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船饭”是珠三角地区水乡龙船文化的重要环节,每年端午节期间,每一场村际龙舟赛后,各村村民都会组织一场热闹龙船饭,赛龙舟、划龙船是村民表达对先辈、神明敬仰的仪式,龙船饭则更像一场留给村民自己享受的大派对,所谓吃过龙船饭,风调又雨顺,这顿珠三角农村在端午节前后必不可少的聚餐,寓意一年的顺利平安和五谷丰登,如今农村居民的经济条件越来越好,龙船饭的档次也越来越高,抬上桌面的菜品不乏生猛海鲜,不过最受欢迎的还是地道的盆菜,有鱼有肉,有酒有茶,一村老小就在这顿饭间共聚天伦,同时也是全村人为本村龙舟队庆功的宴席。
昨晚,顺德乐从文化广场举办了一场端午节之外的龙船饭宴会,庆祝“保利地产杯”2012年佛山国际龙舟邀请赛顺利举行,来自东南亚和澳大利亚的客人也体验了一把最地道的珠三角民俗,烧猪、石湾玉冰烧酒是获奖选手们奖品的一部分,热气腾腾的盆菜也给南国的深秋带来了浓浓暖意。
印度人也知道屈原和端午
来自印度的桑迪普是亚洲龙舟联合会的执行委员,据他介绍,龙舟运动在印度发展的时间很短,但当地人的参与热情一点也不小,“我们是在2008年成立龙舟协会的,一开始是因为亚运会中有这个项目,东南亚地区龙舟运动的影响力也很大,我们不愿意错过,所以专门组织了本地运动员参与。”桑迪普说,“参加龙舟运动,不能不去了解这项运动的文化内涵,所以我们也专门学习了一些关于龙舟的传统和知识。”本报记者问印度的龙舟运动员们知不知道屈原与划龙船、包粽子这些民俗的关系?桑迪普连忙点头:“当然知道,端午节是中国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
在昨日的比赛中,葡萄牙友谊龙舟队阵中有多位女子桨手,连舵手都是长发飘飘的美女,这在老佛山人眼中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因为划龙舟在本地往往是彰显本村男丁人数众多、力量强大的风俗,女人不能上龙船也是老传统之一,有的老一辈村民甚至认为女人上龙船会让龙船沉水,不过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如今,很多农村女性甚至组成了纯女将的龙舟队,与男子对手一较高下。
龙舟也是中西沟通的桥梁
在珠三角地区,划龙舟往往由村民自发组织,大多数水乡村庄都有自己的龙舟队和龙船,每年端午节前,龙舟下水就是全村期待的仪式,划完龙舟,村民们还要专程把龙舟抬上岸,有些严格遵照老传统的村落会把龙舟埋到田间地头的土壤中,一方面这是保护龙舟不受腐蚀的好办法,另一方面,也是让龙舟“吸吸地气”,与本村水土融为一体的祈福手段。
在澳大利亚的华人社区,龙舟下水和上水,也有非常隆重的仪式。来自澳大利亚的亚洲龙舟联合会执委会委员卡尔·沃特,也是澳大利亚龙舟联合会的主席,他的老家堪培拉也有庞大的华人社团,为了团结当地华人社团,同时也让非华裔居民了解华人文化,澳大利亚当地政府对于龙舟联合会的活动特别支持,沃特也是自愿承担协会主席的职务的,“我们每年都有龙舟锦标赛,像悉尼、堪培拉等拥有庞大华人社区的城市,一般会在每年4月进行比赛,我们很欢迎中国人去澳大利亚看看我们的龙舟赛,看看跟中国本地举行的比赛有什么区别。”沃特说。
“澳大利亚的华人社区一直很好地保留着自己的文化和传统,他们把中国的很多风俗带到了澳大利亚,比如端午节,还有中国春节,现在澳大利亚有很多白人、黑人,都很乐意过中国新年。”沃特说,至于龙船饭,在澳大利亚则演变成中西合璧的庆祝派对,“比如每年我们的龙舟锦标赛结束后,参加比赛的选手和华人社区,以及参与的非华裔居民,就会聚到一起吃一顿饭,当然主要是喝酒庆祝,无论成绩如何,那一场派对总是最吸引人的。”
“我想,体育总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工具,比如龙舟,在澳大利亚,它就成为华人和非华裔社区的交流工具,或许你不是特别了解龙舟的历史底蕴,但你一定很喜欢这项运动热烈、欢快的氛围。”沃特说,“有很多人参与或是观赏了我们的龙舟锦标赛,就会开始自己上网去查资料,了解龙舟的文化,进而了解中国文化,我就是这样被吸引的,现在我一有机会就会来中国,来这里学习中文和中国文化。”
■ 本专题撰文 本报记者 周婉琪 许蓓 ■ 本专题摄影 本报记者 廖艺
新浪警示:任何收费预测彩票会员等广告皆为诈骗,请勿上当!点击进入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