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新留洋时代:市场决定命运 推行欧Ⅱ标准(10)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12月06日15:49 中国足球报 | |||||||||
相比之下,英超似乎更受中国球员青睐,孙继海已在曼城站稳脚根,郑智前不久又到查尔顿队试训。英超的大门虽然一直向中国球员敞开,但它对“敲门砖”的要求无疑很高。孙继海通过多年的努力,才获取了现在的一点点成就。即便如此,他同样生活在一个竞争空前激烈的氛围中,稍有闪失,在曼城的位置就可能被他人取代。同样沐浴着英吉利海峡的暖风,李铁的闯英之路则显得艰辛许多,虽然在那里打拼多年,但至今仍然没有得到自己希望得到的东西,随着年龄逐渐增大,他的奋斗空间变得越来越狭窄。
选择英超在很大程度上是选择冒险,因为没有人知道自己的未来会是怎样。孙继海、李铁现在如此,郑智将来也是这样,他们时时刻刻需要关注自己运气天平的倾向。 邵佳一近来在德甲科特布斯的状况似乎不如早些时候,在上一场0比1负于汉诺威队的比赛中,他再次被中途换下,这已是他连续5场没有打满全场的比赛。德国人信奉奋斗,只要有能力,就会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当年的杨晨,现在的邵佳一就是最好的例子。不过让人感到遗憾的是,最近少有中国球员到德甲试训,或许是德甲的刻板让他们望而却步。 董方卓在比利时安特卫普队的表现依然如故,该队刚刚以3比1击败德因泽尔队,董方卓仍以主力身份登场。作为一名曼联的雇员,董方卓被“下放”到比乙“挂职”,表面看与现实理想产生了很大冲突,但实际上这对董方卓的成长具有极大好处。首先,他需要经历心理上的过渡,巨大的心理落差会使他在逆境中正确认识自身实力,利于他今后的爆发;其次,在比乙“软着陆”是为了他更好地完成在英伦上空的飞行,实则起到“加油”的作用;再有,他可以逐步适应欧洲踢球的气氛,不至于在未来遭遇像李铁那样的尴尬。相对而言,董方卓当前踢球的模式对中国球员留洋更具参考意义——进入正式大学读书前,先读语言学校。 日前,孙吉、孙祥试训埃因霍温,于海、徐擎试训维斯特均以失败告终的事实,再次折射出中国球员对自己的留洋期望值仍然过高,即使侥幸被“录取”,由于“语言”基础薄弱,恐怕也跟不上大学的课程。 石俊一人在瑞士年轻人队立足实属不易,他的聪明之处在于找准了自身定位,选择了一个适合自己的栖身地。与其水平相当的中国球员要想留洋踢球,或许可以借鉴石俊的模式。 继曲圣卿、张玉宁之后,李彦、高雷雷也相继加盟澳超。选择澳超在某种程度上是为“退休”做准备,至少在上述球员中,除李彦外,其他三人都有这种考虑。虽然澳超无助于中国足球水平的迅速提高,但对于中国的高龄球员,澳超或许是修身养性的最佳去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