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冰壶致命伤:主将状态低迷 基础薄弱安于现状

2013年03月20日07:59  东方网-文汇报

  今天,中国队先后以7比5、6比4战胜德国与瑞典,总算结束了先前尴尬的五连败。而之前,4比11负于丹麦,4比6输给俄罗斯,5比8完败于瑞士,相同比分再负苏格兰,6比7惜败于意大利……从2013世界女子冰壶锦标赛前五轮,中国队遭遇连败,直通索契的梦想已破灭。

  世锦赛上,中国队曾有过光辉战绩:2009年冠军、2008年亚军、2011年季军,该队还曾获2010年冬奥会铜牌。因其战绩辉煌、人数稀少,中国女子冰壶队曾有“熊猫兵团”之称。“熊猫兵团”五连败中究竟伤在哪里?

  内伤:主将状态低迷

  冰壶是一项集体运动,但在这项运动中,四垒手扮演着“定海神针”的作用,她不仅是全队战术制定者,也往往能在最后关头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

  然而,从本届世锦赛开赛以来,中国队队长、四垒手王冰玉[微博]的状态让人揪心。在首轮对阵丹麦的比赛中,其击打成功率只有56%,比对方四垒低了两成多。

  另一个衡量主将击打精度的指标为投掷偏离值(DSC),该数值在赛前测定,衡量标准为壶体与营垒中心点的距离,数值越小,表明精度越高。本届大赛前五轮中,王冰玉的DSC值高达121.57,比精度最高的德国队(微博)高出20余倍。“这个数值非常非常差,完全不像是专业选手击出的。”世界冰壶联合会新闻助理丹尼尔感慨道。

  王冰玉的状态低迷与其伤病有关。在场上的48名选手中,只有她在滑行时手持助滑器。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赵英刚证实,这位哈尔滨姑娘在春节前的训练中受伤,一直没有进行系统训练,其状态尚未恢复到正常水平。

  此外,三垒手柳荫前两年赴美求学,本赛季刚刚归队合练。“毕竟离队时间长了,技术、体能与巅峰时期都有差距。”中国队主教练谭伟东承认,老队员柳荫远未达到最佳状态。

  一支四人队伍内,竟有两人状态低迷,这成为眼下中国队必须直视的内伤。

  外痛:对手悄然发力

  在中国队“内伤”发作之时,对手却在悄然发力。与前些年不同,2012、2013年世锦赛为索契冬奥会的积分赛,“事关能否直通索契,每个国家都很重视。”谭伟东说,正因如此,中国女队在出征前将目标定位“保八争六”。

  但事与愿违,对手的实力超乎想象。谭伟东坦言,世界冰壶一流强队的范围在不断扩大,从原先的瑞典、加拿大等两三支扩展到六七支。

  他特别提到俄罗斯队的崛起,“索契将举办冬奥会,俄罗斯加大了冰上项目的投入,目前仅职业冰壶队就有三四支,最近还获得了女子冰壶欧锦赛冠军。”果不其然,在次轮与俄罗斯队的较量中,“熊猫兵团”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强劲对手啃不下来,原先的鱼腩也不好对付。在本届世锦赛中,意大利队实力相对较弱,前四轮一胜三负。但即便如此,中国队仍难求一胜,在前十局艰难战平后,冰壶姑娘在附加局中被对手偷袭成功,以一分憾负。

  “不要以为拿过一次世界冠军就永远站在顶峰。对手进步很快,而我们却面临队伍老化、伤病突出等一系列问题。”谭伟东承认,目前中国队的实力已跌入世界二流。

  本报特派记者赵博(本报里加3月19日专电)

  ■采访手记致命伤

  赵博

  外痛内疾,尚可调理,难治的是深藏于内的“致命伤”。

  首轮惨败于丹麦队后,中国队更衣室内不时传出笑声。中国姑娘失败后过于轻松的情绪让人担忧。一位圈内人告诉记者,眼前的中国队与四年前的冠军之师相差甚远,“那时队里也会有些矛盾和摩擦,但一遇到比赛,大家都会冲着一个目标努力。现在年纪大了,彼此间看起来也没有什么矛盾,但前进的动力也丢了。”

  之所以缺乏动力,一是少了目标,二是没有压力。对于曾获世锦赛冠军的中国队而言,再度登顶的希望日渐渺茫。从现状看,能否进入奥运会决赛圈都是问题,遑论奥运会登顶。“我们现在正处在2009年世锦赛夺冠后最困难的时期。”王冰玉坦陈。

  在国际大赛中登顶诚然不易,但在国内赛事中却依旧独孤求败。上述圈内人坦言,“国内冰壶运动面临人才断层,目前还没有人能挑战‘四朵金花’的地位。”

  谭伟东也证实,国内冰壶运动基础薄弱,“练的人太少,带给国家队队员的触动就小,竞争的危机感也弱。”他认为,只有不断涌现新人,才能给这项运动带来新的活力。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基础薄弱,缺乏竞争,安于现状,这才是“熊猫兵团”的致命伤。

  (本报里加3月19日专电)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