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骑单车“死飞”被撞身亡 没刹车单车该怎么骑

2013年03月19日03:05  成都商报

  成都商报记者 周玥廷

  核心提示

  昨日,一则福建漳州市区的交通事故新闻在网络上被炒得沸沸扬扬,只因为被一辆私家车撞死的中学生当时骑着一辆“死飞”自行车。这种自行车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刹车,也没有变速器,不少人认为其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在这起事故之后。但喜爱“死飞”自行车的发烧友们却不这样认为,一位成都资深“死飞”爱好者昨日就激动地告诉成都商报记者,“这是不懂的人对‘死飞’的误会!”据了解,成都现在已有数百名“死飞”自行车车迷,每周都会聚在一起骑游,锻炼身体。

  “死飞”车行店主:

  顾客买车时会首先教会其刹车

  或许对大多数人来说,“死飞”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名词。不过在成都骑游圈里,大部分的人基本都知道,尤其是那些年轻骑游者。两年前,“死飞”自行车进入成都市场,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陈俊翰就喜欢上了自行车。这两年,陈俊翰不仅骑‘死飞’,还开了一个主营“死飞”自行车的车行。陈俊翰告诉成都商报记者,他已经卖出了1000多辆“死飞”自行车,跟骑公路自行车的车迷们一样,每周成都的部分“死飞”自行车爱好者都会不固定地组织健身活动,多是以竞速为主。

  由于“死飞”自行车比其他自行车轻便等原因,同一个人在骑“死飞”时会比骑其他自行车的速度快。加上没有传统自行车的刹车,这种车看起来给人感觉很危险。去年某期《新闻周刊》中,白岩松曾以成都为例特别谈到了“死飞”自行车,他多次表示“死飞,就是死了都要飞。”而上周末福建漳州市区的那起交通事故发生后,这种说法再次被提起。

  陈俊翰说他也看了这些新闻报道,他非常认真地解释说,“‘死飞’不是死了都要飞,这个名词是相对于正常自行车而言,正常自行车的后轮是活动的,一般叫‘活飞’,而这种自行车后轮是固定死的,也叫固齿自行车,所以民间都叫‘死飞’。”陈俊翰还表示,“这起交通事故是我们首次听到的骑‘死飞’被撞死的,但也有用其他自行车或别的交通工具被撞死的啊。”

  陈俊翰认为只要掌握了“死飞”自行车的骑行要领,应该是比较安全的,“它对骑行者的要求确实比较高,不是人人都可以骑的。”他还透露,到他们店买车的人,他们都会首先教会怎么刹车,“‘死飞’虽然没有刹车器,但并非没有刹车方式。我们会手把手地教,实在掌握不好的又喜欢‘死飞’的绚丽色彩的顾客,我们还会建议安装刹车,当然这样就和普通自行车没啥区别了。”

  自行车队教练:

  不建议没受过专业培训的人骑

  虽然“死飞”发烧友们的兴趣很浓,对其的了解也甚多,但成都市交管局杨小勇警官昨日在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这样没有刹车器的自行车是严禁在公路上骑行的。“根据我国交通法相关规定,刹车器、铃铛和反射器(尾灯)不齐全的车辆是严禁上路的,包括自行车。”

  四川自行车队教练吴丹也表示,不建议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人骑这样的车,尤其不能在公路上骑行,“其实,‘死飞’自行车的结构和竞技赛场上的场地自行车差不多,属于同类自行车。所以这类自行车对场地和技术的要求比较高。”吴丹说,没有骑过这类车的人很难想象到它会造成的危险,“比如这样的车要求骑行者必须不停地踩脚踏,如果在比较高速的情况下思想突然开小差,或者遇到紧急情况突然停下来,就会重重摔在地上甚至被弹了出去。别说普通市民了,就是我们专业运动员也要精力非常集中才行。”而且根据场地自行车的专业刹车方式,是逐渐减轻脚踩脚踏的力量来让车速慢慢降下来直至停止,这也需要足够的缓冲距离,“看到前方有车,却不能马上停下来,当然就会有危险了。”

  名词解释

  死飞

  “死飞”,实名为Fixed Gear ,即固定齿轮的自行车,与Track Bike(场地自行车)是同类自行车,但骑行地域不限制在体育馆内。普通自行车飞轮是活的,而“死飞”的飞轮是固定死的,所以叫“死飞”,人踩轮转,人停轮停,没有刹车,没有变速,一切靠脚踏来控制飞轮运行。“死飞”最初来自纽约快递工作者兴起的快速单车文化,后来在日本原宿流行后,就开始快速在全世界蔓延,成为街头文化的代表。在日本有古典赌博形式的场地自行车比赛,被称为“竞轮”,在中国则被称为“死飞”、“固齿”或“梗牙”。

  骑“死飞”注意事项

  1、骑“死飞”前必须先学会怎样刹车

  2、骑“死飞”过程中要精神高度集中,不能开小差

  3、由于没有刹车器,所以不能在公路上骑“死飞”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