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特林领跑西安城墙马拉松 奥运冠军郭文珺秦凯助阵

2012年11月03日12:11  华商网-华商报 微博

  今天,每年一度的西安城墙马拉松赛拉开帷幕,超过2000名参赛者以及3万多名长跑爱好者将在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和环城公园等地进行自由奔跑。这一地段恰恰是城市的核心区域,人口稠密、车流量大。在这一地段万人齐奔、又不妨碍交通,放在其他城市是不可想象的,但在西安却实现了。感谢现代人对历史的尊重,感谢历史对现代人灵感的激发:在城墙上跑马拉松,在现实世界中实现了对历史的穿越和感悟,而历史又回过头来关照着现实——城墙马拉松没给城市的交通“添堵”,缓解了西安“缓堵保畅”工作的压力,这是西安城墙马拉松赛的又一个独特魅力。

  2012西安城墙马拉松今起跑

  今日,第18届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在南门瓮城起跑,作为全国体育旅游金牌项目和陕西省十大魅力节庆活动之一的本项赛事,吸引到国内外越来越多长跑爱好者的参与。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组委会特别邀请到美国短跑名将、雅典奥运会百米金牌、伦敦奥运会百米铜牌获得者加特林[微博]领跑,而本土奥运冠军郭文珺和秦凯也将亲临现场助阵。

  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赛从1993年至今已成功举办17届,总参赛人数超过4万人,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的8000余名外籍运动员参加过比赛,还曾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要、知名人士和著名运动员作为参赛嘉宾莅临赛场。作为全球唯一在城墙上举办的马拉松赛,中国体育总局和中国旅游局将其命名为“全国体育旅游金牌”项目。随着本届马拉松赛赛前宣传力度的增大,群众知晓率和社会参与度得到进一步提升。原定的报名截止日期为10月10日,9月10日前限定名额就已报满。今年比赛国外选手达到770人,较去年增加了53人,增加了3个国家,再次创下历届之最。西安市体育局副局长黄群表示,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赛以“千年古城墙、万人马拉松”为主题,在办赛理念上突出古代与现代相结合、体育与旅游相结合、体育与市场相结合等特点,从而实现民众参与最大化、社会效益最大化、市场运作最大化的目标。

  假如城墙马拉松“落地”……

  城墙马拉松:基本不影响观光与交通

  市内马拉松:市区二环内交通将瘫痪

  城墙马拉松除了为广大参与者提供了近距离感受古城历史文化的机会,更具备了普通马拉松赛事不具备的优势,那就是城墙上不影响观光游览,城墙下不影响交通运行。

  先说这城墙上,其他任何一项马拉松赛事的举办,都牵扯到封路和交通管制。但是城墙马拉松不同,不会因为比赛的举办暂停开放,也就是说,当选手们在城墙上奋勇争先的同时,游人们也如以往一样,可以购票登上西安古城墙参观。人们在感叹中国古代建筑的宏伟时,也可以停下脚步,站在赛道两边,为参赛者加油助威,鼓掌叫好。

  再说城墙下,由于全部比赛均在城墙上完成,所以不会对交通造成任何影响。西安市体育局副局长黄群告诉记者,有人曾经提议将城墙马拉松“落地”,搬到地面上举行,但是经过西安市公安局治安局大型活动处的论证,根本不可行。因为一旦抛开城墙这个载体,西安马拉松将对城市交通和市民出行造成巨大影响。“西安交通将瘫痪20小时。”黄群告诉记者。按照规定,牵扯到交通管制的大型活动至少应在三天前将封闭路段以及公交改道计划予以公示;而比赛前夜,交警部门就将出动大量警力将赛道内停放的车辆进行清场。

  “假设比赛是在上午9点开始,那么从7点开始就要实行交通管制,而且交警会对比赛区域实行远端控制,如果我们的马拉松是在环城路上进行,那么交警很可能在南到友谊路、西到劳动路就要开始分流车辆。就是说,二环内交通基本瘫痪。如果比赛中午12点结束,很可能到下午2点以后交通才能恢复正常。”据了解,今年的环中国自行车赛,首日的绕圈赛于午后1点结束,可是直到下午3点才将拥堵车辆疏散完毕。据悉,西安一名市上领导也跟一些市民一样被堵在半路上不能动弹。相比之下,西安城墙马拉松基本不会给民众“添堵”,因为没有交通管制之忧,也不存在堵车之恼。另外,大量的堵车,会造成严重的尾气污染。试想数百辆车走走停停,先不说污染,参赛选手和观众们在这样的环境中,还能享受到运动的快乐吗?

  城墙马拉松:百人警力,费用80万

  市内马拉松:数千警力,费用超千万

  举办任何大型比赛,安全问题都是重中之重,特别是马拉松这样全开放的比赛,沿途所到之处均有群众围观,可谓参与人数众多,一旦发生意外情况,后果将不堪设想。但是因为不涉及交通管制,西安城墙马拉松安保方面的压力较其他马拉松也骤然下降。

  据统计,每年厦门国际马拉松动用4000余警力维持现场安全和公共秩序,而北京国际马拉松投入的警力更是达到了8000余人,即便是我们的近邻兰州所创立的以黄河沿岸为依托的国际马拉松,也要5000余名警察执勤。而在西安的古城墙上,仅仅需要50到100名警察,就可以胜任比赛的安保工作。

  黄群告诉记者:“因为我们的起点和终点都设在南门瓮城,所以这里聚集了相对较多的警力,而沿途只需要少量警力就可以确保比赛顺利进行。”正是由于安保工作相对简单,所以本届城墙马拉松的承办费用可以控制在80万之内。而同样是在西安举办的环中赛,仅仅是安保费用就超过了城墙马拉松所有费用。目前,西安城墙马拉松设5公里、13.7公里和半程马拉松三种不同距离的比赛,本届之后,全程马拉松也将列入考虑范畴。“今年年底,我们将就42公里全程马拉松放在城墙上举行的可行性进行讨论,在我看来,完全可以将整个比赛延期为两天,第二天专门进行42公里的比赛。”黄群说。

  同样,即便是全程马拉松,也不会增加安保难度,但是若是将比赛移至城墙下,警力的投入将几十倍地增加。一般情况下,马拉松比赛要求每隔20米便有一名警察,假如将比赛放在环城路上,在距离为15公里左右的比赛中,沿途道路两边就需要1500名警察,再加上起点和终点,至少需要1600名警察,而如果是改绕圈为普通的马拉松模式,42公里的距离加起点和终点需要约4300名警察。若举办市内马拉松,整个费用算下来恐怕要超过千万。如此算来,西安城墙马拉松,可谓节约人力物力的典范。

  优势

  地方特色+全民体育=品牌效应

  案例:在沙漠里打沙排、在湖泊里比铁人三项

  我们之所以要算这笔“账”,是因为将体育与地方特色相结合的赛事,不仅不会占用道路等公共资源,更容易引起关注,形成品牌效应。在这方面,甘肃省也走出了特色之路。

  由于受经济发展滞后的影响,甘肃的体育事业长期处于较为困难的境地。但近些年来,甘肃的体育工作改变思路,从过去主要依靠竞技体育带动群众体育发展的模式,转变为通过打造特色体育赛事,将体育与旅游、文化相结合等方式来实现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在甘肃敦煌鸣沙山下,得天独厚的沙漠和旅游资源,为当地举办沙滩排球比赛提供了条件。这项比赛自举办以来,既吸引了来自全国的沙滩排球和排球业余爱好者的参与,也成为敦煌在旅游旺季到来时丰富游客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沙滩排球的比赛还为鸣沙山附近的村民提供了新的体育运动方式,当地村民甚至自己组队参加赛事。

  祁连山的雪水滋养了嘉峪关市,虽然地处戈壁荒漠中,但嘉峪关市却拥有16个湖泊,复杂多样的自然资源使得嘉峪关市成为举办铁人三项赛的理想之地。嘉峪关市目前已成功举办了8届国际铁人三项比赛,成为中国铁人三项运动的训练基地。

  陕西的城墙马拉松、甘肃的沙漠沙排等特色赛事,已经形成了品牌效应,成为了经典的范例,今后我们还可以多挖掘开展一些与当地历史、文化特色相结合的大众体育项目。

  思考

  “城墙体育”仍有开发空间

  案例:单车环城赛、护城河水上运动……

  今日,与城墙马拉松同时进行的还有在环城公园、大明宫遗址公园等进行的3万多人的全民健身长跑活动。与之联动的还有一些区、县的长跑,加起来超过10万人,强化的是城墙体育的辐射效应。这一系列活动都强调不占城市道路资源,久而久之,形成了一个概念,叫做城墙体育。由于在空间上具有几乎不占城市道路资源的属性,古城墙还可以开发更多的体育赛事,“古城墙、环城公园和护城河,水陆空三位一体,构筑一道全民健身的城墙体育。我们正在挖掘更多的特色赛事资源。”黄群对记者说,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除了城墙马拉松赛,现在还没有开发出其他的品牌效应。

  除此之外,古城墙上还曾举办亦竞赛亦观光的自行车赛——单车环城赛。此外,城墙上还举办了围棋大赛、风筝大赛等赛事活动,“由于牵扯到文物保护,不是所有体育赛事都能在城墙上进行,西安有一些运动协会,比如搞攀岩运动的想在城墙上从事攀岩,但这对文物有一定破坏作用,是不能开发的。即使如此,我们认为城墙体育还有可供开发的赛事资源。”西安市体育局一名主管全面健身的官员对记者说,“现在需要开发的是护城河这一块,西安要建成大山大水的城市,护城河也是西安城市定位的一个重要标志,之前搞过一些水上项目比赛,甚至想过举办冬泳比赛,但护城河的排污功能还不完善,这一块还难以开发到位。”

  疑惑

  田协为何对城墙马拉松“不感冒”

  城市越来越拥挤,但城墙马拉松却实现了在城市人口最稠密的地带,让成千上万的运动爱好者自由奔跑,而不影响城市的交通。必须承认,1993年创办这一赛事时主要想的是将体育与西安历史文化相结合。如今,随着城市交通拥堵的加剧,这一赛事却拥有了不给城市交通“添堵”的功能。这类突出地方特色,又非常务实的赛事本应得到鼓励和推广,但却得不到中国田协的足够重视。

  “他们(指中国田协)对我们不太‘感冒’。但在我看来,中国田协应该是民间社团组织,不能只抓竞技体育这一块,群众性的体育赛事更应该是他们做的事。城墙马拉松赛不算是专业马拉松赛,但至少应该多关注和帮助我们。”西安市体育局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说。中国目前有北京、大连、厦门和上海四大国际性马拉松赛事,已经举办17届的西安城墙马拉松赛,既往参赛人数累计超过4万人,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0多名外籍选手参赛,已经足够国际化,但就因为不够“高档次的竞技”而遭到冷落。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西安城墙马拉松赛在规格和规模上的进一步开展,这印证了著名体育社会学家卢元镇教授所说的,竞技体育从大众体育中剥离出来,变成精英竞技,并形成垄断,等于剥夺了全民开展竞技体育的资格,是严重违背体育精神的。

  本版稿件均由本报记者 梁军 丁潇雅 采写

  编后

  西安古城墙马拉松赛是大众百姓的体育赛事,它不像精英竞技那样关注锦标,不像金牌战略那样不计成本地投入,而是涉及历史、文化、旅游开发,跨部门的工作协调,就像我们百姓居家过日子,既要讲究品质又要精打细算,事无巨细,要搞起来,并非易事,要做到可持续性的开展,形成以大众体育为内涵的特色品牌赛事,殊为不易。

  西安城墙马拉松穿越历史不添“堵”,揭示了全民健身真正的社会化内涵,它反映的是真实的西安文化、真实的市民社会、真实的群众体育。一句话,它属于我们老百姓自己,更加“接地气”,更应该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呵护。尽管它的竞赛水平还不高,但从增强全民体质、关切民生的角度,西安城墙马拉松赛没有理由不发展壮大,我们呼吁这类形成国际影响力的大众体育赛事当引起中国体育高层的重视,并将之放在与竞技体育真正比肩的高度。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