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叹喜欢体育但顾不上 大家都学习你不学掉队咋办

2012年12月12日16:02  北京晚报
进行体育锻炼的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学生

  体育课,在现在的学生心目中到底是什么样子,喜欢不喜欢,这是不少人的疑问。带着疑惑,记者近日进行了走访调查。  

  学生喜欢体育但顾不上

  海淀中关村学校众多,记者在周四的中午特意选择学生出来吃饭活动比较多的时候在大街上做了随机采访。一小时内记者采访了大约30名中学生,其中有21名女生,9名男生。记者问他们“最头疼哪一个体育课的项目”时,结果有24人选择跑步,3人选择立定跳远,还有3人选择了仰卧起坐。记者又问他们:“喜不喜欢体育运动?”八成的学生回答惊人一致:“喜欢,但顾不上。”

  学生顾不上体育锻炼的原因在哪里呢?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孙云晓研究员告诉记者,如今很多学校和家长都是以升学考试为中心,关注成绩、升学率,很大程度上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和时间。

  就在记者采访学生时,学生家长陈先生也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我们小时候属于‘放养’,下了学书包扔家里,最少在外面玩3个小时,什么玩沙子、扔包、滚铁环多了去了,现在孩子有的连见都没见过。我们做父母的其实也没辙。大家都在学习,你不学习,掉了队怎么办?”

  每天一小时锻炼很难吗

  在海淀南路一所中学做体育老师的关先生告诉记者,学生体质在下滑是不争的事实,从我们多年教学经验看,身体灵活性、协调性、耐力方面都是衡量一个学生体质的重要指标,而从实际情况看,往往小学生比初中生好,初中生比高中生好,越是升学压力大的地区,体育运动越缺乏,换句话说,小时候身体可能还行,越往上就越缺乏锻炼。清华大学体育部主任刘波的一席话也印证了关老师的论点。刘波说,近30年来,中小学生以及大学生的整体身体素质都在下滑,不少学生娇生惯养,缺乏最基本的生存技能。现在许多学生甚至连跑1000米都跑不下来,一口气做俯卧撑连五六个都做不了,一些体育专业的学生,身体素质也在下滑。

  “体育不应是强加于人的。”这是在翠微小学做了20年体育老师的张东特别向记者强调的一句话。

  实际上,青少年体质大滑坡的严峻事实早在一年前就受到政府的高度关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就曾提出:保证中小学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教育部也曾专门为此出台文件,但事实上执行得怎么样呢?答案不言而喻。

  抓住每天黄金锻炼时间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孩子一般三四点下课,到6点钟天黑,这中间有两三个小时,孩子们又在做什么呢?翠微小学体育教研室主任张东告诉记者,孩子放学以后,我们有一些孩子会进行专项兴趣班的练习,比如篮球课、足球课、田径训练等,但这样的孩子还是少数,大多数孩子都是被家长接走了。“我们其实很想让孩子继续留在学校跑跑玩玩,但是很难,还有一堆辅导班等着他们呢,孩子身不由己,他就算想玩可能吗?”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孙云晓研究员提了一些建议,也印证了张东老师的感叹。孙老师说,现在要改变现状,上下游两层关系值得我们关注。下游是学校要重视体育,一般学生下午3点多放学,之后一直到6点钟,这段时间是体育锻炼的绝好时间,希望能有更多的孩子在学校进行各式各样的体育运动,兴趣浓厚者还可以参加专项队。与此同时,各类比赛刺激学生不断取得好成绩,而大学录取又将这些成绩纳入到评价体系,从各方面促进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上游是发达的体育经济形成的广大的就业市场,通过体育企业的赞助、宣传等方式来鼓励大众参与体育活动,还有体育明星的带动效应糅合在一起形成的体育文化,影响着人们保持自己的运动习惯,使参与体育运动和活动成为他们的重要生活方式。

  学校体育终极目的是什么 

  “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到底是为了什么?”在接受采访时,翠微小学体育教研室主任张东突然问了记者这样一个问题。“最重要的目的当然还是为了强身健体,有一个好身体,才有学习的保障。”记者这样回答。“不完全对,我做了20年体育老师,我的切身感受是,学生上体育课最主要的目的是培养体育习惯,让孩子们终身受用。换句话说,让他们对体育感兴趣,终身离不开体育。这是学校开展体育活动最终的目的。”

  在随后的采访中,记者无意中听到张东老师提起他们学校冬季长年坚持让孩子们跑步,于是决定去一探究竟。

  “一、二、一,一、二、三、四……”听着这整齐划一的口号声,您不要以为这是学校正在军训,实际上,这是翠微小学平时全校跑步的场景。这样的一幕坚持了多少年?答案是:20年!

  上周四早上9时30分,记者来到了学校大操场,远远望去看到了十几名学生在操场上做着准备活动,带他们一起做练习的是体育老师王嘉。王老师事后告诉记者:“这是学生们在上体育课,一会儿马上‘大部队’就下来啦!”几分钟之后,就在记者还在琢磨何为“大部队”时,大约9点40分,教学楼的西门和南门突然涌出许多学生,有说有笑,又蹦又跳,瞬间布满了整个操场,体育教研室主任张东告诉记者,孩子们每天9点40分都要出操,做完准备活动就开始跑步,“只要天一冷,我们这个冬季跑步就开始了。坚持了20年了!”记者看了一下手表,上面显示当时户外温度只有3摄氏度,看着记者拿着笔的手都有些抖,张主任开着玩笑说:“要不你也跟着跑跑吧!”

  学校尽本职 孩子多幸福

  在学生跑步的同时,记者注意到,篮球场上篮球队正在训练,田径队在操场的正中央练习接棒,体育老师王嘉告诉记者,这里还有足球队,每周都要参加北京市足协搞的“小西甲”足球联赛。正说着,足球队的门将、今年六年级的张俊逸刚训练完,迎着记者走了过来。记者半开玩笑地跟他说:“练足球是你自愿的吗?会不会耽误学习啊?”“当然是自愿的,我是国安[微博]队的球迷,我爸爸也是。我学习还可以,没问题。”他的话音未落,旁边的五年级学生耿晨飞接着说道:“我就喜欢踢球,别人一给我加油,我特高兴!”

  翠微小学篮球队是去年北京市男子小学组的冠军,张东跟记者说:“如今的孩子主要存在三大问题,超重、力量不足、意志薄弱。我们有我们的办法,首先要让孩子们多去户外,跟大家一起动,就不觉得累,这是第一步。再有,我们篮球、足球都有校队,代表学校还打比赛,平时一天两练,让孩子们爱上某一项运动,慢慢也会影响到家长,我们家长都非常支持孩子参加比赛。”许培军校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提出:“现在各个学校都挺重视体育,但有的确实条件有限,我们今年操场新铺的跑道,学生和家长普遍反映很好,仔细想想,体育搞好了,孩子精神面貌好,家长和我们老师看着都高兴。”

  采访结束后记者走出学校大门时,学生们在操场上的奔跑呐喊声依旧回荡在耳边…… 

  本报记者 田伟 J206 本版摄影 李刚 J123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