亚锦赛遭遇失利,这一情况很可能会让决策层在今后一段时间的国际比赛中,仍然会时不时推出新组合,以期待尽早挖掘合适的继承者。

  换,还是不换?这是目前让国羽决策层挠头的一道难题。换,目前没有合适的新秀;不换,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赵芸蕾已是一位30岁老将,与马晋合作的徐晨届时已32岁,届时马晋、张楠分别为28岁、26岁。一旦出现这一幕,这将是历届奥运会平均年龄最大的一支国羽混双兵团。   (王全立)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